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文本研读初探——以《答司马谏议书》为例
1
作者 唐媛媛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年第22期0029-0034,共6页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来使学生具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个核心素养,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师需要注重的是高中课文的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仅仅凭借单一...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来使学生具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个核心素养,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师需要注重的是高中课文的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仅仅凭借单一的教师用书和网上的课件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需要认真进行文本研读,对文本的理解尽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将文本教“活”,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具备四个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深度学习 素读 细读
下载PDF
从细读到跨文本研读——由《孔乙己》中的丁举人说开去
2
作者 郑剑云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3期56-58,共3页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能够治国平天下,依靠知识分子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给予知识分子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鲁迅的笔下,丁举人和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本细读和跨文本研读,...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能够治国平天下,依靠知识分子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给予知识分子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鲁迅的笔下,丁举人和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本细读和跨文本研读,从中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文本研读 《孔乙己》 丁举人
下载PDF
文本研读式阅读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潘美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85-088,共4页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存在“重言轻文”的现象,导致文言文的文化属性被弱化,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仅停留在直译的水平。这使得文言文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大大削减,不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承。本文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从“新课...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存在“重言轻文”的现象,导致文言文的文化属性被弱化,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仅停留在直译的水平。这使得文言文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大大削减,不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承。本文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文言文教学中文本研读式阅读模式的实践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核心素养 文本研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研读式阅读探究
4
作者 潘美好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5期20-22,共3页
文本研读式阅读指向高阶思维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养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文本研读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细读文本、自主研读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使文本研读式阅读成为培养学... 文本研读式阅读指向高阶思维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养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文本研读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细读文本、自主研读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使文本研读式阅读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研读 阅读教学
下载PDF
文本研读:“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推进方案 被引量:17
5
作者 简圣宇 神惠子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文本研读作为一种推进方案值得重视。研读代表性人物的论文和著作是学生切入学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的学术基本功在大学阶段就必须夯实,文本研读对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和周边学科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文本...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文本研读作为一种推进方案值得重视。研读代表性人物的论文和著作是学生切入学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的学术基本功在大学阶段就必须夯实,文本研读对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和周边学科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审慎选定文本研读范围,使学生理解代表性人物论著的标杆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读 研究性学习 推进方案 深度学习 批判精神 经典意识
下载PDF
专业写作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对近代文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所涉服饰内容的文本研读 被引量:3
6
作者 简圣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文本研读是一种有针对性、研究性的阅读。在课堂和课后开展文本研读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专业性阅读的学术习惯。同时,进行文本研读更重要的学理意义就在于,能借此贯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传道、受业、解惑”理念。《道咸以来朝... 文本研读是一种有针对性、研究性的阅读。在课堂和课后开展文本研读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专业性阅读的学术习惯。同时,进行文本研读更重要的学理意义就在于,能借此贯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传道、受业、解惑”理念。《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一书涉及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所涉服饰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对之加以研读可让学生理解晚清到民国初这段时间里中国服饰的变化状况。特别是其中涉及的诸如“蟒袍”和“妆花”工艺,可以作为学生细化研读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研究性学习 文本研读
下载PDF
新时代语境下本科生“学术性学习”探析——以《清稗类钞》所涉服饰文献的“文本研读”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简圣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清末民国初的《清稗类钞》里记录着诸多清代服饰文化资料,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研读的作用和意义有着重要帮助。“文本研读”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性的细读。这种带着问题导向的阅读,其效率远高于漫无边际的兴趣式阅读。... 清末民国初的《清稗类钞》里记录着诸多清代服饰文化资料,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研读的作用和意义有着重要帮助。“文本研读”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性的细读。这种带着问题导向的阅读,其效率远高于漫无边际的兴趣式阅读。针对《清稗类钞》中服饰部分的研究尚少,由教师带领学生立足现代学科视野细读该书相关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稗类钞》 服饰 研究性学习 文本研读
下载PDF
对《岭外代答》所涉服饰文献的“文本研读”实践——新时代语境下本科生“学术性学习”研究系列之三 被引量:3
8
作者 简圣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8年第6期75-78,共4页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所撰《岭外代答》"服用门"部分的内容涉及当时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的服饰文献。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本研读"的案例,作者的课题组通过有针对性的"点灌"式...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所撰《岭外代答》"服用门"部分的内容涉及当时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的服饰文献。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本研读"的案例,作者的课题组通过有针对性的"点灌"式的"文本研读"教学活动来打破文言文在语言形式上的阻隔,手把手教学生熟悉如何深度阅读这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又不易理解的服饰文献,赋予学生的"学术性学习"以厚重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外代答》 服饰 研究性学习 文本研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小说文本研读方法指导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希凡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9年第1期31-33,共3页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无论高考题型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对三要素的考查。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要结合小说的特点与学生实际,弄清小说记叙的事件,紧密结合文本,从多个角度对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同时,要注重结合环境描写,引导学...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无论高考题型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对三要素的考查。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要结合小说的特点与学生实际,弄清小说记叙的事件,紧密结合文本,从多个角度对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同时,要注重结合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小说文本的研读方法,提高小说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说 文本研读 指导
下载PDF
浅谈教学实践中的文本研读意识与能力——《再别康桥》教学例析
10
作者 潘林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4期66-66,60,共2页
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值得探究。这首先是一个文本意识问题,教师应有研读文本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如此才能真正吃透文本,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值得探究。这首先是一个文本意识问题,教师应有研读文本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如此才能真正吃透文本,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也才能推动师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运用,真正达到智慧地教、有效地研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文艺理论 意象 还原
下载PDF
引领学生接受“美”的渐染——以《滕王阁序》为例谈文本研读中的审美教育
11
作者 陈康华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 2011年第20期113-114,共2页
新课标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笔者以《滕王阁序》这一千古名篇为例,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笔者以《滕王阁序》这一千古名篇为例,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理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挖掘文本"美"的"因子",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净化美好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王阁序》 文本研读 培养 审美能力
下载PDF
“一曲昭君怨,千古伤心人”——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谈教师的文本研读
12
作者 陈启武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4期77-79,共3页
课堂教学“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当以毕生学养去上好每一节课,以文史识见去解读每一个文本,方能屹立讲台。对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诗的深度解读,应努力做到:幽微处当烛照,难解处当剖分,宏大处当提挈,曲折处当申明。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文史识见 策略
下载PDF
“文本研读”应回归阅读课堂——基于教学误区的分析
13
作者 於燕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与文本对话”是领略文字魅力、习得阅读方法、发展想象力和鉴赏力、获取阅读意趣,乃至培育阅读爱好和习惯的基本途径,而当下的阅读课堂却往往被“高大全”的背景介绍、全方位的资料拓展、浮于表面的小组讨论和不知所谓的读写训练所占... “与文本对话”是领略文字魅力、习得阅读方法、发展想象力和鉴赏力、获取阅读意趣,乃至培育阅读爱好和习惯的基本途径,而当下的阅读课堂却往往被“高大全”的背景介绍、全方位的资料拓展、浮于表面的小组讨论和不知所谓的读写训练所占据,致使本该深入细致的“文本研读”退居一隅.以《西地平线》赛课活动中存在的五个误区为例,提请“文本研读”回归阅读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读 阅读 阅读教学
下载PDF
丹纳《艺术哲学》的历史贡献和局限——基于问题导向的“文本研读”实践系列之三 被引量:1
14
作者 简圣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1年第2期72-76,共5页
丹纳《艺术哲学》是艺术理论与批评类著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丹纳的艺术理念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敏锐地从思想谱系和时代精神的角度切入艺术史研究,既避免了孤立看待艺术家个体创作的弊病,又展现了将艺术史研究从个案提升到理论探讨的宏... 丹纳《艺术哲学》是艺术理论与批评类著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丹纳的艺术理念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敏锐地从思想谱系和时代精神的角度切入艺术史研究,既避免了孤立看待艺术家个体创作的弊病,又展现了将艺术史研究从个案提升到理论探讨的宏观视野,而且在"图像证史"的研究领域起了奠基性的作用。他理论的缺陷在于混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导致其往往不是从艺术的内在逻辑出发去思考和探讨艺术规律,而是从种族、时代等大概念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全称判断。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对这本瑕瑜互见的经典著作开展文本研读,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纳 《艺术哲学》 文本研读
下载PDF
《小狗包弟》文本研读综述
15
作者 王晓颖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6期30-31,共2页
《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的散文作品,2006年收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学界对于该文本的研读。
关键词 巴金 《小狗包弟》 文本研读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视野下的文本研读
16
作者 黄建玉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1年第9期24-26,共3页
本文主要借助比较文学中跨学科研究的文学比较研究思路。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时注意沟通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关系,作横向的对照、剖析,从而更全面、更透彻地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住文本的本质特... 本文主要借助比较文学中跨学科研究的文学比较研究思路。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时注意沟通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关系,作横向的对照、剖析,从而更全面、更透彻地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住文本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文本研读 横向对照
下载PDF
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独到与缺失——基于问题导向的“文本研读”实践系列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简圣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8年第5期75-80,共6页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哲学类著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教学改革尝试,在《艺术美学》课程上辅之以该书作为案例进行"文本研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诸多美学问题背后的哲学内涵。罗...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哲学类著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教学改革尝试,在《艺术美学》课程上辅之以该书作为案例进行"文本研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诸多美学问题背后的哲学内涵。罗素以观念的影响力作为其哲学史书写的核心焦点,既有独到之处,也有其缺失。学生需要在"学术性学习"过程当中以该书为切入口,理解经典著作既具备独特视角又带有某些局限的特征,从而培养学术敏感度和批判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西方哲学史》 文本研读
下载PDF
也谈文本研读的视角与方法
18
作者 徐良发 《教育视界》 2022年第20期74-76,共3页
文本研读是语文教师设计教学,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从读者、作者、学生、教师等视角切入文本,采用紧扣文眼、诵读吟咏、关注细节、挖掘留白、借助资料等方法对文本进行多层次的研读。
关键词 文本研读 多维视角 诵读吟咏 借助资料
下载PDF
深入研读教材 全面理解和把握教材——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文本研读与思考
19
作者 岳小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通过对《因数和倍数》单元内容、教材文本的研读,到教学实施中的困惑,到对文本的再研读,笔者认为教学中只有融会贯通,才能高屋建瓴。
关键词 文本研读 困惑 思考
下载PDF
圆融阅读策略 深化文本研读
20
作者 陈革新 《学周刊》 2017年第28期137-138,共2页
阅读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品味语言、运用语言,通过阅读对话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以浓厚而富有阅读色彩的语境里,解读文本语言内涵,迁移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文章剖析... 阅读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品味语言、运用语言,通过阅读对话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以浓厚而富有阅读色彩的语境里,解读文本语言内涵,迁移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文章剖析如何圆融阅读策略,深化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建构和完善学生的语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策略 文本研读 语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