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作为文明的传播——关于传播的“文明批评史”研究
- 1
-
-
作者
陈忠
-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涂层问题’的理论反思与实践应对研究”(项目号:20AZX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传播是关涉文明总体构成、贯穿文明变迁始终的知识性和精神性的社会互动过程,具有深刻的属人性、社会性和精神性。文明是物性内容和精神性内容的统一,传播是将两者贯通起来的重要方式;文明变迁不是一个线性过程,传播随文明变迁而转换形态;传播的后果具有两面性、复杂性,既可能推动也可能阻碍文明进步。传播与文明相互作用,一方面,文明需要传播这个工具,以助推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传播需要以文明为基础,离开了整体文明的支撑,传播既不会存在,也不会发展。历史变迁中,传播的目的、主题、载体、对象、渠道、后果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当代社会,随着传播的基础技术化、传播的中心都市化和传播的目标利益化,传播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传播文明,但传播文明始终具有深刻的依附性、非独立性。只有同文明发展的根本趋势相契合,助益文明进步、社会发展、人性完善的传播,才具有合理性、正当性。面对日益复杂的文明与传播格局,我们既要深化传播的发展,也要防止传播的野蛮化倾向。推进传播本身的文明化,是当代传播实践、传播研究的重要方向。
-
关键词
传播
文明
传播文明
文明化
野蛮化
文明批评史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文明兴衰的行为逻辑——“文明批评史”的视角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忠
-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166,18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涂层问题”的的理论反思与实践应对研究”(20AZX001)
-
文摘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把握文明本质、反思文明兴衰。文明兴衰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相互纠缠的复杂行为过程,文明之兴源于人的正向行为,文明之衰源于人的不合理行为,行为是生成、理解文明的关键。打磨、涂层、编织三种原型行为的不断更新、转换构成了文明的变迁。转换的结构合理,也就是文明的合理化;在变迁中保持合理性,也就是文明的兴盛。行为的目的未得到有效厘清,行为的演进、创新被制约、压抑,不同行为间的融通、互鉴出现失调、隔断,是造成文明出现问题的行为学根源。现代性语境下,导致文明衰落的结构性原因是行为与制度的涂层化,即行为以及社会体制机制服务于营建表面光鲜的暂时繁荣。防范文明衰落,需要对“行为一环境一制度一主体”这个文明运行生态进行自觉的行为伦理调适。反省行为的目的,增加行为的公共性、质朴性、弹性,对于推进文明进步、防范文明衰败,具有基础作用。
-
关键词
文明兴衰
行为逻辑
涂层陷阱
文明批评史
-
Keywords
many capitals
compulsory competition
reification
capitalist reproduction
-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