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世界文明的转换与东亚时代
- 1
-
-
作者
崔珉子
-
机构
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校政治外交学科
-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0-64,共5页
-
文摘
世界正处于机械的、物质的和环境破坏的阳性西欧文明日益衰弱而有机的、精神的和环境回生的具有阴性特点的新文明——东亚文明开始出现的转折点上。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类的价值现也发生了从"巨大"到"空"的变化。从宇宙科学的角度上讲,宇宙时间带正处于乾运5万年和坤运5万年的交接点上。与此同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也正处于一个大转换时期。
-
关键词
世界文明
文明的转换
东亚文明
宇宙科学
现代物理学
-
Keywords
overcoming modernity
paradigm shift
the holistic vision of reality
the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contemporary physics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文化生产力:人类走向新文明的一种现实力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春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13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08BKS054)
-
文摘
应当承认,人类文明正面临着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社会问题、人自身的困惑等诸多问题。导致当下人类发展困境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出困境与危机也必然需要多种途径。过度追逐物欲,无疑是导致人类文明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人类要转向的新文明,应该是由"物本位"向"人本位"的转换,其具体内容是由满足"物质需求"到满足"精神需求"的转变,其实质是人类文明由"物质时代"向"精神时代"转换。这就决定了生产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文化生产力,必然在这次文明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物本时代
人本时代
文明转换
文化生产力
-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安伯
-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出处
《唯实》
2003年第2期4-9,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间成果 (批准号 :C2- 0 0 9)
-
文摘
世界现代史表明 ,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必须破除“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对文化作时代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分析、鉴别和选择的过程 ,实质上是在进行“文明的转换” 。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文明转换
思维方式
开拓创新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一曲充满矛盾对立的挽歌——浅评美国著名小说《飘》
- 4
-
-
作者
朱春颖
-
机构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8-69,共2页
-
文摘
美国20世纪的南方文学异彩纷呈,引人注目。其中文学名著《飘》以它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南北战争与曾经主宰这一文明的人们的无法逆转的悲剧命运。文明形态的根本性转换,为人的转变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和足够的可能。作者透过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体现出来的主题意识颇值得深入研究。
-
关键词
矛盾
文明转换
人物命运
-
Keywords
conflict
civilization transform
fate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大国再次崛起的一个根本性条件
- 5
-
-
作者
林振武
-
机构
嘉应学院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
文摘
大国的再次崛起比崛起更难,因为崛起过后的大国的民族文明的张力已经削弱,过去的辉煌反而成为现实发展的阻力。所以大国的再次崛起需要的一个根本性条件就是对民族文明进行创造性转换,这包括价值观、思维方法的转换和传统民族文明的优点和特点的保留。民族文明创造性转换的条件和方法有:容纳、接受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新文明;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组织形式和深入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的世纪,中华民族有了再次崛起的良好机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基本保证。
-
关键词
大国再次崛起
民族文明创造性转换
根本性条件
-
Keywords
the r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
creative transform to the national civilization
a fundamental condition
-
分类号
D0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