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化与20世纪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91,共8页
在 2 0世纪 30年代政治文化氛围和特殊的文学语境的制约下 ,诸多作家主观上的政治意识的加强或为数不少的作家们为环境所迫而导致的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形成了 3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作家创作动... 在 2 0世纪 30年代政治文化氛围和特殊的文学语境的制约下 ,诸多作家主观上的政治意识的加强或为数不少的作家们为环境所迫而导致的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形成了 3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作家创作动机、创作目的上历史使命感的加强。这带来了 30年代作家文学选择的一系列新的特点。与 2 0年代相比 ,文学创作题材的转换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文学趋向 ,这体现了 30年代作家在文学题材选择上的政治价值取向。而作家们对题材进行处理的独特角度和独特方式更标示出了作家们的政治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20世纪30年代 作家 文学选择
下载PDF
现代媒体的社会制造与文学选择——《新青年》(沈阳)个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翔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发行于东北沦陷区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类期刊《新青年》,对于东北的社会制造及其双重文学选择,显现出诸多的自我内在矛盾;政治上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篇什,具现出较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体现了《新青年》有... 发行于东北沦陷区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类期刊《新青年》,对于东北的社会制造及其双重文学选择,显现出诸多的自我内在矛盾;政治上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篇什,具现出较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体现了《新青年》有良知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殖民统治某种程度的抗争,又表现了《新青年》文学编辑者不满现实而又无奈现实、耽于生存的情状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新青年》 社会制造 文学选择
下载PDF
从《金谷诗序》《兰亭集序》看两晋文人的生存选择与文学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庆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96,共6页
西晋时期的金谷园会和东晋时的兰亭会均有诗文存世,比较《金谷诗序》及《兰亭集序》可知两晋文人的生存选择与文学选择有着本质的差异。金谷园会昼夜宴游的侈汰与石崇的务竞功名及金谷园的奢侈豪阔一致,兰亭会的高雅潇洒与王羲之的坦荡... 西晋时期的金谷园会和东晋时的兰亭会均有诗文存世,比较《金谷诗序》及《兰亭集序》可知两晋文人的生存选择与文学选择有着本质的差异。金谷园会昼夜宴游的侈汰与石崇的务竞功名及金谷园的奢侈豪阔一致,兰亭会的高雅潇洒与王羲之的坦荡超逸及会稽山水的自然清丽相得益彰;石崇笔下的山水更多堆砌雕凿,更具富贵气象,而王羲之笔下的山水则纯然一派自然清丽,更具有审美意味;石崇的“感性命之不永,惧凋零之无期”是对生命短暂、富贵易逝的恐惧与忧患,是生命的感性体验与忧患,而王羲之的兴怀生死之叹既有对生命的感性体验,又有在对宇宙的仰观俯察之中的哲理性的思考,它体现的是对生命的高度理性和清醒的超越意识,更具哲理意味和文化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谷诗序》 《兰亭集序》 生存选择 文学选择
下载PDF
长期低热对鲁迅个性心理及文学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桂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9,共6页
鲁迅有写日记的习惯。熟知历史又深谙世事的鲁迅,当然知道“无事只记阴晴风雨”的古训,每El所记十分简短,多为气候变化、书信往来、收支帐目等,此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身体病痛和求医问药的记载。虽然从很多方面来看,鲁迅对自己的病... 鲁迅有写日记的习惯。熟知历史又深谙世事的鲁迅,当然知道“无事只记阴晴风雨”的古训,每El所记十分简短,多为气候变化、书信往来、收支帐目等,此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身体病痛和求医问药的记载。虽然从很多方面来看,鲁迅对自己的病一向是含糊的,不在意的,也曾说:“我不大喜欢嚷病,也颇漠视生命,淡然处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选择 个性心理 气候变化 漠视生命 书信 记载
下载PDF
科学主义与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兆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7,共8页
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有过从"新浪漫主义"退回"自然主义"的变化。学界在论析其更换的原因时,缺乏从一种学理性内质———科学主义的视角进行探讨,所以未能完满地释解之。强调精确观察、科学实证、冷静解剖、客观叙述... 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有过从"新浪漫主义"退回"自然主义"的变化。学界在论析其更换的原因时,缺乏从一种学理性内质———科学主义的视角进行探讨,所以未能完满地释解之。强调精确观察、科学实证、冷静解剖、客观叙述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推崇科学的五四时代精神合拍,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导引有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成为"为人生的艺术"创造的基础,这是茅盾选择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原因;而胡适按科学进化理论所创立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也对此选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文学选择 科学主义 自然主义 新浪漫主义
下载PDF
“本着内心的要求”的激情与困扰——创造社文学选择的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共17页
"本着内心的要求"选择文学之路,是创造社一代留日作家与鲁迅一代的重要区别,这里既有本能意义的文学的激情,也有自我实现欲望裹挟中的矛盾与困扰,由此形成的"为艺术"与"为人生"的独特的思维逻辑,与鲁迅... "本着内心的要求"选择文学之路,是创造社一代留日作家与鲁迅一代的重要区别,这里既有本能意义的文学的激情,也有自我实现欲望裹挟中的矛盾与困扰,由此形成的"为艺术"与"为人生"的独特的思维逻辑,与鲁迅一代留日作家、与文学研究会同人都颇有差异,需要我们重新清理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选择 创造社 激情 内心 “为人生” 文学研究会 自我实现 思维逻辑
下载PDF
电影产业开发的资源利用与文学选择——以陕西为研究范围
7
作者 王卓慈 《唐都学刊》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现代意义上的电影产业是不需要投入传统的能源、原材料,却能吸引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神产品的"绿色产业"。世界电影产业从发现其潜在的价值内容到自觉投入规范性生产,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正常运行轨迹。当下中... 现代意义上的电影产业是不需要投入传统的能源、原材料,却能吸引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神产品的"绿色产业"。世界电影产业从发现其潜在的价值内容到自觉投入规范性生产,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正常运行轨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如何更好地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它的价值,首推电影产业开发的观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资源利用 文学选择
下载PDF
从当下语境看待赵树理的文学选择
8
作者 赵晓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出身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赵树理发现了五四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自觉选择了用通俗的话语言说农民声音的创作道路。赵树理的文学选择与建国后的“颂歌式”文学不同,他在维护“党的立场”的同时,更关注农民的实际利益。
关键词 赵树理 文学选择 文摊作家
下载PDF
晚清小说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9
作者 谢仁敏 《文化与传播》 2015年第5期16-26,共11页
晚清小说界曾陷入一个为期数年的低潮期,小说市场供求失衡,加上稿费制度尚不完善,造成众多小说家难以依靠稿酬获得经济独立。小说家面对生存压力,或者选择"出走",另谋出路;或者选择继续"留守",进行市场化自我调适... 晚清小说界曾陷入一个为期数年的低潮期,小说市场供求失衡,加上稿费制度尚不完善,造成众多小说家难以依靠稿酬获得经济独立。小说家面对生存压力,或者选择"出走",另谋出路;或者选择继续"留守",进行市场化自我调适。其间,顽世心态与末世情节成为作家的共同心理特征,而小说家的无良行径更是多发常见。晚清小说家应对低潮期的这些生存策略和文学选择,显然偏离了"小说界革命"预设的发展道路,必然需要再次"革命"才能完成"启牗民智"等一些基本命题。"五四"新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逻辑当可从中管窥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作家 小说市场 生存策略 文学选择
下载PDF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选择
10
作者 褚金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4-49,共6页
科学主义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价值审择标准,而这一标准在"五四"新文学选择建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文学革命中发挥出了思想范式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生成。理性审思科学主义文学观,... 科学主义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价值审择标准,而这一标准在"五四"新文学选择建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文学革命中发挥出了思想范式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生成。理性审思科学主义文学观,它是将文学放在思想启蒙的价值尺度上进行衡量,然而,削足适履式的将科学法则运用于文学领域,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按照启蒙现代性价值加以审择,必然造成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科学主义 文学革命 文学选择
下载PDF
“五四”道德失序影响下的文学选择
11
作者 何同彬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3期21-26,84,共7页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晤》中认为:“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晤,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①依据于文化认知和个体...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晤》中认为:“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晤,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目,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①依据于文化认知和个体经验的这一伦理判断,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几乎是一种共识,它决定了“五四”启蒙把伦理道德观的变革,即“道德革命”,看作是首要的任务和根本的追求。晚清以来的社会裂变,早已瓦解了儒家伦理中心和道德理想所依据的农业经济、家族社会和专制政体的稳定结构。延伸至“五四”,启蒙所倡导的现代伦理与封建宗法伦理的对立更为紧张,彻底摧毁后者的思想潮流进一步激化了近代以来已有的道德失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观 “五四”运动 文学选择 伦理问题 新文化运动 伦理判断 个体经验 文化认知
下载PDF
《金罐子》的叙事艺术与契弗的文学选择
12
作者 张亚军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契弗短篇小说《金罐子》描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在美国梦挡不住的诱惑下屡战屡败却意外收获的故事,反映了现代社会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与人性诉求;小说题材、人物刻画、叙事语言的高度艺术化是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作家在坚持艺术标准前提... 契弗短篇小说《金罐子》描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在美国梦挡不住的诱惑下屡战屡败却意外收获的故事,反映了现代社会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与人性诉求;小说题材、人物刻画、叙事语言的高度艺术化是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作家在坚持艺术标准前提下面向时代读者的文学选择,对我们思考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市场等问题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弗 《金罐子》 生存状态 人性诉求 文学选择
下载PDF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 被引量:18
13
作者 乔以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0-74,78,共6页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乔以钢人类生活本身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拥有的,然而,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的文学创作,其参与者多为男性。女子之中,偶有与文学结缘者,其创作亦不过只能... 中国女性传统命运及其文学选择乔以钢人类生活本身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拥有的,然而,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的文学创作,其参与者多为男性。女子之中,偶有与文学结缘者,其创作亦不过只能成为男性建造的正统文学大厦中点缀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传统 女子形象 文学创作 妇女文学 男性社会 文学选择 命运 女作者 创作主体 文学女性
下载PDF
科学主义与郭沫若的文学选择
14
作者 俞兆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8-74,80-125,共9页
崇尚科学是“五四”精神的主调之一,科学主义盛行的历史语境影响、制约了郭沫若前期的文学选择。他不但以现代科学观念为导引,论析了文学的本质、文艺的创作过程等,而且还在思辨理性、情感性格上接受了科学的训练。崇奉科学的倾向,... 崇尚科学是“五四”精神的主调之一,科学主义盛行的历史语境影响、制约了郭沫若前期的文学选择。他不但以现代科学观念为导引,论析了文学的本质、文艺的创作过程等,而且还在思辨理性、情感性格上接受了科学的训练。崇奉科学的倾向,使郭沫若对萌生于反科学技术、反工业文明、属于“现代性的自我批判”范畴的西方浪漫主义思潮,采取摒弃的立场。在文学的选择上,当时的郭沫若更趋近于重视心灵展现、强调“动”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文学选择 浪漫主义 表现主义
下载PDF
文学选择思维品质的个性呈示——茅盾文学批评心理研究之一
15
作者 丁亚平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5,50,共7页
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茅盾在其文学批评活动中呈示出的思维品质,具有独异的个性化特征。这种思维个性,是其审美个性与批评风格的重要构成和突出标帜。探询这种思维个性,对理解茅盾文学选择与批评的文化心态,... 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茅盾在其文学批评活动中呈示出的思维品质,具有独异的个性化特征。这种思维个性,是其审美个性与批评风格的重要构成和突出标帜。探询这种思维个性,对理解茅盾文学选择与批评的文化心态,把握茅盾所标示的社会的文学批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检视茅盾的文学批评,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这么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价值特性,二是实践特性。 从五四时期起,几十年来,茅盾高张“为人生”的文学大纛,努力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积极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成为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在这方面,他不仅身体力行,以其大量的现实主义创作,跃居为现代小说史上的社会剖析派的代表,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文学批评 批评家 文学选择 思维品质 批评对象 作家作品 鲁迅 冯雪峰 心理研究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
16
作者 乔以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9,18,共3页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乔以钢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妇女文学创作无疑显得稀少、零落,但从《诗经》中的女性之声到清朝中叶的才女吟咏,依然构成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乔以钢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妇女文学创作无疑显得稀少、零落,但从《诗经》中的女性之声到清朝中叶的才女吟咏,依然构成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并非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二十世纪 文学选择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新时期 文学创作 文学女性
下载PDF
文化母体与文学选择——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历史文化比较
17
作者 阳友权 《晋阳学刊》 1988年第2期98-104,共7页
我国现当代文坛的“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经过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打磨,其功过是非似乎已有定论。然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载体,本身有着无尽的图式或空白,需要人们去不断发现和填补,作品也就在这个生成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国现当代文坛的“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经过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打磨,其功过是非似乎已有定论。然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载体,本身有着无尽的图式或空白,需要人们去不断发现和填补,作品也就在这个生成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文学选择 文化比较 文化母体 历史 当代文坛 功过是非
下载PDF
自由主义往哪里走?——1946~1949:《大公报》的文人立场与京派作家的文学选择
18
作者 刘淑玲 《社会科学论坛》 2004年第5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自由主义 1946-1949年 《大公报》 文人立场 京派作家 文学选择 自由知识分子 和平思想 文学标准
下载PDF
抗战语境下文学选择的再思考
19
作者 袁桂娥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对抗战语境下的文学选择进行了全面回顾。提出抗战语境下文学创作的民族民间文化意识凸现、生命意识张扬、文学风格多样。
关键词 抗战语境 文学选择 民族民间文化 生命意识
下载PDF
论宋代骈体王言的政治功能与文学选择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剑之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5-185,共11页
"王言"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特定的政治功能,并且需要相应的文学形式以实现其功能。宋代骈体王言是一种"被需要"的文学,是被宋代政治文化所呼唤的文学表达形式。"制式化"的撰写模式,映... "王言"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特定的政治功能,并且需要相应的文学形式以实现其功能。宋代骈体王言是一种"被需要"的文学,是被宋代政治文化所呼唤的文学表达形式。"制式化"的撰写模式,映射着宋王朝对于政治权力的设想和建构;"得体"的要求体现了政治语境对王言文学表现的制约;"典重"是在政治语境制约中形成的文体风格。宋代骈体王言颇为有效地实现了文学形式与政治运作的有机结合。研究宋代骈体王言,可以深入理解"文"与"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审视文学审美形式如何被政治权力所需要、以及政治企图如何借助文学审美形式来实现。宋代骈体王言作为应用性美文的突出代表,为重新思考古代应用文体、古代文学的应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功能 文学选择 宋代 骈体 古代政治 文学形式 政治权力 审美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