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踽行于幽深的世界──文学认识功能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挺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5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历来,对文学的认识功能我们抱着一个既成的观念,以为文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反映的是同一对象,得到的是同一结论,区别只在于方法的差异。其实,方法与对象是互为限定的统一体。方法不同,对象殊异。文学认知的直接显现性广不确定性、... 历来,对文学的认识功能我们抱着一个既成的观念,以为文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反映的是同一对象,得到的是同一结论,区别只在于方法的差异。其实,方法与对象是互为限定的统一体。方法不同,对象殊异。文学认知的直接显现性广不确定性、隐喻性和整体性,”决定了文学独具认知人的生命幽深世界的可能性。而且,它认知的不只是生命形态,而是生命的意义。它不是去复制一个静态的生命模型,一而是塑造有意味的生命形象。这个形象可能没有时间的完整性,却有意义上的丰富性;没有经验的证实,却有深厚的底蕴。它不仅是作者的有限叙述,还包括接受者在情感激发中的领悟;不仅是表层的是现,还是向着生命深处激荡起来的亲和力和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解析 文学认识 认知方式 认知对象 文学形象 鲁迅全集 认识功能 宗教 阿Q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文选序》及文学认识的演进
2
作者 王昱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文选序》表明了《文选》的收录标准,论述了文学的属性,辨析了文学体裁。认为诗赋一脉相承;文学作品应以表达作者感情为主;以“事出于沈(沉)思,义归乎翰藻”界定了文学的属性。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到了《文心雕龙》时,基本解决了人们对... 《文选序》表明了《文选》的收录标准,论述了文学的属性,辨析了文学体裁。认为诗赋一脉相承;文学作品应以表达作者感情为主;以“事出于沈(沉)思,义归乎翰藻”界定了文学的属性。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到了《文心雕龙》时,基本解决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问题,文学认识的演进达到了具有现代意义文学理论水平。而《文选》则从编集的实践印证了到南朝梁人们对文学认识过程的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学认识 演进
下载PDF
关系: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兼论文学认识论与文学价值论的区别
3
作者 李文英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向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文学认识论重在对文学客体的理性认识,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文学价值论注重主体(人)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性,承认文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 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向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文学认识论重在对文学客体的理性认识,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文学价值论注重主体(人)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性,承认文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文学活动是价值创造的审美活动,其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关系是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理解和张扬文学价值论的基点,是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学认识 文学价值论 关系
下载PDF
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对文学认识引发的思考
4
作者 张官妹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年第4期60-62,共3页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文学教育为文学创作培养作者,文学创作为文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学创作可以反思文学教育,但不能背叛文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文学创作 文学认识
下载PDF
试论英伽登的文学认识论
5
作者 吴雪梅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2期208-208,共1页
在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中,关于对作品进行具体化重构的文学认识论是中心也是其重心:读者对作品的图式化再现客体进行"重构"或者说"具体化",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由此显出... 在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中,关于对作品进行具体化重构的文学认识论是中心也是其重心:读者对作品的图式化再现客体进行"重构"或者说"具体化",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由此显出作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伽登 文学认识 重构 具体化活动
下载PDF
文学认识论变革的前沿思考
6
作者 吴方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2期2-5,共4页
近一时期来,文学理论和批评界的“方法论热”经了一阵活跃、蒸腾,渐归于冷静。冷静非沉寂消弭,方法论思考开始沿两个方向深入:1、向本体回归,试图把方法的开拓、借鉴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去;2、导向文学观念的调整、重构,即围绕... 近一时期来,文学理论和批评界的“方法论热”经了一阵活跃、蒸腾,渐归于冷静。冷静非沉寂消弭,方法论思考开始沿两个方向深入:1、向本体回归,试图把方法的开拓、借鉴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去;2、导向文学观念的调整、重构,即围绕如何认识文学知识系统(包括史、论、评三大“块”)而展开全面反思。思考的焦点开始在一个新的层次凝聚、凸现——文学学科的认识论问题走向了前沿。热处理到了一个淬火阶段,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维启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认识 认识 文学理论 识文 作家 主体思维 相互作用 基本粒子 文学观念 认识主体
下载PDF
女性文学认识价值初探——以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为例
7
作者 陈忠坤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是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女性作家通过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经验的成功穿透、翻掘、勘探,以其出众的才华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几千年的文化积习及遗风陋俗,需要我们给予人的尊严、价值、精神以更多地关照,在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是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女性作家通过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经验的成功穿透、翻掘、勘探,以其出众的才华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几千年的文化积习及遗风陋俗,需要我们给予人的尊严、价值、精神以更多地关照,在这一点上,当代女性作家对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持续关注,力图通过文字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起起落落中,她们的小说将女性从对男权的崇拜和依附中解放出来,帮助女性树立起自尊、自爱、自重、自省的文化意识,寻找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途径。本文试图从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的文本为切入点,具体阐述其含蕴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女性作家 文学认识价值 精神家园
下载PDF
评否定文学认识功能的几个论据--与林岗同志商榷
8
作者 李发展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文学认识功能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主体意识 审美
下载PDF
认识论文学理论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6,共8页
认识论文学理论是国内主导性文学理论,它的对象性设定、理论研究方法和问题群的提出,均在文学理论多元化建构的语境及时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的局限性、错位性乃至谬误性也越来越多方面地、充分地体现出来。认识论文学理论以源... 认识论文学理论是国内主导性文学理论,它的对象性设定、理论研究方法和问题群的提出,均在文学理论多元化建构的语境及时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的局限性、错位性乃至谬误性也越来越多方面地、充分地体现出来。认识论文学理论以源远流长的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为基础,不同程度地坚持了西方传统认识论思维方式,对西方认识论哲学命题或范畴选择性地转用与套用,并且以西方认识论为根据提出文学理论问题,这些特点都是将国内主导文学理论应定位为认识论文学理论的根据。国内认识论文学理论的理论特征在于二元论地设定与求解问题,对命题式结论的不断坚持与延续性论证,对于研究对象的认识论的特征守持,研究中以西律中的标准性延用以及追随与参照西方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文学理论 认识文学理论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文学认识的文化症候分析
10
作者 张清民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9-202,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文学"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对"文学"、"文艺"、"文学理论"、"文艺理论"几个概念也缺乏认识上的同一性。这种情形表明作为一个基本的知识学科,文学理论此时还未...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文学"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对"文学"、"文艺"、"文学理论"、"文艺理论"几个概念也缺乏认识上的同一性。这种情形表明作为一个基本的知识学科,文学理论此时还未形成自身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架构。文学认识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当时社会主体思维的缺陷、文化传统的痼疾、学科建设的乏弱等知识症候。这类问题给中共执政以后文学的研究、传播、讲授等学术环节带来许多问题,也给中国文学界与国际文学界进行学术接轨造成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文学认识 文化症候
下载PDF
新时期认识论文学价值观念的回归
11
作者 严红兰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4-97,共4页
认识论文学价值观念指的是一种建立在哲学反映论基础上,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将文学的认识价值放在首位的文学价值观念。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在五四时期得以建构,其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朝着"左"的方向发展,逐渐变得... 认识论文学价值观念指的是一种建立在哲学反映论基础上,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将文学的认识价值放在首位的文学价值观念。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在五四时期得以建构,其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朝着"左"的方向发展,逐渐变得庸俗化,背离了其原有的学理性与科学性。"文革"结束后,随着"为文艺正名"等文艺论争及其相关活动的开展,"二为"取代"为政治服务"、以"思想标准"取代"政治标准"等口号的提出,文学功能的多样性开始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形下,认识论文学价值观念开始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文学价值观念 “为政治服务” “二为” “政治标准” “思想标准”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传播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定华 张玉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者扬弃(包含和超越)了长期流行的单一认识论文艺观(文学观),把探索和研究的视野转向了文学本体论(文艺本体论),从而,使得文艺理论的研究超越了西方近代认识论文艺理论的旧格局,并且...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者扬弃(包含和超越)了长期流行的单一认识论文艺观(文学观),把探索和研究的视野转向了文学本体论(文艺本体论),从而,使得文艺理论的研究超越了西方近代认识论文艺理论的旧格局,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多元开放的文学本质论(文艺本质论)的指导下,开启了变革文学观念的新思路。美学和文艺理论从哲学中挪用了“本体论”的概念,打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本体论是资产阶级哲学的理论”等论调,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的本质,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文学本体论”。中国新时期的文学本体论不仅跳出了单一认识论文学观的藩篱,使得文学本质论(文艺本质论)走向了多元化和开放化,而且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出发来审视文学艺术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分别形成了“形式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语言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等综合性文学观(文艺观),既汲收了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合理因素,也弘扬了中华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天人合一”、“美善相乐”、“和合之美”的人文精神,开辟了中国新时期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念 文学本体论 文学认识 新时期美学
下载PDF
重构文学理论的价值论基座
13
作者 张利群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文学理论的基座长期以来安放在认识论上,故而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认识就自然会产生出文学本质论及其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学也就成为人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从而忽略了人类主体的心理精神需求及其需求的表达和满足与客体对... 文学理论的基座长期以来安放在认识论上,故而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认识就自然会产生出文学本质论及其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学也就成为人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从而忽略了人类主体的心理精神需求及其需求的表达和满足与客体对象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之间所建立起的价值关系及其文学价值意义。因而文学理论体系的基座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论上,应该重构文学价值论基座而使文学理论更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价值论 文学认识 文学理论基座 文学本质论 文学活动论
下载PDF
方兴未艾与发展期待——对纪实文学前景的预测
14
作者 汪丽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Z1期101-103,89,共4页
新时期,纪实文学领域格外热闹。她吸引了一大批思想敏锐、才华出众的作家;她以丰盛的创作实绩不断引发社会轰动效应,她悄悄地或明目张胆地扩大创作地盘,与非纪实文学形成双峰对峙之势。这是新中国文学史上以往从未有过的奇观。尽管如此... 新时期,纪实文学领域格外热闹。她吸引了一大批思想敏锐、才华出众的作家;她以丰盛的创作实绩不断引发社会轰动效应,她悄悄地或明目张胆地扩大创作地盘,与非纪实文学形成双峰对峙之势。这是新中国文学史上以往从未有过的奇观。尽管如此,我仍认为现时中国纪实文学创作正在发展,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其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文学 发展期 报告文学 纪实小说 创作对象 新时期纪实文学 文学认识 作家 作品 动效应
下载PDF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及其哲学基础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本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76,共5页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值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值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伽顿 文学本体论 文学认识 文学价值论 现象学哲学
下载PDF
“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简论庐隐小说的感伤情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福山 苏君礼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庐隐在《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等小说中流露出强烈的感伤情调和求索意趣。她常常借助于对爱情、对人生意义、对人的价值等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痛苦展示,鲜明昭示对感伤情调的偏爱和文本上的自觉追求。那感伤的情调,有着哀切的美... 庐隐在《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等小说中流露出强烈的感伤情调和求索意趣。她常常借助于对爱情、对人生意义、对人的价值等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痛苦展示,鲜明昭示对感伤情调的偏爱和文本上的自觉追求。那感伤的情调,有着哀切的美感,而日记、书信体的形式选择、以及对古典诗词景物、意境的化用,也使其小说的感伤情调更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隐 感伤情调 文学认识
下载PDF
《母亲的歌》序
17
作者 陈之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55,共1页
今年秋天,巴金文学院办绵竹笔会,我爱绵竹年画,便跟随作家们去了。一进宾馆大院,迎面便见高楼上一排欢迎作家的标语,12张红纸上面的金色大字,雄健遒劲,流光溢彩,颜体的骨力之中又透出灵秀之气,好看极了。心想没有多年临池的腕力是很难... 今年秋天,巴金文学院办绵竹笔会,我爱绵竹年画,便跟随作家们去了。一进宾馆大院,迎面便见高楼上一排欢迎作家的标语,12张红纸上面的金色大字,雄健遒劲,流光溢彩,颜体的骨力之中又透出灵秀之气,好看极了。心想没有多年临池的腕力是很难写出这手好字的,不知是哪位老夫子又被“发掘”出来了。见我看得入神,主持笔会的诗人徐康告诉我,那是张嘉慧写的,我们的会员,女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作家 文学认识 绵竹 “母爱” 散文集 热爱生命 政治压力 文学 人生道路
下载PDF
学校教育要尊重本国的文化和传统
18
作者 张国强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9期64-64,共1页
日本教育界有关权威人士发表文章,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本国的文化和传统教育,以帮助青少年一代充分认识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为他们继承、创造、发展日本的有特色的文化和传统提供必要的准备。为此,要求在编... 日本教育界有关权威人士发表文章,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本国的文化和传统教育,以帮助青少年一代充分认识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为他们继承、创造、发展日本的有特色的文化和传统提供必要的准备。为此,要求在编制教育课程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和传统 学校教育 教育课程 科学技术 日本教育 日本文化 三个问题 学生生活 民间故事 文学认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大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2-70,共9页
2 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发展 ,曾受到多方面理论资源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中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资源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开掘 ,运用某一方面的基本原理观照阐释文艺问题 ,形成一定... 2 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发展 ,曾受到多方面理论资源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中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资源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开掘 ,运用某一方面的基本原理观照阐释文艺问题 ,形成一定的文论形态或研究思路 ,主要有以唯物反映论为基础的认识论文论 ,以实践论哲学为基础的活动论文论 ,以及人学的文论研究思路 ,它们各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从共时态关系看 ,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其内在理路可以彼此互通 ;从历时态发展看 ,是后者在前者基础上的推进、深化和超越。在当今各种理论走向对话与综合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各种理论形态或思路 ,也应寻求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对话与融合 ,以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活动论文学理论 唯物反映论 实践论 人学 认识文学理论
下载PDF
“有一些遇到知音的感觉”
20
作者 李炳银 《宜宾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40,共2页
你好!所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收到,十分感谢,十分高兴.我认真地阅读了你的书,得到许多信息,也得到了不少启发.你作了一件很好的事,我向你的成功表示祝贺!令我惊讶的是你占有这么丰富的资料,跟踪报告文学的脚步是如此及时.在对... 你好!所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收到,十分感谢,十分高兴.我认真地阅读了你的书,得到许多信息,也得到了不少启发.你作了一件很好的事,我向你的成功表示祝贺!令我惊讶的是你占有这么丰富的资料,跟踪报告文学的脚步是如此及时.在对报告文学认识、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你的不少意见是给我启发.报告文学的崛起和持续发展繁荣,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因为报告文学的表现,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才显得更加富有生气,更加灿烂辉煌.报告文学在坚持真实性、现实性和文学性的原则基础上,对于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积极能动的参与和表现,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学笔记,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心声,是社会生活同文学共同创造一种历史的恢弘景象.这是中国的文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动人景象,也是报告文学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功表现.对我这样的看法,你也许不会有不同的意见.可是,尽管对于报告文学的这种表现,人们是无法忽视的,但在认识和评判上却是各种各样.有人把报告文学的这种成功表现,看成是偶然的,不正常的现象,说是因为新闻不力导致了报告文学的兴起;在那些以诗歌、小说为文学正宗的观念影响下,有人至今对报告文学的文学地位表示迟疑.等等.这些不同看法的存在,或许正好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社会生活 新时期报告文学 中国文学创作 报告文学创作 文学地位 文学认识 文学 发展繁荣 原则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