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组织体与文明体维度下两岸关系的展望 |
王冠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
|
“文明体”与“上层结构”:两种视角下的悖论——对韦伯与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观的比较 |
邓万春
|
《唐都学刊》
|
2004 |
1
|
|
3
|
“文明开化”政策与明治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特点 |
李姝蓓
|
《日本问题研究》
|
2019 |
3
|
|
4
|
世界主要文明体的转型与发展 |
无
|
《人民周刊》
|
2016 |
0 |
|
5
|
人、文明体与国家间关系 |
尚会鹏
|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6
|
侨易视域里的精英个体及其文明体“载像” |
叶隽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20 |
0 |
|
7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
《人民周刊》
|
2022 |
4
|
|
8
|
“现代中国”观念的再建构(中)——“文明(体)”与“本土宇宙论” |
高隽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6 |
0 |
|
9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
《餐饮世界》
|
2022 |
0 |
|
10
|
文明互鉴的美美与共原则 |
王增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4 |
0 |
|
11
|
“三体悖论”及其对工程哲学发展的启示 |
吴忠良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
2024 |
0 |
|
12
|
守正创新:以有为之文艺促文明之焕新 |
鲁太光
|
《艺术学研究》
|
2023 |
0 |
|
13
|
西方文明究竟何以兴盛?--评《西方大国崛起的文化再生机制》 |
贾卫章
汤正翔
|
《语言与文化论坛》
|
2020 |
0 |
|
14
|
地理学应当成为建立生态文明的先行教育铺垫者 |
樊杰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2015 |
3
|
|
15
|
社会转型与休闲文明建设 |
刘晨晔
|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6
|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2 |
0 |
|
17
|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
范鹏
杨丽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古籍资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利用 |
王军
|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9
|
战后日本的国家认同建构特点研究——心理文化学视角的考察 |
张建立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0
|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 |
刘梦溪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