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中心理念的早期文学表现
1
作者 史常力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4,共9页
空间是构成事件意义的核心要素,地域中心因为在普遍意识中天然地与政治统治的核心相关联,所以在空间概念中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如何确立中心、如何使用具体的话语建构方式使得本民族拥有处于中心的资格,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不仅商、周... 空间是构成事件意义的核心要素,地域中心因为在普遍意识中天然地与政治统治的核心相关联,所以在空间概念中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如何确立中心、如何使用具体的话语建构方式使得本民族拥有处于中心的资格,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不仅商、周部族进行这种建构,齐国和更加偏远的楚国也完成了同样的工作。地域中心理念在早期文学作品中有较为清楚的表现。中心理念如此重要,以至于统治者以非正常方式离开中心就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掩即特殊方式的表达。《春秋》及相关史书的记载出现明显断裂,表明以地域中心理念为代表的空间概念已经成为政治话语表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地域中心 疏离中心 政治话语 文学表现
下载PDF
文学表现的限度与张力——《马桥词典》版本校勘及修改异文分析
2
作者 徐冰月 孟文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共三个版本,在版本演进过程中有两次重要修改,从1996年8月作家出版社的“初版本”到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幅度不大的文字增补映射出韩少功怀疑主义精神深处鲜为人知的灵魂自我救赎的一面;从第二版...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共三个版本,在版本演进过程中有两次重要修改,从1996年8月作家出版社的“初版本”到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幅度不大的文字增补映射出韩少功怀疑主义精神深处鲜为人知的灵魂自我救赎的一面;从第二版到2008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三版,即最终版,韩少功大量删减限定性形容词,修改人物称呼,调整人物内部关系并改变人物结局走向,透露出韩少功对“革命”叙述话语的高度“理性”关注和对不同向度异类人物的不断挖掘。而这些修改策略极不平衡地分布在《马桥词典》的思辨性叙述和故事性叙述两种文字当中,引人重新认识和思索“文学”表现思想和具象世界的边界与张力,以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性动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版本校勘 自我救赎 “革命” 文学表现
下载PDF
略论贬官士人的特殊心态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运涛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81-85,共5页
通过贬官士人之作品和言语窥视贬官士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生存样态及其精神表现,揭示其贬官后的特殊心态;透析其在理想和现实中窘迫、奔突、异化与自省的痛苦求索和精神裂变,揭示其心态变革中的痛苦历程及其文学表现;探讨贬官士人多样性文... 通过贬官士人之作品和言语窥视贬官士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生存样态及其精神表现,揭示其贬官后的特殊心态;透析其在理想和现实中窘迫、奔突、异化与自省的痛苦求索和精神裂变,揭示其心态变革中的痛苦历程及其文学表现;探讨贬官士人多样性文学表现中的共性因素,揭示贬官文学的某些历史特性并追溯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官士人 心态 文学表现 贬官文学
下载PDF
论何其芳的异性情结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江弱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关键词 何其芳 异性情结 文学表现 《扇》 诗歌 意象 文学背景《预言》《画梦录》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人类性”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清霞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是一部50万字的长篇“文化小说”,是冯玉雷远离尘世的喧嚣和诱惑,沉醉于敦煌这一巨大的文化意象之中,用8年的心血精心为我们打造的独具魅力的文化精品。
关键词 文学表现 人类性 文化小说 文化意象 文化精品 敦煌 长篇 沉醉
下载PDF
汉人的“风水”观念与汉赋的文学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圣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0-176,共7页
两汉时期尚未出现"风水"之名,"堪舆"亦非用以指代风水,但实际上宫宅与墓地风水信仰皆已开始盛行于世。汉赋的宫宅风水描写,主要体现在以京都、宫苑为题材的作品中。张衡的《冢赋》,则集中反映了汉人的墓地风水观念... 两汉时期尚未出现"风水"之名,"堪舆"亦非用以指代风水,但实际上宫宅与墓地风水信仰皆已开始盛行于世。汉赋的宫宅风水描写,主要体现在以京都、宫苑为题材的作品中。张衡的《冢赋》,则集中反映了汉人的墓地风水观念。汉代的风水信仰,是形成汉赋题材内容及意蕴表现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考察汉人风水观念对汉赋创作的影响,会让我们对汉赋的认知变得更为全面,也更加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风水 汉赋 文学表现
下载PDF
辛弃疾的“身份焦虑”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丽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4,共5页
从辛弃疾的诗文中探讨北人在南宋的时代环境中的社会身份 ,并在此基础上 ,从辛词中探析他深隐的郁勃不平的“身份焦虑”1。雄浑、豪迈、奔放是辛弃疾词的主导风格特色 ,但形成此种风格的潜在心理机制则是导致他壮志难酬的北人身份。
关键词 辛弃疾 文学风格 心理 文学表现 身份
下载PDF
贬官士人的一般心态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运涛 王一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本文通过考察贬官士人之作品和言语,窥视士人贬官后的一般心态,重在揭示其心态变革中的痛苦历程及其文学表现;通过描述古代贬官士人随命运变化而或喜或忧的心路历程,透析其在理想和现实中窘迫、奔突、异化与自省的痛...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本文通过考察贬官士人之作品和言语,窥视士人贬官后的一般心态,重在揭示其心态变革中的痛苦历程及其文学表现;通过描述古代贬官士人随命运变化而或喜或忧的心路历程,透析其在理想和现实中窘迫、奔突、异化与自省的痛苦求索和精神裂变,进而揭示贬官文学的某些历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官士人 心态研究 文学表现 创作手法
下载PDF
自然与时空——漫议中国古代时空观及文学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尚永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20,共8页
中国古人对时空的把握和体认 ,最初即源于对自然及其变化的观察 ,而其时、空观念的形成则充溢着以天为取法对象、将人与天融为一体的浓郁的生命情调。本文从阴阳、五行、流水、四季、日月、列仙等事象和物象入手 ,联系古人仰观俯察天地... 中国古人对时空的把握和体认 ,最初即源于对自然及其变化的观察 ,而其时、空观念的形成则充溢着以天为取法对象、将人与天融为一体的浓郁的生命情调。本文从阴阳、五行、流水、四季、日月、列仙等事象和物象入手 ,联系古人仰观俯察天地万物的思维方式及其对短生与长世、有限与无限、执著与超越等问题的习惯性思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时空 文学表现
下载PDF
唐代长安的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玉麒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唐代长安的建筑园林与文学创作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彼此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使用者阶层的不同,长安城郭内外的建筑园林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作为文人起居游宴的场所,它们既兴发了文士的创作热情,也成为文学作品即景抒情的... 唐代长安的建筑园林与文学创作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彼此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使用者阶层的不同,长安城郭内外的建筑园林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作为文人起居游宴的场所,它们既兴发了文士的创作热情,也成为文学作品即景抒情的独特的歌吟对象,为成就一代之文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 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 文学表现
下载PDF
春恨文学表现的本质原因及其与悲秋差异——中国古代春恨主题再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立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2-98,共7页
春恨可分两种 :一是面对初春、仲春美景的怨春、恨春 ,感伤自身本质没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得到应有肯定 ;另一种是面对暮春残景的惜春、悯春 ,联想自身在现实中被否定和难于被肯定。春恨本质意义在前一种。诸多写男女之情的文人... 春恨可分两种 :一是面对初春、仲春美景的怨春、恨春 ,感伤自身本质没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得到应有肯定 ;另一种是面对暮春残景的惜春、悯春 ,联想自身在现实中被否定和难于被肯定。春恨本质意义在前一种。诸多写男女之情的文人抒情之作 ,可用“春恨”模式解悟阐释 ,即借特定物候与女性口吻发自我本质不得实现的怅恨 ,这是中国文人心态一个独特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秋情绪 中国古代文学 春恨主题 主题学 文人心态 季节 抒情模式 文学表现
下载PDF
后现代文化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自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后现代主义是由现代主义哲学发展而来的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潮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而后现代文学则是这种文化的具体的文学表现。后现代文学具体体现为三个基本的特征 :意义的解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化 文学表现 后现代文学 文学形式 感觉 意义
下载PDF
清代诗人并称群体的特殊类型与文学表现——兼谈清诗作家并称现象之盛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凯玲 《阴山学刊》 2016年第2期50-55,共6页
在清代,诗人并称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诗人并称群体在诗坛崛起,因而其类型也是丰富多样,甚至产生出一些前代殊为少见的类型。就社会身份而言,这些特殊类型有:遗民布衣、闺秀、方外、市井百工,等等。他们虽然不以主流姿态活跃在清代诗坛,... 在清代,诗人并称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诗人并称群体在诗坛崛起,因而其类型也是丰富多样,甚至产生出一些前代殊为少见的类型。就社会身份而言,这些特殊类型有:遗民布衣、闺秀、方外、市井百工,等等。他们虽然不以主流姿态活跃在清代诗坛,实际上却从不同层面促进了诗歌创作,推动诗坛发展。梳理这类诗人并称群体的基本情况,以期为研究清代文学群体提供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人 并称群体 特殊类型 文学表现
下载PDF
修辞意象的情感性在文学表现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利霞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年第3期61-62,共2页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Image)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情感性是修辞意象的显著特征,其在文学表现中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象以情为先;二是形成超强的可视...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Image)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情感性是修辞意象的显著特征,其在文学表现中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象以情为先;二是形成超强的可视性;三是凸现作品风格,彰显作者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意象 情感性 文学表现
下载PDF
道的宗高性及其文学表现方式
15
作者 李炳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3-77,共5页
关键词 具体事物 文学表现 崇高性 象征 苏过 表现方式 飓风 否定性 庄子 创作主体
下载PDF
古人的法律意识及其文学表现
16
作者 范正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55,共4页
中国传统法律由于渗入了太多非法律的东西,导致其先天不足,一直无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奉公守法在大多数时候成为一句空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礼法一体——个体在法律面前的不平等;刑政相参——道德对法律的... 中国传统法律由于渗入了太多非法律的东西,导致其先天不足,一直无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奉公守法在大多数时候成为一句空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礼法一体——个体在法律面前的不平等;刑政相参——道德对法律的干涉;理、情、礼、法——古代法官判案的多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礼法一体 刑政相参 多重标准 文学表现
下载PDF
济南“五三”惨案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
17
作者 冷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34,共13页
本文旨在考察整理以济南“五三”惨案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着重分析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的立场观念和表现方式的差异,及其与国民政府实际政治策略间的联系,以此展现1928年文学生态的复杂状况。
关键词 文学表现 惨案 济南 文学创作 文化背景 政治策略 国民政府 文学生态
下载PDF
媒体时尚:文学表现的异度空间
18
作者 斯炎伟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文学表现 媒体 时尚 “美女作家” 文学创作 《手机》 文化英雄 历史性
下载PDF
敦煌写卷中佛教灵验记的文学表现
19
作者 王志鹏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6-90,共5页
敦煌写卷中的佛教灵验记通过对一些佛教灵验事件的详细记述,以此来具体说明信仰佛教、诵经念佛,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称念佛菩萨名号,都会产生灵异的神奇感应。这不仅可以救助世人摆脱当时的灾难、危险或困境,而且即使到了阴司冥间,生前的... 敦煌写卷中的佛教灵验记通过对一些佛教灵验事件的详细记述,以此来具体说明信仰佛教、诵经念佛,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称念佛菩萨名号,都会产生灵异的神奇感应。这不仅可以救助世人摆脱当时的灾难、危险或困境,而且即使到了阴司冥间,生前的罪业也可藉此消除,有的还能得到延长寿命的福报。佛教灵验记作品属于宗教宣传作品,但有的作品在具体描述感应事件的过程中,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颇具辞采,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性。此外,敦煌佛教灵验记还往往强调自身的真实性,这与唐传奇也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佛教 灵验记 文学表现
下载PDF
论1990年代初期怀旧思潮的发生及其文学表现
20
作者 杨荣 《云梦学刊》 2013年第2期95-100,共6页
怀旧是对业已逝去的人或事的一种缅怀,它可以是一种情绪,也可以是一种哲学甚至时尚。对历史稍有记忆的人大概都不会遗忘,在19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曾经刮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怀旧旋风。据戴锦华描述说,"90年代初,在北京不同的繁华地段,出... 怀旧是对业已逝去的人或事的一种缅怀,它可以是一种情绪,也可以是一种哲学甚至时尚。对历史稍有记忆的人大概都不会遗忘,在19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曾经刮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怀旧旋风。据戴锦华描述说,"90年代初,在北京不同的繁华地段,出现了名曰‘黑土地’、‘向阳屯’或‘老插酒家’的中高档酒店、饭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文学表现 怀旧 思潮 中高档酒店 中国大陆 黑土地 述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