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儒之戏与词翰之才——《文房四友除授集》及其背后的文学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章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9,共7页
晚宋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等人的《文房四友除授集》,向来因其为游戏文章之总集,而不受人重视。其中,郑、林之文作于淳祐六年(1246),刘克庄之文作于淳祐八年,胡谦厚文约作于淳祐十年或之后。伴随其时的政局动荡,以及郑、林、...
晚宋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等人的《文房四友除授集》,向来因其为游戏文章之总集,而不受人重视。其中,郑、林之文作于淳祐六年(1246),刘克庄之文作于淳祐八年,胡谦厚文约作于淳祐十年或之后。伴随其时的政局动荡,以及郑、林、刘三人的仕宦起伏,还有胡谦厚困于场屋的境遇,四人同作此类除授文字,其意非仅在于游戏,更在彰显词翰才华,同时透露各自不同的政治考量。宋本《文房四友除授集》中存录林希逸、刘克庄及胡谦厚序三篇,陈垲跋一篇,是极其重要的文学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文房四友
除授集》
文学
游戏
政治
晚宋
原文传递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侯体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摘要《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俳谐文总集。该集收录了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四位作家的二十篇文章,它们乃是基于韩愈《毛颖传》这类“假传”而生成的新型“拟体”俳谐文,与前代没有“假传”基础的“拟体”俳谐文颇不...
摘要《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俳谐文总集。该集收录了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四位作家的二十篇文章,它们乃是基于韩愈《毛颖传》这类“假传”而生成的新型“拟体”俳谐文,与前代没有“假传”基础的“拟体”俳谐文颇不相同。在该集中,四位作家的创作形成了三个文本层次,各文本层次均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文本内部充满了对话、双簧、反拟等关系,凸显了该集在形式上的独特创造。《文房四友除授集》在晚宋文坛引起了广泛的文章唱和,反映出当时地域文人群体的交流样态,展现了晚宋文坛生态的重要一隅,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文房四友
除授集》俳谐文
形式创造
晚宋文坛
原文传递
“文房四宝”源流考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涛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57-63,共7页
"文房四宝"之名最早见于北宋梅尧臣的诗句,但其形成并不始于北宋。通过详细的考证,可知"文房四宝"的形成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演进相一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房四宝"的萌芽阶段;初盛唐时期,是&qu...
"文房四宝"之名最早见于北宋梅尧臣的诗句,但其形成并不始于北宋。通过详细的考证,可知"文房四宝"的形成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演进相一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房四宝"的萌芽阶段;初盛唐时期,是"文房四宝"的初步形成阶段;中晚唐时期,是"文房四宝"的正式确立阶段;宋代,"文房四宝"的名称已经多元化,流行最广的乃是"文房四友";南宋时期,"文房四宝"之名始渐流行;明清以后,"文房四宝"之名广为通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房四友
文房
四
宝
源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出土文房文物赏析
4
作者
程青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9期84-85,共2页
文房是我国对书房的一种雅称,也是由于我国独特文字书写方式而产生的特定文化。我国古代自先秦伊始就有文房物件随葬的现象,唐宋时期我国文化达到空前的兴盛,所以在宋代墓室中可见成套文房用品。宋代出土的文房用品,除笔墨纸砚等之外,...
文房是我国对书房的一种雅称,也是由于我国独特文字书写方式而产生的特定文化。我国古代自先秦伊始就有文房物件随葬的现象,唐宋时期我国文化达到空前的兴盛,所以在宋代墓室中可见成套文房用品。宋代出土的文房用品,除笔墨纸砚等之外,还包括毛毡、笔架、笔挂、笔筒、镇纸、水滴、加水盂以及印章等其他物品。本文根据笔者在参观博物馆经历以及总结其他文献资料,选取宋代出土文房文物数件从用途、特征以及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出土文物
文房四友
文物赏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儒之戏与词翰之才——《文房四友除授集》及其背后的文学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章灿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9,共7页
文摘
晚宋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等人的《文房四友除授集》,向来因其为游戏文章之总集,而不受人重视。其中,郑、林之文作于淳祐六年(1246),刘克庄之文作于淳祐八年,胡谦厚文约作于淳祐十年或之后。伴随其时的政局动荡,以及郑、林、刘三人的仕宦起伏,还有胡谦厚困于场屋的境遇,四人同作此类除授文字,其意非仅在于游戏,更在彰显词翰才华,同时透露各自不同的政治考量。宋本《文房四友除授集》中存录林希逸、刘克庄及胡谦厚序三篇,陈垲跋一篇,是极其重要的文学文献。
关键词
《
文房四友
除授集》
文学
游戏
政治
晚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侯体健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章学著述汇编、整理与研究”(15ZDB06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摘要《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俳谐文总集。该集收录了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四位作家的二十篇文章,它们乃是基于韩愈《毛颖传》这类“假传”而生成的新型“拟体”俳谐文,与前代没有“假传”基础的“拟体”俳谐文颇不相同。在该集中,四位作家的创作形成了三个文本层次,各文本层次均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文本内部充满了对话、双簧、反拟等关系,凸显了该集在形式上的独特创造。《文房四友除授集》在晚宋文坛引起了广泛的文章唱和,反映出当时地域文人群体的交流样态,展现了晚宋文坛生态的重要一隅,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
文房四友
除授集》俳谐文
形式创造
晚宋文坛
Keywords
Collection of the Appointments of the Four Friends of the Study, comic prose, formal innovation, lateSouthern-Song literary arena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房四宝”源流考
被引量:
7
3
作者
陈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57-63,共7页
文摘
"文房四宝"之名最早见于北宋梅尧臣的诗句,但其形成并不始于北宋。通过详细的考证,可知"文房四宝"的形成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演进相一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房四宝"的萌芽阶段;初盛唐时期,是"文房四宝"的初步形成阶段;中晚唐时期,是"文房四宝"的正式确立阶段;宋代,"文房四宝"的名称已经多元化,流行最广的乃是"文房四友";南宋时期,"文房四宝"之名始渐流行;明清以后,"文房四宝"之名广为通用。
关键词
文房四友
文房
四
宝
源流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出土文房文物赏析
4
作者
程青芬
机构
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第9期84-85,共2页
文摘
文房是我国对书房的一种雅称,也是由于我国独特文字书写方式而产生的特定文化。我国古代自先秦伊始就有文房物件随葬的现象,唐宋时期我国文化达到空前的兴盛,所以在宋代墓室中可见成套文房用品。宋代出土的文房用品,除笔墨纸砚等之外,还包括毛毡、笔架、笔挂、笔筒、镇纸、水滴、加水盂以及印章等其他物品。本文根据笔者在参观博物馆经历以及总结其他文献资料,选取宋代出土文房文物数件从用途、特征以及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
宋代
出土文物
文房四友
文物赏析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儒之戏与词翰之才——《文房四友除授集》及其背后的文学政治
程章灿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2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侯体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3
“文房四宝”源流考
陈涛
《中原文化研究》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宋代出土文房文物赏析
程青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