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清末民初“文学研究法”的架构 |
陈雪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
|
《文学研究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 |
慈波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 |
魏世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张之洞与文学研究法 |
董学文
戴晓华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5
|
体系的假面——姚永朴从《国文学》到《文学研究法》的转变及其接受 |
王鸿莉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6
|
从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
刘顺利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1 |
1
|
|
7
|
姚永朴文论思想的师法与新变——以《国文学》和《文学研究法》为中心 |
常方舟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博采众长 汇释各家——《文学研究法》述评 |
刘可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9
|
桐城派晚期嬗变中的通达--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文章学思想 |
刘慧青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0
|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征引姚鼐文论考 |
汪莹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2
|
|
11
|
晚清“文学研究法”之考辨 |
胡鹏林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之“文学”辩说 |
章勇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3
|
试析(清)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中的“声色”技法 |
刘慧青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21 |
0 |
|
14
|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研究述评 |
董晓慧
|
《品位·经典》
|
2018 |
0 |
|
15
|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述论 |
杨福生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6
|
清末民初文章学教科书管窥——《文学研究法》与《古文辞通义》初步比较研究 |
常方舟
|
《理论界》
|
2013 |
0 |
|
17
|
“怎样研究中国文学史”——20世纪上半叶文学史研究法的输入与借鉴 |
王波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1 |
1
|
|
18
|
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若干问题 |
谭家健
|
《职大学报》
|
2010 |
1
|
|
19
|
北京大学“文学理论”早期课程的案例分析 |
戴晓华
|
《云梦学刊》
|
2007 |
1
|
|
20
|
“比较文学”应改称“国别文学比较学” |
徐颖果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