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南橘北枳”到鸿雁留白:“中间地带”的文学地图研究——梁启超先生“文学地理学”理想之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与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比较文学认同学研究
1
作者 张艺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即使在中国学者眼中,英美文学地图研究至今仍然属于尚未深耕细作的学术处女地,然而它已然凭借图形叙事和科学话语的双重优势成为西方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站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借鉴西方现代地图认知模型,提出了比较文学地理... 即使在中国学者眼中,英美文学地图研究至今仍然属于尚未深耕细作的学术处女地,然而它已然凭借图形叙事和科学话语的双重优势成为西方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站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借鉴西方现代地图认知模型,提出了比较文学地理学的阐释范式。这一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新学术增长点,不仅能成为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之后的新研究角度,而且在文学地理学的新视野中观照经典的外国作家创作的作品,阐明国家地理位置会自然形成作家地理叙事和艺术话语的文学特征,而世界文学的交流会突破现实疆界的空间意识,焕发出别样的叙事空间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图 文学地理学 梁启超 苏珊·桑塔格 托马斯·曼 比较文学认同
下载PDF
试析沈从文早年“文学认同”形成的原因
2
作者 蒋语萱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2-74,共3页
现代知识分子在寻找身份认同过程中受到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沈从文早年进入文学场域受社会流动方式、都市文化空间转移、人际网络关系等外部因素影响,利用"双向否认"模式可深入探讨外部条件对沈从文早年形成文学认同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认同 外部影响
下载PDF
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的文学精神认同
3
作者 彭容丰 孙纪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7,共13页
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表现出对崇雅精神、诗史精神和事功精神这三种文学精神的普遍认同。认同现象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丰润土壤,在这一文化背景的浸染下,文教政策、科举制度、家族传统、家风家脉等因素共同彰显出"土壤结构"... 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表现出对崇雅精神、诗史精神和事功精神这三种文学精神的普遍认同。认同现象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丰润土壤,在这一文化背景的浸染下,文教政策、科举制度、家族传统、家风家脉等因素共同彰显出"土壤结构"的浑厚力量。同时儒家文化与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的互动与互构,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成为文学话语的外在支撑。文学精神认同与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话语的建构存在着促进与反哺的双向互动关系,且文学精神认同也贯穿于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话语建构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家族文学发展演进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家族文学 文学精神认同 互动互构 文学话语
下载PDF
民族想象与文学认同
4
作者 史芸芸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5年第4期161-173,共13页
笔者认为,从"主体性"的意义来说,认同是人通过对客体的想象,建立主体性的过程。18世纪后期,想象的客体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民族替代上帝,成为人们想象的新客体;口语方言代替神圣语言,成为人们想象的新方式。补充了语言指称功... 笔者认为,从"主体性"的意义来说,认同是人通过对客体的想象,建立主体性的过程。18世纪后期,想象的客体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民族替代上帝,成为人们想象的新客体;口语方言代替神圣语言,成为人们想象的新方式。补充了语言指称功能的文学,以巨大的力量协助了全世界对民族的想象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国的新文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后,笔者提出,"文学认同"是"人以文学来想象客体,建立主体性的过程"。它是"人的可塑性"的体现,也是对"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的一个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共同体 想象 民族 文学认同
原文传递
快感编码与心理接受:当代文学主流认同的叙述策略——以麦家小说为例
5
作者 陈舒劼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8-82,86,共6页
认同接受是当代文学主流叙述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提升文学叙述的认同接受方面,麦家以谍战为主的小说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叙述策略。麦家的叙述围绕着大众心理隐秘而又深层的机制进行快感编码,他关于谍战和破密的类型叙述,以主流意识形... 认同接受是当代文学主流叙述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提升文学叙述的认同接受方面,麦家以谍战为主的小说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叙述策略。麦家的叙述围绕着大众心理隐秘而又深层的机制进行快感编码,他关于谍战和破密的类型叙述,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为基座,在对世界的认知、与世界的关系、介入世界的行为体验、介入世界的身份选择四个层面上,充分地考虑到了受众的心理定势和阅读期待,从而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认同 叙述策略 快感编码 心理接受 麦家小说
下载PDF
根的意义——由《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说开去 被引量:2
6
作者 首作帝 李晓梅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美国华裔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起着桥梁的作用。多年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它源源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吸取营养,中国是它的根。胡勇的学术论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 美国华裔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起着桥梁的作用。多年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它源源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吸取营养,中国是它的根。胡勇的学术论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乡愁——英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 书评 中国 传统文化 胡勇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勇的专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典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胡勇 《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 文学评论 美国文化 中国文化 创作特点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史教材中的民族视角
8
作者 翦伯象 成慧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7-30,92,共4页
中国文学史教材可以有多种研究视角,其中民族视角是不能缺位的。这是一种以中华民族的文学整体为对象,以阐述56个民族的文学进程、文学关系为中心,以揭示中国文学的原貌为终极目标的研究视角。过去某些文学史教材,存在着民族视角不够鲜... 中国文学史教材可以有多种研究视角,其中民族视角是不能缺位的。这是一种以中华民族的文学整体为对象,以阐述56个民族的文学进程、文学关系为中心,以揭示中国文学的原貌为终极目标的研究视角。过去某些文学史教材,存在着民族视角不够鲜明的缺陷。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培养编写者的大民族意识、建立新的文学史写作体系、配备并培育民族文学专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计划地开展文化采风、吸纳最新学术成果修订教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教材 民族视角 文学认同 双重职能 文化采风
下载PDF
夏志清的文学观念与批评实践
9
作者 刘天怡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85-90,共6页
夏志清的文学批评实践与他的文学认同观念密切相关。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偏爱,对英美"新批评"传统继承以及对艾略特、利维斯、威尔逊等人批评方法的借鉴,成就了他兼备国际视野、审美标准、历史眼光、道德视景、主体色彩浓重的&qu... 夏志清的文学批评实践与他的文学认同观念密切相关。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偏爱,对英美"新批评"传统继承以及对艾略特、利维斯、威尔逊等人批评方法的借鉴,成就了他兼备国际视野、审美标准、历史眼光、道德视景、主体色彩浓重的"夏氏批评"。夏志清的批评实践与学术理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批判意识与学术自觉,对中国本土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文学认同 文学批评 实践特色
下载PDF
“人民话语”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戚学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52,共9页
规约并指引着"十七年"文学的,是以阶级性为其内核的"人民话语"。本文将以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创作转变为例,辨析十七年文学中"人民"概念的产生、变化,及其内含的文化构成、民族国家想象,探讨人民话... 规约并指引着"十七年"文学的,是以阶级性为其内核的"人民话语"。本文将以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创作转变为例,辨析十七年文学中"人民"概念的产生、变化,及其内含的文化构成、民族国家想象,探讨人民话语的形成,以及在人民话语规训下所形成的阶级-民族身份认同机制,从中找出"十七年"文学发展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话语 “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明清女性别集著录“绣馀”现象初论
11
作者 贺闱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86-91,共6页
“绣馀”类语词在现存明清江南女性的著作中并不鲜见,不仅存在于作品文本的文字表述中,更是诸多别集在编纂过程中所选择的著录名。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著作名称中以此来述写自身文学创作的独特情态,也传递出性别视野下女性文学写... “绣馀”类语词在现存明清江南女性的著作中并不鲜见,不仅存在于作品文本的文字表述中,更是诸多别集在编纂过程中所选择的著录名。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著作名称中以此来述写自身文学创作的独特情态,也传递出性别视野下女性文学写作的日常状况和理论发声。通过对明清女性别集著录“绣馀”类自述的讨论,可以看出文学女性对于闺范的自觉遵从和自我警省,探寻明清女性对于其自身才名及认同所体现出的渴望与回避并存的矛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别集 绣馀 性别意识 文学认同
下载PDF
文学全球化的断裂——疫情下的英语文学生产
12
作者 芮小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2-60,共9页
2020年,受疫情影响,英语文学的市场流通受到限制,英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的生产以本土主义、文化代表性的多样化为特征。围绕英国的认同危机,作家们运用各种体裁分别从族群、种族、性别、地方等角度对认同话题进行探索,作为异质的文学声... 2020年,受疫情影响,英语文学的市场流通受到限制,英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的生产以本土主义、文化代表性的多样化为特征。围绕英国的认同危机,作家们运用各种体裁分别从族群、种族、性别、地方等角度对认同话题进行探索,作为异质的文学声音,脱欧文学、虚构的历史名人小说、苏格兰文学、英国黑人文学、女性文学等为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民族认同建构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述。澳大利亚科幻文学立足本土的环境危机问题,设想气候灾难、跨物种灾难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应对措施;同样立足于本土的澳大利亚历史小说、成长小说等关注边缘群体,增强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多样性。随着文学全球化的断裂,2020年成为英语文学生产的一道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年度文学研究 脱欧文学 气候灾害小说 文学全球化 文学生产认同政治
原文传递
论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耀武 《才智》 2013年第5期228-228,共1页
海外华文作家大部分是在上个世纪移居海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在国内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由他们创作的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果因此把海外华文文学单纯地当作中国文学的延伸,把... 海外华文作家大部分是在上个世纪移居海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在国内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由他们创作的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果因此把海外华文文学单纯地当作中国文学的延伸,把海外华文文学囊括到中国文学的概念中来,可能会大大伤害那些华人作家的感情,甚至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问题和文化冲突。要从文学身份认同的角度去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文学社会学视域中的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启涛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2期112-117,159,共7页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是当代地域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范本。这个群体不但出现了吉狄马加等重要诗人,而且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他们以凉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形成了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然而,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这一群体是如...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是当代地域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范本。这个群体不但出现了吉狄马加等重要诗人,而且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他们以凉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形成了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然而,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这一群体是如何出现的,其背后的生成机制与其艺术成就无疑是同样值得关注的。如果把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视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从地域文化、媒介资源和认同机制三个层面加以考察,则可以对其形成的始末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 地域文化 生产机制 文学认同
原文传递
清初“词史”观念的确立与建构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宏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陈维崧提出的"词史"理论,借鉴了宋代以来关于"诗史"的理论探讨,适应了清代词学复兴的大趋势,同时也成为清代词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及时总结了明遗民的创作经验,将词赋予存史与补史的意义,富有现实的思考... 陈维崧提出的"词史"理论,借鉴了宋代以来关于"诗史"的理论探讨,适应了清代词学复兴的大趋势,同时也成为清代词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及时总结了明遗民的创作经验,将词赋予存史与补史的意义,富有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史学文化观。和以往词学的发展相同,这一理论也是向诗学中寻找资源,但却与当时诗学的探索同步发展,使得词学原本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变,也使得词进一步在整体意义上具有了更深厚的抒情诗内涵,因而具有崭新的时代特点。"词史"理论不仅顺应了清初词坛尊体的大趋势,而且试图反思历史,对宋元之际的词创作、特别是以《乐府补题》为代表的宋遗民创作细加体会,在"后补题"的唱和中开拓出新的风格。而清初大量的以文为词的现象,发扬了苏轼、辛弃疾的创新精神,则与这种理论互相呼应,成为它在形式上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985工程” “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 哲学社会科学 清朝
原文传递
“风景的发现”与作家汪曾祺的生成
16
作者 张晓晴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8-175,192,共9页
“风景”在汪曾祺的早期创作中呈现为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从初期以审美的目光游历人间世相,对自我内心进行诗意呈现,到在孤独状态中将风景书写作为体认世界、确证自我的载体,再到以“风景昆明”对抗都市生活带来的焦虑,并由此生出... “风景”在汪曾祺的早期创作中呈现为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从初期以审美的目光游历人间世相,对自我内心进行诗意呈现,到在孤独状态中将风景书写作为体认世界、确证自我的载体,再到以“风景昆明”对抗都市生活带来的焦虑,并由此生出对自我生命历程的不断反思。对风景的观照和书写方式,暗含着青年汪曾祺的文学观、人生观等一整套价值理念,同时,写作者的自我认同机制也在其中得到深化。因此,“风景的发现”是我们理解汪曾祺创作的一个重要文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风景的发现 文学认同 审美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