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卡利亚的文本原意主义宪法解释论
1
作者 梁西圣 《法律方法》 CSSCI 2018年第2期146-161,共16页
在面对如何解释宪法的问题上,斯卡利亚既旗帜鲜明地反对非原意主义,又条分缕析地扬弃旧原意主义,从而为他赢得了'偏执文本原意主义'之名。他的理论遭到以德沃金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法学和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法学的挑战,但这... 在面对如何解释宪法的问题上,斯卡利亚既旗帜鲜明地反对非原意主义,又条分缕析地扬弃旧原意主义,从而为他赢得了'偏执文本原意主义'之名。他的理论遭到以德沃金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法学和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法学的挑战,但这些批判和研究的背后往往陷入解释方法论上的误区,不仅将其涵摄之下的原则与方法混同,更将他在宪法解释上的系统性方法论弃置不顾。斯卡利亚的文本原意主义虽然强调文本作为宪法解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文本中心主义核心性解释原则之外,并没有抛弃其他原则的合理性;同时,在解释基本原则之外,更加强调宪法实践中解释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卡利亚 宪法解释 文本原意主义 法律方法论
原文传递
原意主义、进化宪法论与斯卡利亚文本原意主义
2
作者 梁西圣 《法律方法》 2019年第2期225-239,共15页
宪法解释到底是遵循其原初含义还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诠释,一直被视作旧原意主义和进化论宪法即非原意主义争论的关键所在。在宪法司法适用的过程中,二者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沦为一种机械而单一的解释哲学,任何一者都无法从根本... 宪法解释到底是遵循其原初含义还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诠释,一直被视作旧原意主义和进化论宪法即非原意主义争论的关键所在。在宪法司法适用的过程中,二者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沦为一种机械而单一的解释哲学,任何一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宪法解释中的难题。鉴于此,文本原意主义既旗帜鲜明地反对非原意主义,又条分缕析地扬弃旧原意主义,强调文本作为宪法解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释的方法上,对文本既不作严格解释,又不能舍弃文本做虚无主义的宽泛解释,而是对宪法作合理解释。从而文本原意主义在宪法解释理念和方法上呈现出综合性解释学的特质,较好地将宪法精神和宪法意志在现实中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文本原意主义 斯卡利亚 综合性解释学
原文传递
准确把握主题 提高教学效率
3
作者 张豪林 李敏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2年第11期25-27,共3页
近年来,对于文本主题的解读大致有三种观点:文本原意;多元解读;多元有界。文本主题虽有四种定义,其实不外乎两个方面——作者原意和文本原意。探讨两者的关系发现它们的本质相同。获取文本主题的途径就是细读文本,那种任意多元解读文本... 近年来,对于文本主题的解读大致有三种观点:文本原意;多元解读;多元有界。文本主题虽有四种定义,其实不外乎两个方面——作者原意和文本原意。探讨两者的关系发现它们的本质相同。获取文本主题的途径就是细读文本,那种任意多元解读文本主题的观点确有偏颇。当主题与我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尚需学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本主题 课堂效率 文本原意
下载PDF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军 《法律方法》 2019年第1期135-158,共24页
法律解释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是法律解释本身所必需,但不能违背法治的基本原则、不能侵害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近年来法律解释呈现出过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这种带有过度功利主义倾向的法律解释虽然有利于得出“理想结果”... 法律解释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是法律解释本身所必需,但不能违背法治的基本原则、不能侵害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近年来法律解释呈现出过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这种带有过度功利主义倾向的法律解释虽然有利于得出“理想结果”,但由于超出法教义学体系的范畴,最终可能造成法律解释的“失真”,因此,需要对那些过度的、任意的倾向进行批判与反思,在必需和危害之间进行权衡.对此,应对法律解释功利主义倾向的正常边界予以框定,解释工作必须在法教义学体系内展开,且解释方法的选用以不背离文本原意为归旨,同时还应以是否侵害当事人权利作为判断该倾向过度与否的实质标准,最后,应基于程序规则进行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理性商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功利主义倾向 文本原意 法教义学 事实与规范
原文传递
Textualism, structuralism and originalism: the art of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5
作者 Jiang Shig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2期76-92,共17页
This paper offers an analysis of the approaches employed in the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Hong Kong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 This paper offers an analysis of the approaches employed in the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Hong Kong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fter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including textualism, structural reading and originalism. The paper stresses the application of jurisprudential theory in the skilful employment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NPC interpretations. In the case of "the right of abode" in Hong Ko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pretations by 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 of Hong Kong and by the NPC rest mainly in whether a formalist procedural review or a substantivist presumption of intent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an authoritative text that embodie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legislation. That is not just a differenc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one of jurisprudential theory and political stance. Based on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this paper criticizes the common misconception that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legislators to undertake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calls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Law in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 Standing Committee'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Basic Law of the SpecialAdministrative Region ofHong Kong textualism structural reading original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