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自信力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涵之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莫言是一位以乡土文学创作为特色的当代作家,他师法异域魔幻现实主义,同时又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本土经验,以民族想象开创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新传统。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说明了本土经验在...
莫言是一位以乡土文学创作为特色的当代作家,他师法异域魔幻现实主义,同时又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本土经验,以民族想象开创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新传统。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说明了本土经验在抵抗文化全球化、文化均质化过程中的奠基作用,这一作用决定了中国文学的努力方向,也是当代中国文学自信力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诺贝尔
文学
奖
本土经验
中国
文学自信
力
原文传递
从拟古诗的繁荣看六朝诗学精神
2
作者
于浴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六朝拟古诗的繁荣,乃是文学自觉、文学不朽意识下的产物;是六朝人以才学自负与骋才风尚的表现,并蕴涵着六朝兼容开放的诗学精神。六朝人的拟古真正是一种学习提高的途径,一种表现和检验自身才学的手段,一种艺术兼容和开放意识的展示平...
六朝拟古诗的繁荣,乃是文学自觉、文学不朽意识下的产物;是六朝人以才学自负与骋才风尚的表现,并蕴涵着六朝兼容开放的诗学精神。六朝人的拟古真正是一种学习提高的途径,一种表现和检验自身才学的手段,一种艺术兼容和开放意识的展示平台。拟古诗的繁荣与六朝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诗学精神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古诗
文学
自觉
文学自信
开放与兼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宏雅与新变:张说颂文管窥
3
作者
张志勇
申慧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6-70,86,共6页
因擅长政治实用文体而被誉为"朝廷大手笔"的张说,在颂文创作上不仅坚守传统,言辞宏雅,具有宏阔的历史和空间视野,还运散入骈,间用诗、赋,打通文体畛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个性。造成这种宏雅与新变的原因是应...
因擅长政治实用文体而被誉为"朝廷大手笔"的张说,在颂文创作上不仅坚守传统,言辞宏雅,具有宏阔的历史和空间视野,还运散入骈,间用诗、赋,打通文体畛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个性。造成这种宏雅与新变的原因是应时而出的颂文使其才情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呈现。在客观上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感召,主观上则是盛大国力所培养出来的士人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以及张说昂扬乐观的资禀和敢为天下先的意气在颂文审美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文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说
颂文
宏雅
新变
时代精神
文学自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批判视域下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道路选择
4
作者
聂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2,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在理论选择、价值承载和文化导向上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形成了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的焦虑。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文化批判为靶标的"后学"之争决定了中国作家只能选择"扎根母土"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在理论选择、价值承载和文化导向上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形成了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的焦虑。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文化批判为靶标的"后学"之争决定了中国作家只能选择"扎根母土"和"洋为中用"的创作路径。中国作家努力学习第一世界先进的文学理论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自觉加强文化反思和批判的力度,同时对第三世界的先进文学也不遗余力地学习和借鉴,充分吸取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优秀的艺术方法,不仅创新、充实和发展了中国新时期文学,而且修补、拓展和丰富了西方话语体系之本身,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中国作家的焦虑,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变得从容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后学”之争
道路选择
文学自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自信力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涵之
机构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文摘
莫言是一位以乡土文学创作为特色的当代作家,他师法异域魔幻现实主义,同时又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本土经验,以民族想象开创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新传统。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说明了本土经验在抵抗文化全球化、文化均质化过程中的奠基作用,这一作用决定了中国文学的努力方向,也是当代中国文学自信力的来源。
关键词
莫言
诺贝尔
文学
奖
本土经验
中国
文学自信
力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拟古诗的繁荣看六朝诗学精神
2
作者
于浴贤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33,共7页
文摘
六朝拟古诗的繁荣,乃是文学自觉、文学不朽意识下的产物;是六朝人以才学自负与骋才风尚的表现,并蕴涵着六朝兼容开放的诗学精神。六朝人的拟古真正是一种学习提高的途径,一种表现和检验自身才学的手段,一种艺术兼容和开放意识的展示平台。拟古诗的繁荣与六朝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诗学精神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
拟古诗
文学
自觉
文学自信
开放与兼容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雅与新变:张说颂文管窥
3
作者
张志勇
申慧萍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阜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6-70,8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09)
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项目(201303008)
文摘
因擅长政治实用文体而被誉为"朝廷大手笔"的张说,在颂文创作上不仅坚守传统,言辞宏雅,具有宏阔的历史和空间视野,还运散入骈,间用诗、赋,打通文体畛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个性。造成这种宏雅与新变的原因是应时而出的颂文使其才情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呈现。在客观上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感召,主观上则是盛大国力所培养出来的士人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以及张说昂扬乐观的资禀和敢为天下先的意气在颂文审美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文学自信。
关键词
张说
颂文
宏雅
新变
时代精神
文学自信
Keywords
Zhang Yue
Songs
magnificence and elegance
new changes
spirit of the age
confidence of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批判视域下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道路选择
4
作者
聂茂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研究"(15FZW061)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在理论选择、价值承载和文化导向上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形成了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的焦虑。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文化批判为靶标的"后学"之争决定了中国作家只能选择"扎根母土"和"洋为中用"的创作路径。中国作家努力学习第一世界先进的文学理论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自觉加强文化反思和批判的力度,同时对第三世界的先进文学也不遗余力地学习和借鉴,充分吸取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优秀的艺术方法,不仅创新、充实和发展了中国新时期文学,而且修补、拓展和丰富了西方话语体系之本身,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中国作家的焦虑,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变得从容而自信。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后学”之争
道路选择
文学自信
Keywords
cultural eritique
eontroversy over cultural eritique in post-modern eontext
road ehoice
literary confidenc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自信力
刘涵之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2
从拟古诗的繁荣看六朝诗学精神
于浴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宏雅与新变:张说颂文管窥
张志勇
申慧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化批判视域下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道路选择
聂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