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
施学云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学新人形象建构的经验与问题 |
雷鸣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对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的初步考察 |
叶炜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十七年”时期中国青年出版社与文学新人的培养 |
施学云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编辑家孙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
施学云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3 |
0 |
|
6
|
“文化领导权”语境下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的研究 |
叶炜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7
|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
叶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8
|
“摸着石头过河”:鲁迅文学院更名初期的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
叶炜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0 |
|
9
|
活跃校园文化,培养文学新人——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雏凤”文学社 |
|
《初中生天地》
|
2024 |
0 |
|
10
|
一夜成名的背后:韩国文学新人选拔机制述评 |
崔昌竻
夏文佳
|
《当代韩国》
|
2018 |
0 |
|
11
|
作为文学新人的莫言与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 |
李彦文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
2020 |
2
|
|
12
|
鲁迅文学院与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研究论纲 |
叶炜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3
|
20世纪50年代的工厂新作与社会主义文学新人——重读南丁的《检验工叶英》 |
康富强
|
《上海文化》
CSSCI
|
2023 |
0 |
|
14
|
现代都市的欲望化叙事:-关于“新新人类文学”的理性透视 |
徐顽强
|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5
|
《人民文学》幅刊举办当代文学新人作品及社团作品汇展启事 |
|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新新人类文学的困顿 |
刘克
|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1
|
|
17
|
早春充满希望——江西文学新人早春笔会侧记 |
王晓莉
|
《创作评谭》
|
1997 |
0 |
|
18
|
《岁月》圆你文学之梦——推介文学新人 打造文学精品 |
|
《岁月(原创)》
|
2008 |
0 |
|
19
|
关于青年写作、文学新人的断想 |
何同彬
|
《太湖》
|
2017 |
0 |
|
20
|
后生可畏──80年代出生文学新人扫描 |
杨启刚
|
《东方艺术》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