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朱自清“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观念解析 |
王晓冬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2
|
|
2
|
朗诵与“文学的国语”的成长——论朱自清的朗诵观 |
史伟
李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3
|
“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新探胡适倡导新文学的宗旨观 |
朱德发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文学的国语”怎样炼成——《围城》的语言策略 |
郜元宝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5
|
“文学的”国语如何炼成——论民国时期无线电广播与国语推广 |
刘成勇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8 |
4
|
|
6
|
中国语言文学现代转型研究——评《语言文学的现代建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 |
陈印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胡适倡导白话文学“惟一宗旨”观背景探察 |
朱德发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重估胡适建设新文学“唯一宗旨”观的历史价值 |
朱德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汉文学的前途”与周作人的现代母语文学观 |
杨经建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试论胡适的文学观 |
经传方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1
|
“顺着自然的趋势,再加上人力的督促”──在世纪之末看“五四”中的胡适 |
王文英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2
|
语文教学从朗读下手──朱自清的朗读教学理论 |
殷作炎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4 |
3
|
|
13
|
王安忆小说中的吴语表达及其英译策略 |
顾星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4
|
戊戌到“五四”时期白话语体的变革 |
汤哲声
|
《东疆学刊》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