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文无害”——兼论经术对律令的渗透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海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无害"多见于秦汉文献及简牍中,是对文吏之"行能"两方面的要求。"文"与"无害"实为二事,"文"指代文吏阶层所应具备的文法律令知识、文书制作与处理等行政技能;"无害"则... "文无害"多见于秦汉文献及简牍中,是对文吏之"行能"两方面的要求。"文"与"无害"实为二事,"文"指代文吏阶层所应具备的文法律令知识、文书制作与处理等行政技能;"无害"则指文吏之道德、品行,要求文吏秉承上意、严格按照律令规定办事,"无所枉害"。就秦汉仕进而言,"文无害"在某种程度上颇具择吏标准的意味,而"无害"亦有评定文吏之才能"无比"的含义。"文无害"的内涵由最初重视"才能"向强调"德行"迁转。这是以武帝时为"分水岭",以光武"吏化"儒生所促成的"儒吏"角色的产生为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文无害 吏化 行能
下载PDF
时代语境与古籍诂正——《史记》《汉书》诂正三则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代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6年第6期88-92,102,共6页
理解古籍,若脱离时代背景及具体语境,其含义往往游移不定。《史记》《汉书》中"非吏比者""文无害""百二""十二"四词自南北朝以来出现了诸多解说,究其根源,即在于此。"非吏比者"当是&... 理解古籍,若脱离时代背景及具体语境,其含义往往游移不定。《史记》《汉书》中"非吏比者""文无害""百二""十二"四词自南北朝以来出现了诸多解说,究其根源,即在于此。"非吏比者"当是"非"和"吏比者"并列的两个词语,同时修饰三老和北边骑士。"文无害"则是秦汉时人对于"文法吏"的品评用语,含义是"深明文法而不刻害"。"百二""十二"应该解释为"百之二倍""十之二倍",才能体现出田肯强调齐秦地势险固且相当的原意,而此时"百之二倍(为二百)""十之二倍(为二十)"的实质其实是一个比值为二的比率,其中的"百""十"并没有数学上的含义,只是用于文学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吏比者 文无害 百二 十二 语境 诂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