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文明困境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双月
《经济师》
2023年第1期245-246,250,共3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伟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西方现代
文明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作者
贺鉴
秦凯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科学完整地阐释了中国对文明发展的新理念。面对全球“文明隔阂”的观念困境、全球“文明级差”的秩序困境和全球“文明冲突”的安全困境,全球文明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供给多层面公共产品和破解“文明冲突”的迷思等方面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化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文明
倡议
文明困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
交流互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明的困境及出路: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的分析差异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婷婷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1期86-88,共3页
现代西方文明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人内在精神的缺失与生命力的消退,对此,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分别就文明困境的内在根源及解放路径做出各自的探索。从发生逻辑上进行对比与考察,辨清其理论依据与哲学原则的本质差异,有助...
现代西方文明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人内在精神的缺失与生命力的消退,对此,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分别就文明困境的内在根源及解放路径做出各自的探索。从发生逻辑上进行对比与考察,辨清其理论依据与哲学原则的本质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困境
本能压抑
异化劳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碰撞与新生: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文明向度
4
作者
贾德钦
吴文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和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思想,同时也是从世界现代文明角度分析中国文明问题的典型例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基本意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反映社会发展的秩序和形态,当时世界的文明格局就是东...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和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思想,同时也是从世界现代文明角度分析中国文明问题的典型例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基本意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反映社会发展的秩序和形态,当时世界的文明格局就是东方文明从属于西方文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侵略行为,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难,暴露出其文明的野蛮性。中华文明在当时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激烈碰撞下陷入了发展困境,马克思恩格斯洞察了中华传统文明,认为在社会上表现为“停滞的社会生活”,剖析了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文明基础,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给当时中国带来“奇异的对联式悲歌”的深刻影响,寄予了中华文明终将迎来“亚洲新纪元的曙光”的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而且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资本逻辑
文明困境
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
原文传递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沉思
5
作者
赵志毅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世纪更替之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似乎陷入了困境,旧的不灵了,新的又未建立起来,德育究竟该向何处去?各地学校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人员都在探寻新的出路。近年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焦距对准到以中国传统文化...
世纪更替之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似乎陷入了困境,旧的不灵了,新的又未建立起来,德育究竟该向何处去?各地学校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人员都在探寻新的出路。近年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焦距对准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上来,形成了一种热潮。对此可能产生的结果现在下结论似乎显得为时尚早,但作为德育理论工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此进行一番历史与现实纵横两个方面的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
基本特点
学校德育改革
道德教育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明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冰
《淮阴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61-64,共4页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发展两个蝉联的阶段.即哲学阶段与科学阶段,分别把“复归于婴儿”、“追忆童年”作为摆脱现实困境的出路。虽然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传统之中.对人在文明困境中“存在”的关注却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了文化...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发展两个蝉联的阶段.即哲学阶段与科学阶段,分别把“复归于婴儿”、“追忆童年”作为摆脱现实困境的出路。虽然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传统之中.对人在文明困境中“存在”的关注却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了文化意义上的某种承续性。而华兹华斯的复归意识相对于老子而言.更具有近代危机感与自觉拯救色彩.他们的复归意识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潮中都得到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归婴儿
回忆童年
文明困境
价值重建
追问存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碎与统一——论艾略特的《荒原》
7
作者
郑广航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5-36,共2页
艾略特的《荒原》是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锋之作。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艾略特对他早期偶像多恩的态度及其态度的转变和他对《荒原》的评价,来分析理解《荒原》的实质。
关键词
破碎
统一
现代
文明
的
困境
救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明面临的挑战与拯救——文明形态史观形成根源探析
8
作者
邵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辨历史哲学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的余绪至今仍在。对其根源的剖析不但有利于认识其理论实质,而且更深入认识其价值。文明形态史观的形成既是思辨历史哲学自身理论发展逻辑演变的结果,又是对西方文明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辨历史哲学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的余绪至今仍在。对其根源的剖析不但有利于认识其理论实质,而且更深入认识其价值。文明形态史观的形成既是思辨历史哲学自身理论发展逻辑演变的结果,又是对西方文明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困境抗争的结果,更是对客观主义历史学的质疑与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历史哲学
文明困境
客观主义
史学
文明
形态史观
原文传递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
被引量:
16
9
作者
葛桂录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7,共7页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阶段上,从至高无上的“理性”或从凌驾一切的“科学”之下,试图恢复人的本初天性,不约而同地把婴孩作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最高的人格理想。尽管二者连接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思维方式,但他们于...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阶段上,从至高无上的“理性”或从凌驾一切的“科学”之下,试图恢复人的本初天性,不约而同地把婴孩作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最高的人格理想。尽管二者连接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思维方式,但他们于不同时空中,在对既有价值体系普遍怀疑的前提下,作出了同样理想化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与探索精神。这看似荒谬与倒退的背后,实质上是被忽视了的对人类摆脱困境可能性前景的构想。由此反映的这样一种返始归根心态和精神家园意识,以及所确立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对今天面临“文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华兹华斯
道与真
复归婴孩
追根意识
文明困境
原文传递
为粮食而斗争!
10
作者
PrakashLoungani
《金融与发展》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JACK HOLLANDER和Lester Brown都是说话很斯文的人,但他们的著作却是代表了两种极端不同观点之问的激烈交锋。
关键词
《真正的环境危机》
《B计划:拯救处于压力下的星球和
困境
中的
文明
》
书评
粮食价格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文明困境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探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双月
机构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23年第1期245-246,250,共3页
文摘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伟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西方现代
文明困境
分类号
F016.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作者
贺鉴
秦凯
机构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文摘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科学完整地阐释了中国对文明发展的新理念。面对全球“文明隔阂”的观念困境、全球“文明级差”的秩序困境和全球“文明冲突”的安全困境,全球文明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供给多层面公共产品和破解“文明冲突”的迷思等方面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化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
全球
文明
倡议
文明困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
交流互鉴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的困境及出路: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的分析差异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婷婷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1期86-88,共3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4年)规划项目“感性存在视域下的马尔库塞爱欲解放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4ZX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西方文明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人内在精神的缺失与生命力的消退,对此,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等西方学者分别就文明困境的内在根源及解放路径做出各自的探索。从发生逻辑上进行对比与考察,辨清其理论依据与哲学原则的本质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文明困境
本能压抑
异化劳动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碰撞与新生: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文明向度
4
作者
贾德钦
吴文新
机构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道民本:中华文明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项目编号:21FKSB0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中国的文章和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思想,同时也是从世界现代文明角度分析中国文明问题的典型例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的基本意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反映社会发展的秩序和形态,当时世界的文明格局就是东方文明从属于西方文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侵略行为,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难,暴露出其文明的野蛮性。中华文明在当时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激烈碰撞下陷入了发展困境,马克思恩格斯洞察了中华传统文明,认为在社会上表现为“停滞的社会生活”,剖析了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文明基础,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给当时中国带来“奇异的对联式悲歌”的深刻影响,寄予了中华文明终将迎来“亚洲新纪元的曙光”的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而且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资本逻辑
文明困境
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
Keywords
Marx and Engels on China
Capital Logic
Civilization Dilemma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沉思
5
作者
赵志毅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世纪更替之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似乎陷入了困境,旧的不灵了,新的又未建立起来,德育究竟该向何处去?各地学校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人员都在探寻新的出路。近年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焦距对准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上来,形成了一种热潮。对此可能产生的结果现在下结论似乎显得为时尚早,但作为德育理论工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此进行一番历史与现实纵横两个方面的考查,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
基本特点
学校德育改革
道德教育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明困境
分类号
G41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冰
出处
《淮阴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发展两个蝉联的阶段.即哲学阶段与科学阶段,分别把“复归于婴儿”、“追忆童年”作为摆脱现实困境的出路。虽然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传统之中.对人在文明困境中“存在”的关注却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了文化意义上的某种承续性。而华兹华斯的复归意识相对于老子而言.更具有近代危机感与自觉拯救色彩.他们的复归意识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潮中都得到回应.
关键词
复归婴儿
回忆童年
文明困境
价值重建
追问存在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碎与统一——论艾略特的《荒原》
7
作者
郑广航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5-36,共2页
文摘
艾略特的《荒原》是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锋之作。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艾略特对他早期偶像多恩的态度及其态度的转变和他对《荒原》的评价,来分析理解《荒原》的实质。
关键词
破碎
统一
现代
文明
的
困境
救赎
分类号
I07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面临的挑战与拯救——文明形态史观形成根源探析
8
作者
邵鹏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文摘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辨历史哲学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的余绪至今仍在。对其根源的剖析不但有利于认识其理论实质,而且更深入认识其价值。文明形态史观的形成既是思辨历史哲学自身理论发展逻辑演变的结果,又是对西方文明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困境抗争的结果,更是对客观主义历史学的质疑与否定。
关键词
思辨历史哲学
文明困境
客观主义
史学
文明
形态史观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
被引量:
16
9
作者
葛桂录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文摘
老子和华兹华斯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阶段上,从至高无上的“理性”或从凌驾一切的“科学”之下,试图恢复人的本初天性,不约而同地把婴孩作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最高的人格理想。尽管二者连接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思维方式,但他们于不同时空中,在对既有价值体系普遍怀疑的前提下,作出了同样理想化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与探索精神。这看似荒谬与倒退的背后,实质上是被忽视了的对人类摆脱困境可能性前景的构想。由此反映的这样一种返始归根心态和精神家园意识,以及所确立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对今天面临“文明困境”
关键词
老子
华兹华斯
道与真
复归婴孩
追根意识
文明困境
分类号
I561.072-0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为粮食而斗争!
10
作者
PrakashLoungani
机构
IMF外事部
出处
《金融与发展》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文摘
JACK HOLLANDER和Lester Brown都是说话很斯文的人,但他们的著作却是代表了两种极端不同观点之问的激烈交锋。
关键词
《真正的环境危机》
《B计划:拯救处于压力下的星球和
困境
中的
文明
》
书评
粮食价格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文明困境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探究
刘双月
《经济师》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贺鉴
秦凯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明的困境及出路:马克思、弗洛伊德及马尔库塞的分析差异
张婷婷
《文教资料》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碰撞与新生: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文明向度
贾德钦
吴文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4
0
原文传递
5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沉思
赵志毅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老子“复归于婴儿”观念与华兹华斯“童年主题”比较
陈冰
《淮阴师专学报》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破碎与统一——论艾略特的《荒原》
郑广航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文明面临的挑战与拯救——文明形态史观形成根源探析
邵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0
原文传递
9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
葛桂录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6
原文传递
10
为粮食而斗争!
PrakashLoungani
《金融与发展》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