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受中的文本变异及其时间次序——孙良绝命诗诸文本解读
1
作者 陈增福 伊慧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通过对孙良绝命诗四个不同文本的具体解读 ,论述了不同文本在历时性接受中发生变异的原因 ,以及变异发生的时间次序上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文本变异 时间次序 孙良 绝命诗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时间消逝于“喧嚣与骚动”——论隐在的读者对《喧嚣与骚动》的接受 被引量:2
2
作者 庞璃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光阴流逝的恐慌惊悸、困惑挣扎及绝望无奈是人类所有艺术作品共有的一个永恒主题。首先,威廉·福克纳本人也意识到自身无法完成这一探索而刻意打造了这一文本将他的研究推向历代读者,其奇特的体系与开放的结局令处于不同时期的...  对光阴流逝的恐慌惊悸、困惑挣扎及绝望无奈是人类所有艺术作品共有的一个永恒主题。首先,威廉·福克纳本人也意识到自身无法完成这一探索而刻意打造了这一文本将他的研究推向历代读者,其奇特的体系与开放的结局令处于不同时期的不同读者和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读者以自身的经验感悟与该文本发生共鸣而延续这一探索。其次,同为人类艺术作品的绘画、音乐和文学创作既有个性又具共性,实质上整部作品就是作者与隐在的读者共同绘制的一幅传奇般的抽象拼贴画、共同谱就的一首杰出的弦乐四重奏。这位超凡的文学奇才匠心独运,以读者共鸣的阵痛将一曲奇异的乐章谱就在精心构制的艺术拼装图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嚣与骚动》 读者 接受 时间 艺术作品 弦乐四重奏 永恒主题 不同时期 文学创作 福克纳 拼贴画 人类 文本 自身 共鸣 无奈 绝望 延续 抽象 传奇
下载PDF
从翻译指令看目的论的局限性
3
作者 张静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350-351,共2页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引发诸多研究和争议。中国学者对目的论的态度以应用为主,批评为辅。现有的批评性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文化、整体理论或实践角度出发,缺乏对目的论本身微观的探讨。文章从细微...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引发诸多研究和争议。中国学者对目的论的态度以应用为主,批评为辅。现有的批评性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文化、整体理论或实践角度出发,缺乏对目的论本身微观的探讨。文章从细微处着手,以目的论中的翻译指令为参照,从预期文本功能、文本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出发,分析目的论的局限性,以期更好的推动目的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翻译指令 预期文本功能 文本接受的时间和地点 局限性
下载PDF
关注时间地点变化,快速把握小说情节
4
作者 刘瑞敏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6期50-53,共4页
2017年的《考试大纲》出现新的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为必考题,这让很多同学必须直面小说阅读。而要在考场上非常短的时间内读懂一篇小说,能够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是关键。现就以小说阅读文本《玻璃》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关键词 小说情节 时间 地点 《考试大纲》 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 故事情节 《玻璃》
原文传递
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
5
《中国艺术》 2014年第2期178-179,共2页
随着当代艺术创造力与社会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挖掘深度的问题。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水墨人物画更需要解决对现实的关切视角和对语言的关切方式两个问题。"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展出了梁占岩、刘进安... 随着当代艺术创造力与社会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挖掘深度的问题。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水墨人物画更需要解决对现实的关切视角和对语言的关切方式两个问题。"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展出了梁占岩、刘进安、袁武、周京新、张江舟、刘庆和六位画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和手稿一百八十余件,展现了他们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上的个性探索.也展示了当代水墨人物画在“关切”这一主题上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接受 展览时间 水墨人物画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 挖掘深度 艺术创造力 周京新 袁武 张江
下载PDF
练习11 实用类文本阅读(3)
6
作者 陈洋 《语文月刊》 2017年第12期21-22,81,共3页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不同时效记忆转化的模型: 工作记忆是为了完成当下的工作而临时产生的一些记忆。譬如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记得这件事情的大部分细节,但是一旦你完成这件事,为了做这件事而临时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不同时效记忆转化的模型: 工作记忆是为了完成当下的工作而临时产生的一些记忆。譬如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记得这件事情的大部分细节,但是一旦你完成这件事,为了做这件事而临时产生的记忆.比如说某个工具被顺手放在哪里之类都会消失:而短期记忆则是为了完成一些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工作而产生的临时记忆,比如说你的朋友约你去吃饭.在赴宴之前你一直会记得约定的时间地点,但是此事过后几个月你就会彻底忘掉这些细节。而长期记忆则会几乎伴随一生,比如父母的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阅读 短期记忆 练习 时间跨度 全神贯注 长期记忆 地点
原文传递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论一场自然灾害的历史影响力 被引量:4
7
作者 克里斯提安娜·埃费尔特 景德祥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直到今天 ,1 755年底摧毁了非洲西北部与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地震与海震 ,仍然在“里斯本大地震”的标题下作为事件存在在欧洲与德国人的记忆中。这与许多对这一自然事件进行解释与评论的 ,随着逐渐扩大的时间距离也把它用作隐喻... 直到今天 ,1 755年底摧毁了非洲西北部与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地震与海震 ,仍然在“里斯本大地震”的标题下作为事件存在在欧洲与德国人的记忆中。这与许多对这一自然事件进行解释与评论的 ,随着逐渐扩大的时间距离也把它用作隐喻的文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些文本不能解释 ,为什么这一事件在远离其发生地点的德语国家与地区会产生惊人的热烈反响。本文对当时的观察与解释模式的分析表明 ,除了家庭或商业关系以及当时流行的对恐怖事件的乐趣以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想象产生的经历的共同性 ,是它为该事件的广泛流传与深入解释提供了基础。“里斯本地震”被与各地的自然经历联系在一起 ,使当代人感到其现实性 ,随后 ,它成为许多“小”故事的固定组成部分 ,并且与它们一起流传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自然灾害 影响力 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 部分地区 时间距离 解释模式 恐怖事件 商业关系 组成部分 西北部 德国人 分析表 共同性 当代人 “小” 文本 流传 地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