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文学读者情感消费的发生机理、表现形式与发展效应
1
作者 王婉波 周志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104,共8页
当前,情感消费与情绪传播日渐成为社交媒体连接和留住读者的关键元素,网站平台依靠读者的满足感维系读者,而读者通过情感满足与情绪宣泄来保持对网站平台的忠诚度。读者的情感满足与情绪宣泄背后隐藏着某种现实欲求,反映着该群体的现实... 当前,情感消费与情绪传播日渐成为社交媒体连接和留住读者的关键元素,网站平台依靠读者的满足感维系读者,而读者通过情感满足与情绪宣泄来保持对网站平台的忠诚度。读者的情感满足与情绪宣泄背后隐藏着某种现实欲求,反映着该群体的现实境遇与意义焦虑问题。在此背景下,读者的消费活动伴随着劳动与生产,读者也成为“产消合一”的情感劳动者,在技术赋权与资本剥削下寻求自我发展。读者通过情感消费与劳动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创造价值,推动网站平台资本增殖,促进读者阅读与消费模式的升级,激发网文生产及IP产业链开发,丰富了读者线上线下社交方式,也助力了网文经典化、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读者 情感消费 表现形式 发生机理 发展效应
下载PDF
清末白话报刊与新文学读者的产生
2
作者 张向东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清末白话报刊对文学革命及新文学的影响,除了作家和作品之外,对新式读者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清末白话报刊的读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粗通文字、散落在各行业与阶层的普通读者,他们成为新兴媒介的最大支持者;二是... 清末白话报刊对文学革命及新文学的影响,除了作家和作品之外,对新式读者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往往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清末白话报刊的读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粗通文字、散落在各行业与阶层的普通读者,他们成为新兴媒介的最大支持者;二是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政府衙门中的公务人员、新军中的军人等社会团体的读者;三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正是清末白话报刊培养的这批新型读者,才使新文学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白话报刊 读者意识 文学读者
下载PDF
技术赋权与资本控制:网络文学读者“玩劳动”研究
3
作者 王婉波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2期95-107,I0007,I0008,共15页
在媒介变革与技术赋权影响下,网络文学读者的阅读活动伴随着一系列生产性劳动,其主要包括在线临场评说、数据打赏、虚拟社区建构、文本盗猎生产、跨媒介声像传播与表达等,这是一种“休闲劳动化”的体现。读者的“玩劳动”蕴含着休闲与... 在媒介变革与技术赋权影响下,网络文学读者的阅读活动伴随着一系列生产性劳动,其主要包括在线临场评说、数据打赏、虚拟社区建构、文本盗猎生产、跨媒介声像传播与表达等,这是一种“休闲劳动化”的体现。读者的“玩劳动”蕴含着休闲与劳作的双重维度,在消费与生产的辩证统一中彰显着自身的分裂与异化,并呈现出玩乐与剥削并存的矛盾。读者在权力让渡与情感反馈下成为自由产消者,但也是资方平台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的征用对象。读者消费过程中的生产性行为对网文多元化运营、资本积累、市场开拓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读者及其生产性行为也不断地被商品化。资方平台对读者及其剩余价值进行利用与剥削,反之读者也以爱欲劳动对抗着其异化逻辑,在主体性的确定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两者相互博弈,不断促进网文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权 资本控制 网络文学读者 玩劳动 生产性行为
下载PDF
茅盾论“鸳蝴”的态度变迁及其关于“通俗文学读者”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曾道扬 《关东学刊》 2023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茅盾在1920年视鸳鸯蝴蝶派为封建丑恶势力,到了1928年却主张要表现通俗文学读者的痛苦和情热,这一奇特转变源于他主持《小说月报》改版时的受挫经历,而更深刻的根源则在于其对中国文学现代抒情传统的自我反思的深化,即如何认识和反映现... 茅盾在1920年视鸳鸯蝴蝶派为封建丑恶势力,到了1928年却主张要表现通俗文学读者的痛苦和情热,这一奇特转变源于他主持《小说月报》改版时的受挫经历,而更深刻的根源则在于其对中国文学现代抒情传统的自我反思的深化,即如何认识和反映现代文学所朝向的“大众”主题。通过相关书信和文论,可发现茅盾的文学观一步步从“精英”到“大众”的缓慢而深刻的转变。因此,《从牯岭到东京》中他主张文学要重视和表现占读者大多数的“通俗文学读者”群体即“小资产阶级”(主要指小市民、小商人等),其实是从过来人的角度给更新的文学者(革命文学家们)提建议,这也是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抒情传统强调以市民大众为主体的本质特征的重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鸳鸯蝴蝶派 现代抒情传统 通俗文学读者 小资产阶级
下载PDF
新文学读者眼中的“《小说月报》革新”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文 《云梦学刊》 2006年第3期88-94,共7页
本文目光关注见证“《小说月报》革新”事件的接受群体——“新文学阅读圈”中新文学读者,以其在革新最初几年的12-14卷《小说月报》“通信”栏中与编者的对话,得出《小说月报》“读”与“编”之间一种类似“我们”与“先生”的关系。... 本文目光关注见证“《小说月报》革新”事件的接受群体——“新文学阅读圈”中新文学读者,以其在革新最初几年的12-14卷《小说月报》“通信”栏中与编者的对话,得出《小说月报》“读”与“编”之间一种类似“我们”与“先生”的关系。读者眼中的《小说月报》的形象及刊物自身形象定位及其背后的原因;置于新文学读者的关注之下的《小说月报》在新旧文学观念上的纠缠反复均成为《小说月报》办刊方向调整中的须加考虑的潜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读者 《小说月报》 “通信”栏 革新事件
下载PDF
多元·消费·整合——中国当代文学读者意识论析
6
作者 陈雪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读者意识的发展流变来看,当代中国文学读者意识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读者意识到审美形态的读者意识再到消费意识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读者意识 消费 多元化 整合
下载PDF
论新文学的两种传播模式(1917—1937)——以新文学读者群为中心
7
作者 施龙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9年第1期160-168,共9页
新文学传播表现为其读者群由'内'而'外'的拓展。新文学初兴,读者主要是青年学生,'五卅'后知识青年读者逐日增多,他们成为新文学最忠实的读者;社会大众则因社会变动与新文化相关而对新文学兴趣日增,在新文学成... 新文学传播表现为其读者群由'内'而'外'的拓展。新文学初兴,读者主要是青年学生,'五卅'后知识青年读者逐日增多,他们成为新文学最忠实的读者;社会大众则因社会变动与新文化相关而对新文学兴趣日增,在新文学成为文化商品市场的一种选择之后,他们的阅读结构已悄然改变。新文学读者群从知识青年到社会大众的拓展,是新文学、新思想从文坛、知识界等相对封闭的场域之'内循环'模式逐渐发展到大众普遍认可,进而形成一种读者和创作双向对流的'外循环'模式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学副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传播模式虽然形成有先后,但在新文学进入常态发展阶段后,它们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成为文学沟通内外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读者 传播模式 文学副刊
下载PDF
人民需要与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想象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本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设计、利用和想象的层面上,当代文学读者在理论上被置于一个有决定权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处于被给予和被利用的存在状态,成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力量。由于文学功能和作用的被设定,文学的价值取向也被规定下来,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设计、利用和想象的层面上,当代文学读者在理论上被置于一个有决定权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处于被给予和被利用的存在状态,成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力量。由于文学功能和作用的被设定,文学的价值取向也被规定下来,文学阅读变成了文学教育,文学读者成了一个虚构的符号,读者的需要成为一种政策预设,成为政治意识形态想象和设计的产物。由于文学阅读的统一,文学感受的一致,最终会带来文学创作的趋同化,形成文学生产的循环和等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需要 文学读者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读者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9-35,共7页
时论以为,50至70年代的文学读者,是党出于政治控制动机凸显的。党还通过意识形态修辞技术,使之转换为规范、控制文学的工具。此种论点误解甚多。其实,此时期读者凸显的动因与政治控制无关;不是意识形态修辞,而主要是特殊的接受制度的建... 时论以为,50至70年代的文学读者,是党出于政治控制动机凸显的。党还通过意识形态修辞技术,使之转换为规范、控制文学的工具。此种论点误解甚多。其实,此时期读者凸显的动因与政治控制无关;不是意识形态修辞,而主要是特殊的接受制度的建构,赋给了读者超强接受权力;而知识分子与大众对接受权力的觊觎与争夺,又成为读者朝向政党/私人势力控制工具沦落的重要导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读者 接受制度 政治控制 势力斗争
下载PDF
浅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以《甄嬛传》和《镇魂》为例
10
作者 倪昕悦 张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5期71-77,共7页
大众文化作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文化产物,影响了我国网络文学2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大型资本力量开始介入开发由网络文学衍生的其他文化产业。在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不断商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新问... 大众文化作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文化产物,影响了我国网络文学2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大型资本力量开始介入开发由网络文学衍生的其他文化产业。在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不断商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新问题,如IP改编的影视剧观众和原著小说读者的喜好冲突;改编作品质量差强人意等。该文以《甄嬛传》《镇魂》这两个网络文学衍生产业的成功案例作为切入点,从创作者、读者、观众的角度浅析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网络文学成长历程、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趋势;浅论网文IP改编时代的现状,并以网络文学的模式特点和读者意见为出发点,展望网络文学及相关产业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 大众文化 网络文学改编 IP改编 网络文学读者 网络文学商业化
下载PDF
作者与读者关系探考——从朱光潜文学理论视角出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隋雪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8期70-73,共4页
朱光潜文学理论将作者与读者关系分为不视、普视、俯视、仰视、平视五种类型。其中,不视观因主张作者的孤立绝缘性应遭摒弃;普视观因境界高而难求;俯视观与仰视观各有理论依托,但都具片面性;平视观有利于合理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形成和良... 朱光潜文学理论将作者与读者关系分为不视、普视、俯视、仰视、平视五种类型。其中,不视观因主张作者的孤立绝缘性应遭摒弃;普视观因境界高而难求;俯视观与仰视观各有理论依托,但都具片面性;平视观有利于合理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形成和良好文学风气的开拓,是作者对于读者最好的态度。朱光潜对于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文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根基与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之精华的糅合,体现为作者与读者关系的一体性、理论的和谐性、打动人心的实用目的性三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与读者关系文学理论朱光潜
下载PDF
文学制度: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方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本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文学制度 现代文学 阐释方式 文学期刊 文学社团 文学审查制度 文学读者
下载PDF
新时期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困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晨 《丽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在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儿童文学读者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的,肤浅、庸俗,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享乐式阅读;其次,儿童文学被纳入文化产业、娱乐经济的轨道,被迅速而无情地推向市场,儿童文学的创... 在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儿童文学读者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的,肤浅、庸俗,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享乐式阅读;其次,儿童文学被纳入文化产业、娱乐经济的轨道,被迅速而无情地推向市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出版商在创作中难免不为市场的利益所驱动与左右,儿童文学的自律性被市场的他律性所取代,片面追求市场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语境 儿童文学读者 原创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出版
下载PDF
公寓空间与“五四”新文学阅读共同体的养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潇雨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现代都市文化所形成的公寓空间,对"五四"新思潮的传播和青年知识群体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读者群体对新文学的阅读、接受与习得,也同构地发生于这一历史空间。公寓空间的物质形态以及在其影响下阅读共同体的养成,塑... 现代都市文化所形成的公寓空间,对"五四"新思潮的传播和青年知识群体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读者群体对新文学的阅读、接受与习得,也同构地发生于这一历史空间。公寓空间的物质形态以及在其影响下阅读共同体的养成,塑造了"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接受空间,同时,作为阅读空间的公寓形象也进入新文学的书写,成为文学生产的表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寓空间 文学读者 都市空间 阅读接受 阅读共同体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作家与读者的博弈
15
作者 李源 孙爽 《戏剧丛刊》 2008年第2期68-68,共1页
一、二十世纪的文学在二十世纪初期,文学作为一种只要识字便可插足进来评头论足的艺术形式,带给大众的,是一种登上圣坛毁掉神圣与纯洁的快感。在阅读文学的市民阶级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低级商业文学处处效法高级的艺术形式,断言它们... 一、二十世纪的文学在二十世纪初期,文学作为一种只要识字便可插足进来评头论足的艺术形式,带给大众的,是一种登上圣坛毁掉神圣与纯洁的快感。在阅读文学的市民阶级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低级商业文学处处效法高级的艺术形式,断言它们之间区别不大,要么就是怀着对阳春白雪的距离戏仿它,这正如穷光蛋追着富人结亲一样。作为神圣的守护者,那些有责任感的诗人和作者开始避开受到公众关注的主题,走下圣坛,并故意走过了头,把趣味放低到连普通人都接受不了的地步。并非他们真的着力于此,不带修饰地去描绘一切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文学读者 作家 艺术形式 二十世纪初 市民阶级 责任感
下载PDF
文学阅读活动中个体性对群体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新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1期48-49,共2页
文学阅读活动具有个体性是因为每个读者都具有差异性。具有差异性的读者成为文学阅读活动主体群划分的标准,并通过个体阅读活动的变异影响文学阅读群的性质与规模。
关键词 文学阅读活动 个体性 差异性 文学读者 阅读文化
下载PDF
蜕变的先锋到困顿的现实——从文本与读者的角度赏析余华作品《第七天》
17
作者 姜青山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3-14,共2页
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及艺术创作风格,作为先锋文学的领军人物,余华的作品显示了他思想的变迁及写实化的风格转变,而这种转变在《第七天》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评论认为,余华的作品不断走向深化,关注现实,因此,对其文本进行研究,有助于... 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及艺术创作风格,作为先锋文学的领军人物,余华的作品显示了他思想的变迁及写实化的风格转变,而这种转变在《第七天》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评论认为,余华的作品不断走向深化,关注现实,因此,对其文本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者从"蜕变的先锋到困惑的现实"这一创作主线的改变,即从先锋时期的困惑、虚无色彩体验,转向现实,甚至用文学来介入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天》 文字与文本 文学读者
下载PDF
散文的温度
18
作者 陈予 《新疆艺术(汉文)》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无论是对作家对编辑还是对普通的文学读者,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这是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文学评论界的问题。随手翻翻文学史就知道,这个问题中国外国都存在,历朝历代都有,清朝浙江绍兴私塾老师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俩... 无论是对作家对编辑还是对普通的文学读者,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这是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困扰文学评论界的问题。随手翻翻文学史就知道,这个问题中国外国都存在,历朝历代都有,清朝浙江绍兴私塾老师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俩编了一本散文集《古文观止》,遴选东周至明代的222篇散文,自认为是天下古文之最,公允地说,其中大部分文章为世所公认,是好散文,但其中无聊无趣的文章作为鱼目混杂其间也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观止》 鱼目混杂 浙江绍兴 文学读者
下载PDF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寄小读者》新论
19
作者 沈光明 《荆州师专学报》 1993年第3期11-15,共5页
冰心从1923年发表第一篇《寄小读者》的通讯开始,距今已70年了。这期间,她有三本专为少年儿童而作的散文集出版,这就是写于1923—1926年间的《寄小读者》,写于1958—1959年间的《再寄小读者》,写于1978—1980年间的《三寄小读者》。
关键词 冰心 散文 《寄小读者》儿童文学 价值观 母爱 自然美 "爱的哲学"
全文增补中
试论超大规模的文学人口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
20
作者 石岸书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超大规模的文学人口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独特性的要素。所谓“文学人口”,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文学读者和作者的总称。本文将首先估计中国当代文学人口的粗略规模,之后对这一规模所内涵的意义与形成的原...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超大规模的文学人口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独特性的要素。所谓“文学人口”,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文学读者和作者的总称。本文将首先估计中国当代文学人口的粗略规模,之后对这一规模所内涵的意义与形成的原因展开初步探讨。从文学出版看中国当代文学人口的粗略规模中国当代文学拥有多少文学人口?这是一个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我们只能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学出版和文学创作者的情况来获取大致的历史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者 文学出版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构成 超大规模 文学读者 文学的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