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经的文学研究进路
1
作者 大卫·贾斯柏 马月兰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3-65,共43页
本文以文学研究的进路为线索,历时性地考察了过去二百年圣经批评科学的特点:自圣经文学研究进路的缘起和演变始,继而考察它对文学文化研究的影响及相互间交叉、越界等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上述聚焦,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作为神圣文本的圣... 本文以文学研究的进路为线索,历时性地考察了过去二百年圣经批评科学的特点:自圣经文学研究进路的缘起和演变始,继而考察它对文学文化研究的影响及相互间交叉、越界等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上述聚焦,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作为神圣文本的圣经”与“作为文学的圣经”之间的张力,分析了“作为文学的圣经”遇到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研究与思考。最终结论是,圣经将会不屈不挠地保持疏离和独立,但同时也会密切卷入文化和批评议题,那些议题常常是由它引起的,也反映在对它的解读中。在影响西方文化与文学的过程中,圣经将会启发新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同时,也将对那些作品做出回应,并因为那些作品而变得更加丰富,如此互动无穷,走向无法预知的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文学进路 历时性 困境 趋势
下载PDF
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法——《诗经》研究的文学人类学进路
2
作者 杨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3,共5页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学人类学研究《诗经》的方法论经历了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学人类学研究《诗经》的方法论经历了从跨文化阐释到三重证据法的演变,笔者在方法论视域内选取葛兰言、闻一多、白川静、叶舒宪四位中外学者的《诗经》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透视他们各自进行跨文化阐释的得失以及方法论的演变。在跨文化阐释方面,葛兰言和白川静采用同一文化圈或类似历史时代的原则进行简单类比,闻一多和叶舒宪则采用更大的文化通则进行综合类比。此外,叶舒宪的三重证据法利用多重证据之间互证,对过度阐释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跨文化阐释 三重证据法 文学人类学进路
下载PDF
圣经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勒兰德.莱肯 梁工 《圣经文学研究》 2007年第1期1-3,5,共21页
今天,圣经的文学性质已得到文学研究者和圣经学者的普遍承认。虽然人们对当下圣经研究的文学进路仍存在合理的质疑与关注,但是圣经作为一部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开启了圣经中的文学宝藏。"作为文... 今天,圣经的文学性质已得到文学研究者和圣经学者的普遍承认。虽然人们对当下圣经研究的文学进路仍存在合理的质疑与关注,但是圣经作为一部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开启了圣经中的文学宝藏。"作为文学的圣经"观念始于圣经作者本身,而且有可能追踪出历史上学者及文学家与圣经的文学因素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的。本文论及"圣经是文学"意味着什么,走近圣经的文学进路何以能够增进我们对圣经的理解,以及"作为文学的圣经"观念的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文学 文学进路 作为文学的圣经 影响
下载PDF
略论早期现代文学研究的几种进路
4
作者 陈雪虎 《文化与诗学》 2022年第2期70-90,共21页
清末民初中国大学开始建设,文学教育渐次展开,与此同时诗文或文学开始作为研究对象被制度化地建构起来。大体而言,这种的文化合理分化和建制,都是在西方强势典范效应下国族文教建设进程的一部分。如果细加按察,在20世纪初的00年代和10年... 清末民初中国大学开始建设,文学教育渐次展开,与此同时诗文或文学开始作为研究对象被制度化地建构起来。大体而言,这种的文化合理分化和建制,都是在西方强势典范效应下国族文教建设进程的一部分。如果细加按察,在20世纪初的00年代和10年代,文学研究的早期形态并不明显,由此生成的问学进路也多种多样,甚至一直到二三十年代,也并未形成突出的路径依赖。这里尝试扼要梳理清末民初时代的早期现代“文学”,显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种样态和进路。透过文教精英举擢而出的若干进路,可以理解清末民初整体文化转型语境中的“文学”焦虑,领悟其间问题意识之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之学” 文学进路 文法、修辞和文章之学 文学史与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