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1
作者 施学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开启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培养新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办学模式方面,侧重“小而精”的培训,招生计划、教学安排、师资队伍配备等体现了培养工农文学新人的诸多努力与创新。办学理念方面,既自由活泼,...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开启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培养新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办学模式方面,侧重“小而精”的培训,招生计划、教学安排、师资队伍配备等体现了培养工农文学新人的诸多努力与创新。办学理念方面,既自由活泼,鼓励讨论争鸣;又严肃紧张,突出政治规训。办学质量评价方面,尽管人们常常诟病中央文学研究所培养的大作家和创作的名作品少,但综合考量其办学目标定位、生源质量与培养成效,大体实现了办学初衷,且对20世纪50—70年代乃至新时期初始作家队伍建设和文学生态建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央文学研究所 文学新人 培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学新人形象建构的经验与问题
2
作者 雷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场新的山乡巨变。文学书写乡村振兴之类题材时,建构了大量文学新人形象。在塑造这些新人形象时,作家们或在历史纵深视野中讲述新人故事,或在“地方性知识”视角下记录新人成长,或在多重... 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场新的山乡巨变。文学书写乡村振兴之类题材时,建构了大量文学新人形象。在塑造这些新人形象时,作家们或在历史纵深视野中讲述新人故事,或在“地方性知识”视角下记录新人成长,或在多重生活面相中观照新人的生命状态,或在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中形塑新人多元的性格。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创作中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设置新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与逻辑存在着随机性与偶然性,叙述新人引领乡村发展、振兴路径的雷同化与传奇化,推动乡村建设情节之普泛的程式化,直白式的议论语言过多。由此而言,作家需要执守乡村沉浸式写作伦理,具备历史视野与地方意识,抛弃商业惯性与思想惰性,方能创造更具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乡村振兴新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学新人 建构 经验 问题
下载PDF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对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对鲁院新人培养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田野式"考察,试图以此管窥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之形成。经过考察可知,在文研所时期,鲁院紧跟政治形势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而文讲所阶段,则是鲁院办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 本文对鲁院新人培养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田野式"考察,试图以此管窥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之形成。经过考察可知,在文研所时期,鲁院紧跟政治形势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而文讲所阶段,则是鲁院办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鲁院办学真正的辉煌时期是中宣部批复"文学讲习所"更名为"鲁迅文学院"以后。在这一时期,鲁院新人培养有了创造性的发展,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高研班的成功举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文学新人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中国青年出版社与文学新人的培养
4
作者 施学云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扶植新生力量,培养文学新人,是新中国格外关注的重要文化事件。"十七年"时期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参与到文学新人新作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诸环节,掀起了集体培养文学新人的热潮。出版政治与身份政治的双重规约,使得中青社... 扶植新生力量,培养文学新人,是新中国格外关注的重要文化事件。"十七年"时期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参与到文学新人新作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诸环节,掀起了集体培养文学新人的热潮。出版政治与身份政治的双重规约,使得中青社始终把"争夺青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培养文学新人作为争夺青年的有效手段。中青社通过选择"广种薄收"和"深耕精植"两条策略,依靠着编辑们的辛勤耕耘和编辑力的勃发,催化了文学新人群体的诞生与成长,为新中国文学新人的培养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社 文学新人 出版政治 身份政治 编辑力
下载PDF
编辑家孙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5
作者 施学云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7-53,共7页
孙犁既是著名作家,也是著名编辑家。革命根据地时期,孙犁热心于业余文艺作者的稿件编辑,出版文艺写作指导书籍,着力培养文艺通讯员和新人作者。新中国初期,孙犁扎根《文艺周刊》这一边缘化的编辑岗位,坚守其独具特色的编辑理念,积极参... 孙犁既是著名作家,也是著名编辑家。革命根据地时期,孙犁热心于业余文艺作者的稿件编辑,出版文艺写作指导书籍,着力培养文艺通讯员和新人作者。新中国初期,孙犁扎根《文艺周刊》这一边缘化的编辑岗位,坚守其独具特色的编辑理念,积极参与文学新人培养实践,培养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工人作家和乡土文学作家,为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编辑 文学新人 培养
下载PDF
“文化领导权”语境下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的研究
6
作者 叶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0-94,126,共6页
相对于文学"旧人"的改造,新中国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意义更为重大。文学新人培养成为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的一部分,是新生的共和国巩固"文化领导权"的现实需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一旦上升到国家政治体制和巩固文化... 相对于文学"旧人"的改造,新中国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意义更为重大。文学新人培养成为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的一部分,是新生的共和国巩固"文化领导权"的现实需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一旦上升到国家政治体制和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高度,创办专门培养文学新人的学校就成为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基于此,新中国不但不无创造性地创建了一所专门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要任务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而且还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文学期刊等资源来对文学新人进行引领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领导权 文学大一统”时代 文学新人培养
下载PDF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叶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今年是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70年来,这所以鲁迅命名的专门培养作家的特殊学校先后经历了三个办学阶段,即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和鲁迅文学院。相对于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较为充分的研究,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研究... 今年是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70年来,这所以鲁迅命名的专门培养作家的特殊学校先后经历了三个办学阶段,即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和鲁迅文学院。相对于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较为充分的研究,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本文试图在此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和努力。1953年11月,根据文化部对丁玲提交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报告批复,"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新人 中央文学研究所 鲁迅文学 丁玲
下载PDF
“摸着石头过河”:鲁迅文学院更名初期的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8
作者 叶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5期56-63,共8页
以新世纪高研班的创办为标志,更名后的鲁迅文学院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期鲁院以举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文学创作专业班以及高校联合办学。无论何种办学形式,都是更名初期的办学探索。这些探索有其成功之处,当然也有可供总结的教训。这... 以新世纪高研班的创办为标志,更名后的鲁迅文学院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期鲁院以举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文学创作专业班以及高校联合办学。无论何种办学形式,都是更名初期的办学探索。这些探索有其成功之处,当然也有可供总结的教训。这一时期的办学探索,可以看作是鲁院“摸着石头过河”的办学阶段。没有这一阶段的办学实践,就没有新世纪以后高研班的成功和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文学新人 培养
下载PDF
活跃校园文化,培养文学新人——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雏凤”文学社
9
《初中生天地》 2024年第5期19-19,共1页
社团简介“雏凤”文学社成立于2000年,现有成员388人,社团成员在各类报刊上累计发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维凤”文学社在黄冈市初中文学社团“三优”评比活动中荣获社团一等奖,多位语文教师荣获“文学社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关键词 辅导老师 校园文化 社团成员 文学 评比活动 湖北省武穴市 文学新人 语文教师
原文传递
一夜成名的背后:韩国文学新人选拔机制述评
10
作者 崔昌竻 夏文佳 《当代韩国》 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文学生产不仅取决于文学内在的因素,更离不开文学环境和文学制度的支撑和制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文学发展迅速、成果颇丰,这与其富有特色的文学生产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新春文艺"、文学新人奖、文艺创作专业等文学新人... 文学生产不仅取决于文学内在的因素,更离不开文学环境和文学制度的支撑和制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文学发展迅速、成果颇丰,这与其富有特色的文学生产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新春文艺"、文学新人奖、文艺创作专业等文学新人选拔和培养机制,不仅为当代韩国文坛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学活力,还深刻影响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梳理和评析当代韩国文学制度在文学新人的推出和文学推广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文学制度 新春文艺 文学新人 文艺创作专业
原文传递
作为文学新人的莫言与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彦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195-205,F0003,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初,莫言尚是文学新人。他主动接受了文坛主流的召唤,在通过模仿学习创作时表现出了混杂性的文学趣味,并零星显露出包括奇幻性、第一人称叙述、动物修辞、汪洋恣肆的语言等在内的叙述腔调,由期刊编辑、名家评论、文学转载等... 20世纪80年代初,莫言尚是文学新人。他主动接受了文坛主流的召唤,在通过模仿学习创作时表现出了混杂性的文学趣味,并零星显露出包括奇幻性、第一人称叙述、动物修辞、汪洋恣肆的语言等在内的叙述腔调,由期刊编辑、名家评论、文学转载等构成的80年代初文坛的良性文学生态,促成了莫言由文学新人到青年作家的迅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文学新人 80年代初文坛
原文传递
鲁迅文学院与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炜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4,共8页
一文学人才尤其是文学新人的不断涌现是国家文学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历来重视作家培养工作,无论是延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把文学新人培养作为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面。新时期以来,国家更是把文学新人培养工作作为繁荣中... 一文学人才尤其是文学新人的不断涌现是国家文学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历来重视作家培养工作,无论是延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把文学新人培养作为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面。新时期以来,国家更是把文学新人培养工作作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培养方法,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相对于这些成就,学界对于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的专门研究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新中国文学 新时期以来 文学事业 文化领导权 鲁迅文学 培养机制 文学人才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的工厂新作与社会主义文学新人——重读南丁的《检验工叶英》
13
作者 康富强 《上海文化》 CSSCI 2023年第6期56-64,共9页
南丁的小说《检验工叶英》是20世纪50年代描写工厂新人的重要作品。重读该小说可以借此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相关问题,如典型环境问题,即如何写消极、落后及其克服,它不仅影响小说的克服结构,还影响到文学新人的生产。克服结构中车间... 南丁的小说《检验工叶英》是20世纪50年代描写工厂新人的重要作品。重读该小说可以借此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相关问题,如典型环境问题,即如何写消极、落后及其克服,它不仅影响小说的克服结构,还影响到文学新人的生产。克服结构中车间党支部书记唐亮的军人色彩,不仅意味着建国后军队因素顺利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并体现着党的领导,也涉及军队之于无产阶级概念的重要性。克服结构中的典型人物叶英,既体现了“新人叙事学”和社会主义理想人物的诉求,又开发出一种通过克服自己并在与现实往返过程中形构新现实的新人新境界。同时,小说也揭示出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在现实主义写法上所遭遇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丁 《检验工叶英》 文学新人 现实主义 克服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都市的欲望化叙事:-关于“新新人类文学”的理性透视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顽强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新新人类文学”以自己及周边的生活为原型,对身处都市的诸种欲望进行了感性描写,引起文坛强烈争议,本文分析了这一文学现象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新新人类文学”关于现代都市的欲望化叙事及其“反叛性”的背后,实际上更多地是... “新新人类文学”以自己及周边的生活为原型,对身处都市的诸种欲望进行了感性描写,引起文坛强烈争议,本文分析了这一文学现象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新新人类文学”关于现代都市的欲望化叙事及其“反叛性”的背后,实际上更多地是对都市人文精神的颠覆与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文学 欲望化叙事 都市人文精神 文学评价 社会背景 中国 当代文学
下载PDF
《人民文学》幅刊举办当代文学新人作品及社团作品汇展启事
15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27-127,共1页
为繁荣文学创作,促进群众文学活动,展示文学新生力量,我刊决定举办“当代文学新人作品及社团作品汇展”面向全国及海外征稿,处女作尤其欢迎。征稿内容:1.新诗;2.格律诗词;3.散文、小说;4.学生作文(篇末附教师评点);5.个人作品集(不论是... 为繁荣文学创作,促进群众文学活动,展示文学新生力量,我刊决定举办“当代文学新人作品及社团作品汇展”面向全国及海外征稿,处女作尤其欢迎。征稿内容:1.新诗;2.格律诗词;3.散文、小说;4.学生作文(篇末附教师评点);5.个人作品集(不论是否出版);6.民间文学社团的内部报刊、作品合集;7.其它各种文学形式(如民间故事、格言、对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人民文学 内部报刊 请寄 编辑家 评审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新新人类文学的困顿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克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新新人类小说是文学通俗化大潮中出现的病态文化,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无视中国文化的丰厚积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们,在某些观念业已更新的前提下仍沿用旧形而上学的教育观念,致使未能及时地在一个先验的环境中... 新新人类小说是文学通俗化大潮中出现的病态文化,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无视中国文化的丰厚积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们,在某些观念业已更新的前提下仍沿用旧形而上学的教育观念,致使未能及时地在一个先验的环境中用传统文化对新新人类文学作家的心性进行系统有效枉正,从而导致其灵魂始终在浮躁和务实的两界痛苦地挣扎,用一颗被外在之世完全左右了的心去仿唱西方过时的歌谣。新新人类文学的困顿实是时代的困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人文学 文学通俗化 病态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早春充满希望——江西文学新人早春笔会侧记
17
作者 王晓莉 《创作评谭》 1997年第2期62-64,共3页
春寒犹在的1997年4月7日—9日,在南昌梅岭山麓的江西省团校内,由江西省作家协会和《星火》杂志社组织、筹备的'江西省文学新人早春笔会'召开。天一直下着霏霏细雨,不进屋的春风在屋外还颇有寒意,但这对会议并没有形成影响。对... 春寒犹在的1997年4月7日—9日,在南昌梅岭山麓的江西省团校内,由江西省作家协会和《星火》杂志社组织、筹备的'江西省文学新人早春笔会'召开。天一直下着霏霏细雨,不进屋的春风在屋外还颇有寒意,但这对会议并没有形成影响。对于组织者而言,他们定下的'早春'这一笔会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作家协会 陈世旭 创作特色 诗歌作品 孤独者 茫茫人海 在乡下 人民文学 热爱生活
原文传递
《岁月》圆你文学之梦——推介文学新人 打造文学精品
18
《岁月(原创)》 2008年第11期90-90,共1页
论坛与杂志互动,在线投稿,用稿率高。2008年,一百余名作者通过论坛,其作品被《岁月》杂志选用。请登陆岁月文学网站:http://www.suiyuewenxue.com。
关键词 文学精品 文学新人 文学网站 HTTP 文学之路
原文传递
关于青年写作、文学新人的断想
19
作者 何同彬 《太湖》 2017年第2期43-46,共4页
1.有关于青年写作的一切代际性话语已经普遍失效,但这并不能阻止各种媒介继续重复性地、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对“新的”代际的文学可能性的某种源源不断的渴望:他们似乎患有一种职业性的青年焦虑症——“给我青年,给我更好的青年,否则…... 1.有关于青年写作的一切代际性话语已经普遍失效,但这并不能阻止各种媒介继续重复性地、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对“新的”代际的文学可能性的某种源源不断的渴望:他们似乎患有一种职业性的青年焦虑症——“给我青年,给我更好的青年,否则……”尼采说:“新的10年又能教导什么过去10年所不能教导的东西!”是啊,想来的确如此:有那样的、过去的10年、20年(或更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代际 年所 杨庆祥 文学 奇异的 在人间 我自己 这一代人 时代语境
原文传递
后生可畏──80年代出生文学新人扫描
20
作者 杨启刚 《东方艺术》 2001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韩寒 出版社 小说 作家 文化机构 新概念作文大赛 文学新人 《三重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