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正和平”:清初进士金德嘉的文学风格
1
作者 潘志刚 陈子欣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95,125,共6页
金德嘉既是清代湖北一名杰出的文人,也是清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值得重视的大家,著述甚夥。其诗歌来源于生活,题材丰富,风格特征是“醇雅古淡,中正而和平”。金德嘉的人格、诗学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其诗歌能够形成“中正和平”之气,而逢迎清... 金德嘉既是清代湖北一名杰出的文人,也是清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值得重视的大家,著述甚夥。其诗歌来源于生活,题材丰富,风格特征是“醇雅古淡,中正而和平”。金德嘉的人格、诗学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其诗歌能够形成“中正和平”之气,而逢迎清代顺、康之治,进一步促使他形成了“中正和平”的诗风。金德嘉以仁义道德为文章,颇得宋代欧阳修的风神。其散文善于通过叙述人物事迹来呈现其仁义道德的认识,而议论则是他阐发仁义道德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法。于金德嘉而言,儒家经学不仅是文学的本源,也是治国的根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金德嘉 “中正和平” 仁义道德 文学风格
下载PDF
风格标记理论视野下译本文学风格还原效果对比研究:基于《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本和王科一译本
2
作者 王奕晨 赵足娥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4期1708-1713,共6页
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以三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城镇的风俗习惯,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术界对这本著作亦推崇备至,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分为主题... 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以三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城镇的风俗习惯,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术界对这本著作亦推崇备至,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分为主题研究、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三个大类,而翻译研究中对于文本翻译的研究则集中分布在译者主体性、语言艺术分析、中译本对比等领域,运用风格标记理论对该书进行的翻译研究则鲜有为之。译本质量关乎作者情感、态度、价值体系的有效传达和读者与传世经典的隔空对话,高质量的译本能够保障读者对原文的感受和捕捉,让作者的心绪和思想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重生。笔者撷取了《傲慢与偏见》这部文学巨著的部分语句,在风格标记理论指导下试图探索有效传达小说类文本原文文风的最佳实现方式,从措辞、修辞手法、句法与语篇三个维度对比分析孙致礼与王科一这两个中文译本在文学风格上的还原效果。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及文学风格来对全文进行一次简单的描述,旨在通过该方式让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之后介绍本次使用的翻译理论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最后是基于风格标记理论下的案例分析。《傲慢与偏见》属于文学类作品,其语言风格时而豪放时而婉约高雅,十分适合风格标记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句子中的语法、词汇、比喻修辞等内容进行重构的翻译策略,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为读者提供不同版本的译本,丰富读者的体验,并且能够更好地探讨该理论对于文学小说上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标记理论 文学风格 还原效果 文本翻译
下载PDF
文学风格及其翻译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3期334-337,共4页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风格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必须尽可能再现原作的风格。原作者的风格应通...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风格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必须尽可能再现原作的风格。原作者的风格应通过译者的风格来表现,而译者的风格又应以作者的风格为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风格 翻译
下载PDF
谈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莎皮罗《水浒传》英译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华 曾米鲁 李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78-279,共2页
语言之独特性使得它不能被完全译成另外一种文字,因而译者的首要任务即充分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底蕴,以达成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完美结合.本文以莎皮罗《水浒传》英译本为例,通过对情节概述方式,对成语、谚语、隐喻和歇后语处理方式,对... 语言之独特性使得它不能被完全译成另外一种文字,因而译者的首要任务即充分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底蕴,以达成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完美结合.本文以莎皮罗《水浒传》英译本为例,通过对情节概述方式,对成语、谚语、隐喻和歇后语处理方式,对人物的服饰描述的翻译方式以及对民俗民风的处理方式上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了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学风格 文化背景 不可译性 莎皮罗《水浒传》
下载PDF
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海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前,各类教材对区域性风格问题的认识和论述过于简单,往往以作家的创作个性来掩盖地域性风格认识上的不足,使基本的理论问题模糊化。地域性风格的评价尺度不仅在文本内,还应放在创作主体本地性体验的具体文化环境中。具有区域性文学风... 目前,各类教材对区域性风格问题的认识和论述过于简单,往往以作家的创作个性来掩盖地域性风格认识上的不足,使基本的理论问题模糊化。地域性风格的评价尺度不仅在文本内,还应放在创作主体本地性体验的具体文化环境中。具有区域性文学风格的作品在话语形式上应具有一定的地方母语色彩,在文化品格上应具有审视本地性文化特色的明确性,在文学价值上应具有普世性向度,并使之升华为对人类存在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 区域性文学风格 文化根性 普世性文学价值
下载PDF
巴洛克文学风格的基本特征——以俄罗斯文学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凌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53,共7页
巴洛克风格在文学中的表现复杂多样,在各国和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因此对文学中的巴洛克风格准确界定有着一定的困难。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巴洛克文学风格,需要透过巴洛克包罗万象的特征,结合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巴洛克风格在文学中的表现复杂多样,在各国和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因此对文学中的巴洛克风格准确界定有着一定的困难。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巴洛克文学风格,需要透过巴洛克包罗万象的特征,结合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文章主要使用理论阐释法,辅之以俄罗斯文学例证,从巴洛克风格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梳理出巴洛克文学的本质特征,如动态世界观、基本隐喻意象、对照原则、百科全书的综合特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文学风格 动态世界观 隐喻意象 对照原则 综合特质
下载PDF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 被引量:5
7
作者 边家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5-68,共4页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边家珍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文章对于后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市文取法孟、韩”。从韩...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边家珍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文章对于后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市文取法孟、韩”。从韩愈、苏武、王安石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风格 梁惠王 文学风格 王安石 男女授受不亲 咏怀五百字 中国文学 济世救民 表达技巧
下载PDF
论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振慧 吕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0-32,共3页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以译笔"忠实"著称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系统译介"四书五经"开创了汉学研究新纪元,所译《尚书》在追求准确传达意义的同时,也力求保证风格的再...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集。以译笔"忠实"著称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系统译介"四书五经"开创了汉学研究新纪元,所译《尚书》在追求准确传达意义的同时,也力求保证风格的再现。本文从语气的描摹、意境的再现、情感的移植以及形象的保存等四个方面,配以具体译例,论证了理雅各《尚书》译本文学风格的再现,希望能给我国的典籍翻译工作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尚书》 文学风格
下载PDF
《孟子》文学风格翻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颖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孟子》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表现在取譬设喻、排比反复、正反对比、句式同构等方面。通过词法、句法和口语化文体特征三方面,结合实例探究英译《孟子》文学风格再现的策略和异同,结合三位译者的文本梳理《孟子》文学风格翻译与转换的特... 《孟子》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表现在取譬设喻、排比反复、正反对比、句式同构等方面。通过词法、句法和口语化文体特征三方面,结合实例探究英译《孟子》文学风格再现的策略和异同,结合三位译者的文本梳理《孟子》文学风格翻译与转换的特点。文学风格的可译性是有限的,文学风格本身带有一定的难以言说性,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能传达和再现原作特有的风格和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英译 文学风格 转换与再现
下载PDF
个人才能与文学传统——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伏飞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纵观中外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的研究,笔者发现,论者们的研究多数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就是那些有着"实证性渊源影响研究"痕迹的研究,实证性的材料也明显不足。个中原由何在?这是本文力图加以清理... 纵观中外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的研究,笔者发现,论者们的研究多数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就是那些有着"实证性渊源影响研究"痕迹的研究,实证性的材料也明显不足。个中原由何在?这是本文力图加以清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打算对"个人才能与文学传统"这个文艺理论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并提出能够较为有效解决"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文学风格 渊源研究 文学传统 个人才能
下载PDF
从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看文学风格的可译性(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彩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62-64,共3页
文学风格是一部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学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以及对译本中众多实例的分析,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
关键词 文学风格 可译性 《水浒传》
下载PDF
文学风格翻译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贤凤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9-101,共3页
文学风格翻译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过于片面或简化地看待文学风格翻译都会远离翻译实际。作家个人风格是在时代、民族、阶级的风格的前提下形成的,译者也是如此。因此,译者、读者以及译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 文学风格翻译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过于片面或简化地看待文学风格翻译都会远离翻译实际。作家个人风格是在时代、民族、阶级的风格的前提下形成的,译者也是如此。因此,译者、读者以及译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处理文学风格翻译中的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风格 翻译 译者 读者 历史文化环境
下载PDF
文学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亚棋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3期207-208,共2页
翻译绝非易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则更难。本文以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为例,探讨了翻译中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杨必的译文传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再现文学作品中的风格。
关键词 文学风格 再现 《名利场》
下载PDF
凝眸清馨世界 写照晶莹人间——新时期优美文学风格论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思广 丁淑梅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3-55,63,共4页
本文从主客体两方面细致而深入地分析比较了刘绍棠、汪曾祺、徐怀中、王中才、铁凝等作家优美文学的美学风貌 ,同时也对新时期优美文学的时代风格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优美文学风格 人情美 自然美 诗意美 审美特征 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刘绍棠 汪曾祺 徐怀中 王中才
下载PDF
文学风格的发展及审美价值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凌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12-214,共3页
文学风格,是创作趋向成熟的标志。风格问题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问题。中西风格理论随着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文学风格缤纷多样,需整体观照。风格有自身... 文学风格,是创作趋向成熟的标志。风格问题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问题。中西风格理论随着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文学风格缤纷多样,需整体观照。风格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和魅力,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风格在形成的同时,也面临着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风格 审美价值 稳定性 瓦解
下载PDF
论潘岳作品的文学风格
16
作者 王德宜 刘其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61-64,共4页
文学发展至太康时期,在语言、音律等方面出现了新转变,文人更加重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作为太康文学的重要作家,潘岳的作品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共性特征,即西晋文学"繁文缛采"的总体风格;同时,又表现出鲜... 文学发展至太康时期,在语言、音律等方面出现了新转变,文人更加重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作为太康文学的重要作家,潘岳的作品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共性特征,即西晋文学"繁文缛采"的总体风格;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清新浅近"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岳 繁文缛采 清新浅近 文学风格
下载PDF
文学风格:疏放和敦厚——读罗先霖的散文集《蜜蜂的启示》
17
作者 张冠华 马林靖 《中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9-30,共2页
罗先霖在长期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疏放和敦厚的文学风格:语言短峭简洁、节奏明快、不事雕琢,有如闲话家常;结构自然平实,如汩汩泉水,不择地而出。
关键词 罗先霖 文学风格 散文集 启示 蜜蜂 语言艺术 散文风格 散文结构 散文语言 乡土文学
下载PDF
论文学风格系统
18
作者 王佑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文学风格 作家 创作方法 文学 作品 艺术美 巴尔扎克 艺术技巧 文艺观 审美情趣
下载PDF
从古典到现代:打破和谐——现代文学风格的发生
19
作者 周燕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以“天人合一”为中心的中国超稳定文化形态 ,决定了古典文学和谐、柔性的风格基调。五四时代个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自觉唤起了作家风格意识的自觉 ,引发了文学风格划时代的变革 ,传统文学的和谐宁静被打破 ,代之以崇高与悲剧。
关键词 中国 文学风格 现代 天人合一 古典文学 五四时期 主体意识 悲剧文学 崇高文学 20世纪
下载PDF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与余光中文学风格
20
作者 徐学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3年第2期20-25,33,共7页
从三方面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对当代作家余光中的影响 :一、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与责任感 ;二、兼容中西 ,立足现代以光大民族文化的思想 ;三。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思想 余光中 文学风格 民族认同 民族文化 乡土情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