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的三重根性走向自我完成--张炜文学史价值再认识
1
作者 顾广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
张炜在40多年的文学长旅中不依傍潮流或时尚,遵从内心召唤自铸文学之品质,不屈不挠地建构起一种有根性的文学,以此抵抗一切无根之物,从而生成自由自然、雅正冲淡的审美气度,并难能可贵地跃向自我完成的艺术高地。本文旨在探究张炜文学... 张炜在40多年的文学长旅中不依傍潮流或时尚,遵从内心召唤自铸文学之品质,不屈不挠地建构起一种有根性的文学,以此抵抗一切无根之物,从而生成自由自然、雅正冲淡的审美气度,并难能可贵地跃向自我完成的艺术高地。本文旨在探究张炜文学书写在生命根柢、精神根基和文化根脉上的三重根性特征和具体内容,发现其生成渊源或流变线索,梳理总结其中的启示性经验,重新把握和重新发现张炜及其文学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文学的根 生命 精神 文化 自我完成
下载PDF
浪漫的叩问:寻根文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向阳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进入上世纪80年中期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从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出击,去把握世道人心的真面目,意欲时本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内桉中的民族文化素质,从而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场“寻根”... 进入上世纪80年中期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从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出击,去把握世道人心的真面目,意欲时本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内桉中的民族文化素质,从而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场“寻根”热潮。然而,由于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的复杂与暧昧,这次“浪漫的叩问”在1987年就渐入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根 民族文学的自我 个性自我 定位和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