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翻译和创造性文本的合成力——《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评介
1
作者 桑田 吴伊绚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5期2038-2043,共6页
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对体现人类美学价值的创造性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和二次创作的翻译,是否有效可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一书深入该新兴领... 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对体现人类美学价值的创造性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和二次创作的翻译,是否有效可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一书深入该新兴领域,汇编的文章探讨内容广泛,涵盖终端使用者对机器翻译创造性文本的见解与批评、机器翻译在创造性文本中的应用等范围。本文简述该著作所立足的背景、梳理文内的逻辑关系、标识所得的研究发现、总结该著作所传达的巧思,启发学者、译者、从业者对创造性文本的机器翻译引入进一步思考。总而言之,该书兼顾多个学科视角,彰显前瞻性,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引领未来考究思路,引介该书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可行的解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文本翻译》 机器翻译 创造文本
下载PDF
从生活原象的摄取到审美物象的迹化——论文学文本的创造过程
2
作者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99,共9页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写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创造 原象 心象 物象 艺术规律
下载PDF
诵读文本再创造之手段
3
作者 吴颖 张秀珍 《美化生活》 2022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朗诵者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对朗诵作品做出一定的处理,特别是参加朗诵比赛的作品通常会因为时间、朗诵形式等因素的限制,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能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无疑可以为朗诵成功助力。文章阐述了对... 朗诵者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对朗诵作品做出一定的处理,特别是参加朗诵比赛的作品通常会因为时间、朗诵形式等因素的限制,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能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无疑可以为朗诵成功助力。文章阐述了对诵读作品文本进行节选、改编、改写等再创造之手段,并对影响“手段”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 文本创造 手段
下载PDF
超越的悲剧与悲剧的超越——论《子夜》的现代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表层和深层 (具象和抽象 ,历时和共时 )两个方面 ,通过对吴荪甫人生命运悲剧性叙事的剖析 ,阐释了《子夜》的现代性意蕴 ,明确指出《子夜》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 ,但同时又是一部现代性... 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表层和深层 (具象和抽象 ,历时和共时 )两个方面 ,通过对吴荪甫人生命运悲剧性叙事的剖析 ,阐释了《子夜》的现代性意蕴 ,明确指出《子夜》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 ,但同时又是一部现代性很强的悲剧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意义创造 历史文化考察 现代哲学阐释 现代性意蕴
下载PDF
A Humanist God? On the troub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sm and Religion Today
5
作者 Marco Russ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7年第4期190-195,共6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sm and religion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since the Renaissance. If we look at the Humanist Associations active today in the world,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lmost a de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sm and religion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since the Renaissance. If we look at the Humanist Associations active today in the world,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lmost a declared war. Religion appears to be the greatest enemy of humanism, i.e., of the humanity. Authentic humanism seems to be exclusively secular and atheistic: you can do good only if there is no God. In this contribution I look at some programmatic documents of Humanist Associ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this contrast, in the background of secularization. The result is that some criticisms of religion -- its potential for violence and obscurantism -- are histor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justifiable but partial. Indeed, they show a poor and narrow vision of religion that leads to a narrow view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A more complex vision of man requires a more complex vision of religion. A complex vision of man includes the most "irrational" and enigmatic aspects of our being, as love, death, pain, desire, imagination and even freedom and creativity. On this basis we can appropriately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and existential role of religion. Otherwise, if God is the one painted by humanists, God would not be good, let alone a good human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ISM RELIGION Humanist Associations SECULARISM secularization complexity existence TRANSCENDE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