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4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212,共8页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孜以求力图解决的目标,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又一轮激烈的研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中国经验,更需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审视西方经验、西方实践以及西方理论。通过史实的梳证可知,包括“浪漫主义”“意象派”“新批评”“生态伦理批评”等诸多英美文论的形成明显汲取了来自中国文化哲学的元素。以此延展,文章提出了中外文论互鉴史研究、文论他国化变异研究、比较诗学变异研究等以中国为视角、以中国理论为建构方法的新领域,提出属于自身的标志性概念、创新性问题。做到知识自主,更要做到阐释自主,才能解决话语问题,解决人文社会科学“说不出”“不想说”“不敢说”的“卡嗓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文论 英美文论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话语
下载PDF
严复的文明互鉴之道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哲生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246,共10页
文明互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内容。严复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要从学习西语入手,这是因为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是以西语书写,要了解世界形势就必须直接阅读西文报刊。科学是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粹,严复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文明互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内容。严复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要从学习西语入手,这是因为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是以西语书写,要了解世界形势就必须直接阅读西文报刊。科学是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粹,严复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要从掌握构建西方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入手。战争则是近代文明冲突的主要形式,严复对西方列强“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文明与野蛮两面性并存始终抱以清醒的认识,主张文明对话,在重估中西文明价值中谋求新的平衡与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文化交流 文明互鉴 文明对话
下载PDF
道义感召、数字破局与文明互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构建
3
作者 白贵 邸敬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要明晰并尊重网络空间“超地域”和“去中心”等基本媒介特征,处理好其与物理空间乃至自身不同主体间的契合或张力关系;“道义”感召甚至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动力机制,要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场上,以“正义”铸魂、以情感共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往上,则应秉持“互鉴”原则,既要不断创造并包容融聚了异质文化基因的新文化样态,追求超地域性的价值、规则共识等,更要打破网络“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思维,尊重文明的主体性、多元性等。在媒介技术维度,则要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智能公共产品等措施,破解世界数字鸿沟与西方话语垄断困局,为“正义”提供畅通的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超地域性 道义感召 数智破局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
4
作者 王莹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9,共10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鲜明文化主体性的先进文明。文化主体性的持续巩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关键所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要多维度、多层次、多向度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互鉴中...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鲜明文化主体性的先进文明。文化主体性的持续巩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关键所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要多维度、多层次、多向度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互鉴中,中华文化不仅要坚守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红色基因,同时要吸收其他文明中的有益成分。“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推动包容发展、和谐共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取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文明互鉴新时期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道
5
作者 张志强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理应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基于文明互鉴历史经验的梳理,直面摆脱传统、追逐西化、淡化国学、悬置中医原象思维的传承荒疏,提出将中医药学守正创新置入文明互鉴的时...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理应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基于文明互鉴历史经验的梳理,直面摆脱传统、追逐西化、淡化国学、悬置中医原象思维的传承荒疏,提出将中医药学守正创新置入文明互鉴的时代环境中,以史为鉴,参悟经典,确立中医原创思维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充分展现中医药学原发创生性的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原象思维 传承创新
下载PDF
数字文化遗产的文明互鉴潜质与文化拾遗功能
6
作者 孙红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剧着人类知识的离心运动和人类记忆的遗忘过程,在此之际,数字文化遗产发挥着整合人类知识、守护人类记忆的重要枢纽作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性和数字载体共同具有普适、关联、承载、耐时四种效应,是不同文化主体实现... 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剧着人类知识的离心运动和人类记忆的遗忘过程,在此之际,数字文化遗产发挥着整合人类知识、守护人类记忆的重要枢纽作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性和数字载体共同具有普适、关联、承载、耐时四种效应,是不同文化主体实现深层交流和持久互鉴的保障因素。剖析文化遗产的艺术性及其与数字语言的关系,有助于揭示数字文化遗产蕴含的文明互鉴潜质和文化拾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遗产 艺术 文化记忆 数字记忆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人类共生存在的文明互鉴发展论
7
作者 唐代兴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7,共10页
文明互鉴的思想揭明,文明以文化为母体,并构成文化的进步状态。文明互鉴就是文明主体将蕴含于文化中的进步状态向外敞开,释放地域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的个性风采,追求世界性、人类性、未来性为基本诉求的普遍性,并以平等为准则,发挥相互... 文明互鉴的思想揭明,文明以文化为母体,并构成文化的进步状态。文明互鉴就是文明主体将蕴含于文化中的进步状态向外敞开,释放地域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的个性风采,追求世界性、人类性、未来性为基本诉求的普遍性,并以平等为准则,发挥相互参照、相互借鉴、互促发展的功能。文明互鉴并不是文明主体的无私奉献,而是文明主体基于一定的物理条件、制度条件和共同价值,创造共同利益,谋求共同发展。所以,文明互鉴须以文明主体之共生存在为目的,以求同存异为根本原则,以尊重和包容为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共生存在 共同价值 共同利益 共同发展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野下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西方设计史上的折叠屏风
8
作者 田春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西方很多著名设计师如威廉·莫里斯、阿尔丰斯·穆夏等都曾设计过源自中国的折叠屏风。这一突出的现象,是“中国风”的余波与“日本风”的流行所导致的结果。这固然显现了当时弱势的东方文化对强势的西...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西方很多著名设计师如威廉·莫里斯、阿尔丰斯·穆夏等都曾设计过源自中国的折叠屏风。这一突出的现象,是“中国风”的余波与“日本风”的流行所导致的结果。这固然显现了当时弱势的东方文化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实际上不过是因东西文明形态不同而产生的文明互鉴的一个常态表现。当然,强势的西方对处于弱势的东方文化采取的“拿来主义”态度是文明互鉴能够发生的一个前提。由此在设计界产生的折衷主义理念,指导着莫里斯等人将折叠屏风作为异域的设计资源,用为实现其求新求变、施展才华的一个媒介,成功地将其本土化,从而完整地演绎了文明互鉴的过程,也使莫里斯等人的折叠屏风成为其中的一个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折叠屏风 西方设计 “中国风” “日本风”
下载PDF
因“果”相连:葡萄沿丝路中国化的亚欧文明互鉴启示
9
作者 徐黎丽 黄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的葡萄沿丝绸之路向西传到欧洲、向东传至中国的历史表明,葡萄成为亚欧大陆通用食品、饮品、药品及艺术创作原型是亚欧文明相互传播、学习、互鉴与创新的结果。通过葡萄东传中国可以发现,葡萄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为... 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的葡萄沿丝绸之路向西传到欧洲、向东传至中国的历史表明,葡萄成为亚欧大陆通用食品、饮品、药品及艺术创作原型是亚欧文明相互传播、学习、互鉴与创新的结果。通过葡萄东传中国可以发现,葡萄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为:产出适应中国不同区域的葡萄品种;以中国酿酒之法酿制葡萄酒;葡萄果实、籽、叶、根入药治疗不同疾病;葡萄成为中国各种艺术创作的原型。葡萄沿丝路东传给现代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是:尊重和崇尚自然是因“果”相连的前提;因地制宜是因“果”相连的基础;与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交融、创新体现出因“果”相连的特色;在相互欣赏与互鉴中促进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因“果”相连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中国化 亚欧文明互鉴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建构
10
作者 曹顺庆 王梦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的完整建构,一直是当代文艺建设的难题,在大量西方话语资源的充斥下,很难看清中国文艺理论的原本面貌,中国文艺评论在国际舞台上也几近失声。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自信力的丧失,导致中国学人往往与传统文化疏离和...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的完整建构,一直是当代文艺建设的难题,在大量西方话语资源的充斥下,很难看清中国文艺理论的原本面貌,中国文艺评论在国际舞台上也几近失声。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自信力的丧失,导致中国学人往往与传统文化疏离和隔膜,没有能力打破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偏见与歧视。本文对历史遗留的话语困境进行了反思,指出文明互鉴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重建中国文艺评论知识体系的另一个角度,是认识到西方文明常常借鉴自东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足以支撑起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框架与范畴术语。我们想要获得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权利,可以从“重写文明史”入手,用客观史实还原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明互鉴的脉络,解构西方文明的话语霸权,从而摆脱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歪曲与蔑视,完善中国文艺评论与中华现代文明的建设,强化文明互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现代化 失语症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重写文明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域下共话全球电影发展
11
作者 高贺胜 伊苒溪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2023年11月25日,“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研究”第一届全球电影年会在河北石家庄河北传媒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年会基于电影理论研究,结合全球区域电影发展,针对全球电影在影像本体、基础理论、审美价值、产业发展以及跨区域... 2023年11月25日,“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研究”第一届全球电影年会在河北石家庄河北传媒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年会基于电影理论研究,结合全球区域电影发展,针对全球电影在影像本体、基础理论、审美价值、产业发展以及跨区域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国内四十余所高校和韩国、法国、马来西亚、日本等近百名专家和新锐青年学者共同出席了本届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石家庄 影像本体 基础理论 青年学者 审美价值 视域下 文明互鉴 马来西亚
下载PDF
世界中国学是文明互鉴之学
12
作者 张西平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兼容并蓄 融通中外 交流 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角下鸦片战争前中美茶叶贸易及其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红双 范立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中美关系最初是由茶叶贸易发展起来的。从1784年“中国皇后号”自纽约首航抵达广州,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是中美两国初步建立直接贸易的时期。这一时期,华茶在输美货物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美茶叶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中美两国文... 中美关系最初是由茶叶贸易发展起来的。从1784年“中国皇后号”自纽约首航抵达广州,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是中美两国初步建立直接贸易的时期。这一时期,华茶在输美货物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美茶叶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中美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在中美文明互鉴、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华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中美茶叶贸易 文化影响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域下东方文学课程思政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静梅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东方文学课程思政以文明互鉴视域作为理论基石,体现的是“以自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教学立场。它推动东方文学课程思政在认识体系上进行改革,即培养学习者在学习态度上自觉坚定“中国立场”,学习思维上形成自觉的批判性思维及学习目... 东方文学课程思政以文明互鉴视域作为理论基石,体现的是“以自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教学立场。它推动东方文学课程思政在认识体系上进行改革,即培养学习者在学习态度上自觉坚定“中国立场”,学习思维上形成自觉的批判性思维及学习目标上自觉渗透价值教育;启发东方文学课程思政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向问题体系进行转变,最终引导东方文学课程思政朝多维互动的践行之道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东方文学 课程思政体系
下载PDF
重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与发展:一种文明互鉴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笑吟 郭树勇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54,160,共2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受到战后全球文明交流交锋和多元共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推动。其中,文明互鉴既是理论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理论知识整合的主要动力,更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国际化面向。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受到战后全球文明交流交锋和多元共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推动。其中,文明互鉴既是理论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理论知识整合的主要动力,更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国际化面向。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文明互鉴下的探索与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多元、辩证的前进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建国初期、冷战大国文明博弈背景下同苏联、美国等国际关系理论间的文明激荡与文化交锋;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多元文明共存与和平发展的时代判断下,主动开展对国外理论知识的批判性引介,在融会中外的基础上提升本国理论自觉与意识系统化;三是21世纪后,积极推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在新一轮的全球文明交流交锋中,凝聚以“中国学派”为代表的共同体意识,产生了面向国际学术界传播的理论范式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建设发挥着总领性、全面性的指导作用,围绕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命题,而文明互鉴则将在新时期继续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与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文明互鉴 理论自主 理论发展史
下载PDF
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多维解读、路径探索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宸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明互鉴是世界人民求同存异、共渡难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集中体现着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和能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遭遇危机,全球治理... 文明互鉴是世界人民求同存异、共渡难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集中体现着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和能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遭遇危机,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在此现实背景下,人类如何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携手与共,化解全球治理问题,共渡时代难关,是推动全球治理进步和发展的关键。这不仅需要在学理层面上对文明互鉴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化,而且需要在实践层面上通过文明互鉴探索全球治理的路径和方案;同时,还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对社会认识论而言,文明的交流互鉴,将进一步推动社会认识论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全球治理 社会认识论
下载PDF
文明互鉴:16—19世纪中国器物在拉美的传播与影响
17
作者 潘天波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明代以来,伴随海上国际贸易航线的开通、海洋气象学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大发现与欧洲殖民扩张,中国器物外销拉美市场逐渐扩大。在三角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器物交往持续了250年的历史。流动的... 明代以来,伴随海上国际贸易航线的开通、海洋气象学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大发现与欧洲殖民扩张,中国器物外销拉美市场逐渐扩大。在三角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器物交往持续了250年的历史。流动的中国工匠与器物以特有的文化表达向拉美民众传递了中国的造物理念、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促使拉美民众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中,迸发出新的艺术灵感,并将其融入自身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文艺样态,也由此拓展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中国器物为拉美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促进了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并在拉美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贸易 工匠流动 中国器物 拉美民众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观视域下国际传播格局的发展与重塑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洪波 《对外传播》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伴随其中的是国际传播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调整。西方文明观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愈加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中国提出文明互鉴观,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伴随其中的是国际传播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调整。西方文明观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愈加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中国提出文明互鉴观,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有机统一,是构建新型国际传播格局的中国方案,有效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希望通过信息平衡、对等流动建设美好世界的广泛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格局 文明互鉴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角下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化改编与传播
19
作者 盛菀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中美文化艺术交流频繁之际,中国剧坛掀起了“奥尼尔热”。奥尼尔戏剧不仅为身处戏剧危机的中国剧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还为中国戏剧舞台带来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中国化改编话剧作品。奥尼尔戏剧同时被... 20世纪80年代中美文化艺术交流频繁之际,中国剧坛掀起了“奥尼尔热”。奥尼尔戏剧不仅为身处戏剧危机的中国剧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还为中国戏剧舞台带来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中国化改编话剧作品。奥尼尔戏剧同时被中国传统戏曲借鉴并改编,由其经典名剧改编的川剧、曲剧、甬剧不仅受到地方戏观众的认可,而且受邀在国外巡演,提高了中国戏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当代中西文明互鉴的视角下,奥尼尔戏剧中国化改编和海外传播的成功,为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带来了经验启示。对西方戏剧的改编不仅要具有吸收融合西方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同时也要立足中国独特的民族审美与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奥尼尔 中国化改编 跨文化传播 民族审美
下载PDF
纪录片圆桌三: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与文明互鉴
20
作者 何苏六 邓欣 +5 位作者 王雁 杨云帆 干超 张昊 敖雪 朱乐贤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王雁:寻找情感共识,感受亲身探险的魅力。何苏六:在国家地理看来,哪些题材的中国故事对国际观众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怎样孵化一个有潜力的中国题材?王雁:国家地理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平台,我们选择一个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希望它是能够... 王雁:寻找情感共识,感受亲身探险的魅力。何苏六:在国家地理看来,哪些题材的中国故事对国际观众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怎样孵化一个有潜力的中国题材?王雁:国家地理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平台,我们选择一个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希望它是能够触达和落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全球国际传播力的有效表达。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开发一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能够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雁 国际传播力 纪录片 有效表达 情感共识 文明互鉴 地理 吸引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