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晋南渡心态与文学格调之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功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60-63,共4页
晋室南渡 ,政局变化 ,社会心态出现转型 ,从而哺育了一种新的艺术文化精神 ,出现了玄言诗、山水诗、隐栖诗、逸情诗等诗歌门类 ,开拓和发展了中国诗歌的体裁类别。士人们有闲的文学活动方式 ,社会上层精英的风度、格调 ,形成了一种纯粹... 晋室南渡 ,政局变化 ,社会心态出现转型 ,从而哺育了一种新的艺术文化精神 ,出现了玄言诗、山水诗、隐栖诗、逸情诗等诗歌门类 ,开拓和发展了中国诗歌的体裁类别。士人们有闲的文学活动方式 ,社会上层精英的风度、格调 ,形成了一种纯粹的江南艺术精神 ,不仅影响了东晋的文学形态、风格 ,而且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渡心态 江南艺术精神 文学格调
下载PDF
宋金南北渡文士心态与文学格调
2
作者 沈文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8-181,共4页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与金朝形成对峙。南宋、金源初始,彼此抗衡,同尊"元",对各自的文化政策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北宋文学的南北导入与融摄便建立在此基点上。北渡金源的文士生活在完全不同于南渡文士的政治文化语境下,...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与金朝形成对峙。南宋、金源初始,彼此抗衡,同尊"元",对各自的文化政策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北宋文学的南北导入与融摄便建立在此基点上。北渡金源的文士生活在完全不同于南渡文士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因而心态就有很大的差异。在共时性话语结构中,南北渡文士随着宋金关系战乱、相持、和平三个阶段的变化,相应侧重于对自身命运、生存环境以及对朝廷命运的思虑取向,还有无法超脱现实的归隐心理。在这一背景下,文学格调亦与之关联和变化,形成了新的文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渡 宋金文士 心态 文学格调
下载PDF
宋金对峙中期南北文士心态与文学格调
3
作者 沈文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6,共4页
宋金南北对峙发展到中期,迎来了和平相处之世。此时置身于南北方的文士,已不复有初期"借才异代"的特征。在南北华夏正统观以及地域文化背景下,他们的心态迥异,这主要体现在融入盛世心理、用世意念以及寄情山水田园人生境界与... 宋金南北对峙发展到中期,迎来了和平相处之世。此时置身于南北方的文士,已不复有初期"借才异代"的特征。在南北华夏正统观以及地域文化背景下,他们的心态迥异,这主要体现在融入盛世心理、用世意念以及寄情山水田园人生境界与生活情趣的追求上,文学格调亦与之关联发生变化。考察南北文士不同心态的形成以及对文学格调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认识这一阶段文学发展演变以及南北内部审美风格走向,进而认识宋金文学向元代文学的逐渐转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对峙中期 南北文士 心态 文学格调
下载PDF
曹文轩古典纯净的文学格调 被引量:1
4
作者 温儒敏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3,共2页
十多年前,曹文轩的文集出版,在蓝旗营南边的万圣书园召开过小小的座谈会,我在会上有过简短的即席发言。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前,我想,要讲些什么呢?翻看了十多年前的记录,觉得有些意思现在还是切合的,有些则出乎意料。那时,我说曹文轩的文... 十多年前,曹文轩的文集出版,在蓝旗营南边的万圣书园召开过小小的座谈会,我在会上有过简短的即席发言。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前,我想,要讲些什么呢?翻看了十多年前的记录,觉得有些意思现在还是切合的,有些则出乎意料。那时,我说曹文轩的文章大概不会“大红大紫”的。现在看来,错了。曹文轩因为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已经“大红大紫”。特别是他获得安徒生奖之后,不久又遭遇网络围攻,两极评价,大起大落,曹文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曹文轩 文学格调 即席发言 安徒生奖 万圣书园 杰出成就 出乎意料
原文传递
求写高尚情,尽却淫啼习——近现代通俗作家吴绮缘简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栾梅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166,共4页
作为在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吴绮缘一直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冷红日记》、《反聊斋》、《奇人奇事录》等作品,指出吴绮缘是一位格调高尚、不涉淫秽的优秀通俗小说家,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吴绮缘 言情小说 文学格调 审美追求
下载PDF
重读《金锁记》——且从傅雷与吴小如的分歧说起
6
作者 程小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35-40,共6页
在张爱玲的研究史上,傅雷的时评《论张爱玲的小说》基于新文学的立场,吴小如的定评《读张爱玲的〈传奇〉》基于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传统,二文的结论差别较大。《金锁记》是张爱玲将其自幼时及至青春以来几乎所有的负面体验高度集中的结果,... 在张爱玲的研究史上,傅雷的时评《论张爱玲的小说》基于新文学的立场,吴小如的定评《读张爱玲的〈传奇〉》基于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传统,二文的结论差别较大。《金锁记》是张爱玲将其自幼时及至青春以来几乎所有的负面体验高度集中的结果,透射出浓重的古典虚无气和颓废气,传达着绝望的人生感怀,且并未对这些虚无、绝望和颓废有所"超克"。实质上,《金锁记》基于金钱和情欲主题对"人的发现"并不属于中国现代"人的文学"范畴,反而和中国古典虚无主义文学思想高度一致,相应面相上的批判力多源于后来者的"发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金锁记》实为张爱玲创作史上的偶然,是张爱玲意料之外,又是中国现代文学情理之中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傅雷 吴小如 文学格调 虚无主义
下载PDF
早期《随笔》(1979—1983)的若干历史考察
7
作者 金炳亮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0年第2期45-56,共12页
《随笔》创办于1979年,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四十年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恪守内容品格的杂志之一。本文对早期《随笔》进行出版史层面的考察,以期显示出《随笔》在出版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 《随笔》 文学格调 读者情怀 出版意义
下载PDF
戏台楹联异彩纷呈
8
作者 高万全 《中州今古》 2000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戏台楹联 戏剧艺术 文学研究 文学格调
下载PDF
大学问题以及朱敏的精神视野
9
作者 吴昕孺 《大学时代(A版)》 2006年第7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大学时代》 精神 朱敏 学问 青年群体 文学格调 当代中国 大学生 近距离 商人
下载PDF
信仰危机时代的个体探寻——关于张炜长篇小说《独药师》
10
作者 李明燊 《文艺评论》 2019年第4期67-73,共7页
作为当代文坛最具分量的作家之一,张炜始终坚守着自身独具的文学格调,其创作的小说总是萦绕着诡秘的奇绝与超凡的怪诞,而这又与所谓的“先锋”不同,先锋主义注重的是形式的探险,而张炜的文学世界则并不热衷于此领域的建构,而是在历史变... 作为当代文坛最具分量的作家之一,张炜始终坚守着自身独具的文学格调,其创作的小说总是萦绕着诡秘的奇绝与超凡的怪诞,而这又与所谓的“先锋”不同,先锋主义注重的是形式的探险,而张炜的文学世界则并不热衷于此领域的建构,而是在历史变迁中朝向精神本体的求索。《独药师》也并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张炜 信仰危机 药师 个体 当代文坛 文学格调 文学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