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态环境变迁与早期黄河文明中心转移 |
张纯成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
|
地中海与“海中地”——就早期文明中心答客问 |
张正明
|
《江汉论坛》
|
1988 |
8
|
|
3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心的迁移 |
段昌群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4
|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地理条件探析 |
朱听昌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
杨荣新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3 |
2
|
|
6
|
环境因素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心转移中的作用 |
段昌群
甘雪春
Jeanny Wang
Paul K. Chien
|
《人类环境杂志》
|
1998 |
2
|
|
7
|
关于“世界文明中心”的能力评价系统 |
李建军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8
|
黄帝时代文明中心及其来源考 |
付希亮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9
|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世界文明中心观念的演变 |
胡凯基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0
|
科学与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 |
钟琳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试论地表植被与我国古代文明中心的迁移 |
砚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2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 |
王蓉
|
《新乡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3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状及拓展路径 |
刘卫琴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福”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 |
张辰静
刘淑兰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4 |
1
|
|
15
|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理论逻辑 |
张叶云
徐粤超
郑碧强
|
《福建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价值、范式与路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科学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
钟学丽
张云溵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空间生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功能发挥的逻辑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为考察对象 |
余玮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探索——解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诸暨经验” |
陈玉桃
|
《领导科学论坛》
|
2024 |
0 |
|
19
|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
欧阳娇
|
《新丝路》
|
2024 |
0 |
|
20
|
协同治理视域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Y市为例 |
杨灵芝
|
《新丝路》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