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格律诗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嬗变——以《盛京时报》为中心 |
刘瑞弘
冯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文学史分期与文学观念的演变 |
罗兴萍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3
|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性质 |
李茂民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4
|
明代文学分期术语“盛明”辨义 |
雷磊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再思考 |
张卫中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6
|
“改造民族灵魂”能够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再思考 |
魏韶华
武菲菲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0 |
1
|
|
7
|
台湾新文学史的分期与检讨 |
许俊雅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8
|
关于《中图法》对中国文学的分期之研究 |
曾德良
|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9
|
实事求是地看待文学史分期中的政治因素 |
杨茜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本土和境外互为参照视野中的文学史分期 |
黄万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为什么要保留“近代文学”——对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的回应 |
张全之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12
|
中国文学史分期刍议——兼论文学史的编写 |
刘毓庆
|
《中州学刊》
|
1987 |
1
|
|
13
|
12世纪初至13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分流发展阶段性特征论略 |
沈文雪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4
|
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
王一川
|
《河北学刊》
|
2003 |
18
|
|
15
|
论秦中晚期文学 |
蒲向明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6
|
对中国近代文学上下限、分期的反思 |
孙之梅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7
|
从大学教育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
张全之
|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8
|
西方语境下的浪漫主义思潮与文学分期 |
罗昔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9
|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问题——从“小说”名称的界定谈起 |
袁国兴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中国当代文学阶段分期问题的考察 |
罗长青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