1
|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作为方法的哀悼与鲁迅“文学政治”的生成路径 |
马浩然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24 |
0 |
|
2
|
推进“文学政治学”建构的又一力作——评刘锋杰《“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 |
王洪岳
|
《中国图书评论》
|
2023 |
0 |
|
3
|
1945—1975年越南文学的创作探析——基于文学政治学视角 |
崔培林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文学政治”及其存在形态——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五 |
刘锋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文学政治学的学科命名与形态——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四 |
刘锋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伪经验时代的文学政治批评——本雅明与寓言论批评 |
周志强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7
|
试构“文学政治学” |
刘锋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8
|
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两张脸——对刘锋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的一个补白 |
夏中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文学政治学:从外部关系论走向内部融合论——王斑“文学政治学”建构的启示 |
莫先武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0
|
建构以审美为本位的“文学政治学”——评刘锋杰等《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
范永康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1
|
“文学想象政治”:透明中介的含义是什么?——“文学政治学”探讨之七 |
刘锋杰
范天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2
|
“政治小说”的出现与公理至上话语的确立——晚清社会心态的变异与浪漫主义的文学政治 |
耿传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与文学政治观 |
阮忠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 |
0 |
|
14
|
文学的政治自觉与抽象抒情——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六 |
刘锋杰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5
|
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政治学——以约翰·弗娄和托尼·本尼特为中心 |
范永康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3 |
0 |
|
16
|
去政治化的文学本体观是否可能——从《文学政治学的创构》说开去 |
李天鹏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7
|
文学政治学视角下的昌耀诗歌 |
孙易
|
《戏剧之家》
|
2016 |
0 |
|
18
|
1950年代文学政治化的形成及其实现途径 |
周景耀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9
|
超越先锋回归现实直面历史深掘人性——论艾伟重建文学政治的方式 |
高鹏程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
2020 |
0 |
|
20
|
论文学介入政治的“想象”与“正义”——评刘锋杰的《“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 |
龚游翔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