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青年马克思”文本群
1
作者 周嘉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充满分歧和争议的一部手稿。在其公开问世之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编辑的MEGA1版本却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炮制"青年马克思"问题的重要依据。理论的争论推进了文本的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充满分歧和争议的一部手稿。在其公开问世之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编辑的MEGA1版本却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炮制"青年马克思"问题的重要依据。理论的争论推进了文本的研究。基于MEGA2版本中按照写作顺序编排的文本和马克思自己的编号可知,这部手稿的写作充满异质性和复杂性。结合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理论争论以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实践经历,可以将这部手稿看作"青年马克思"文本群中的关键环节。以国家和私有财产(地产)、市民社会和国民经济学(动产)、分工和对象化为问题焦点,或可推进马克思主义形成史叙事模式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逻辑顺序 写作顺序 文本群 “青年马克思”
下载PDF
《人类学笔记》文本群内外关联性多重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爽 刘同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以文本群为基础,对文本群与其他文本、文本群内部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外在关联上,苏联学者从文本群与马克思晚年书信具有共同主题的角度,强调文本群对书信的铺垫作用。... 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以文本群为基础,对文本群与其他文本、文本群内部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外在关联上,苏联学者从文本群与马克思晚年书信具有共同主题的角度,强调文本群对书信的铺垫作用。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内在关联上,从文本群中文本的地位来看,文本之间有主次之分,体现出核心与补充的差异;从文本群各个文本的主旨及其背后所揭示的问题来看,各个文本的主旨并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社会形态问题进行探索。学者们在准确把握各文本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寻找研究文本群内外关联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并结合马克思的其他相关文本、马克思在历史境遇下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以及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发展来分析《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内外关联性,其解读方式对进一步深化《人类学笔记》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笔记》 文本群 外在关联 内在关联
下载PDF
未来已来: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级艺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群为中心
3
作者 刘永明 《粤海风》 2022年第2期43-53,共11页
“高级艺术”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群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和范畴,因受到“提高”等范畴的影响,其独立的理论价值长期被遮蔽。通过文本群研究,可以洞悉毛泽东“高级艺术”的基本内涵、大众化本质和期待视野。毛泽东提... “高级艺术”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群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和范畴,因受到“提高”等范畴的影响,其独立的理论价值长期被遮蔽。通过文本群研究,可以洞悉毛泽东“高级艺术”的基本内涵、大众化本质和期待视野。毛泽东提出“高级艺术”,有其延安时期哲学思想和革命工作经验的影响,也有为解决当时人们在“高级艺术”问题上错误认识的理论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高级艺术”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在内涵上高度一致,这也为我们理解、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这一理论遗产提供了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高级艺术 高级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 文本群
下载PDF
“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的框架性解读——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相关文本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雷红英 《新闻世界》 2010年第9期114-116,共3页
《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于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对武汉市黄陂区的"信义兄弟"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qu... 《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于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对武汉市黄陂区的"信义兄弟"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义兄弟” 新闻文本群 框架理论
下载PDF
《资本论》文本群的逻辑规划及其对全球化的认识论价值——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专题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朝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马克思200周年的诞辰之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期间,中外学者就《资本论》MEGA2文本群的编撰和传播、《资本论》面向全球化的逻辑规划及其对当代世界的认识论价值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反映了《资本论》研究的... 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马克思200周年的诞辰之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期间,中外学者就《资本论》MEGA2文本群的编撰和传播、《资本论》面向全球化的逻辑规划及其对当代世界的认识论价值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反映了《资本论》研究的学术前沿和新动向。在国际金融危机所触发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国际关系危机深入发展的当下,深入研究和发掘《资本论》的逻辑规划及其对全球化的认识论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文本群 逻辑规划 全球化 认识论价值
下载PDF
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意平 薛调霞 《学周刊》 2019年第19期125-125,共1页
在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旨在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速度,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通过增加学生阅读量,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本文根据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现状,结合实际以及先... 在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旨在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速度,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通过增加学生阅读量,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成长。本文根据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现状,结合实际以及先进的阅读教学经验,对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策略提出相关建议,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组 文阅读 文本群 实践
下载PDF
“类”阅读教学的构筑与实施——以部编版“月意象”文本群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梅晓玲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14-18,共5页
与月相关的诗文分布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各处,本文尝试以“月”这一个高频意象为点,串联起不同文本的教学,构筑“月意象”文本群。以重组比较的方式,以话题导读为支架,助推深度学习;以教学文本为点,发散拓展,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与月相关的诗文分布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各处,本文尝试以“月”这一个高频意象为点,串联起不同文本的教学,构筑“月意象”文本群。以重组比较的方式,以话题导读为支架,助推深度学习;以教学文本为点,发散拓展,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以项目学习为纽带,链接语文与生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意象 文本群 文阅读 阅读思维
下载PDF
论新闻文本群的存在原因及表现形式
8
作者 王雄伟 《今传媒》 2013年第8期141-142,共2页
新闻报道以文本群的形式出现是一种常见现象,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这一现象更为普遍。本文就其存在原因及其互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指出新闻媒体的性质、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主要原因,而同类主题文本间无意识互动和同类主题文本间有意识... 新闻报道以文本群的形式出现是一种常见现象,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这一现象更为普遍。本文就其存在原因及其互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指出新闻媒体的性质、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主要原因,而同类主题文本间无意识互动和同类主题文本间有意识互动是其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本群 原因 表现形式
下载PDF
单元整组视阈下群文阅读文本群建构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柳振动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年第36期1-2,共2页
以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关键词 单元整组 文阅读 文本群建构 实践研究
下载PDF
《1857~1858年文本群》研究新路径——以《危机笔记(1857~1858)》为契机
10
作者 陈长安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危机笔记(1857~1858)》的编辑出版,将带来若干《1857~1858年文本群》研究新路径:(1)对《危机笔记》本身的研究;(2)《危机笔记》和《大纲》的比较研究;(3)《危机笔记》和书信、文章的比较研究。《危机笔记》有利于从总... 《危机笔记(1857~1858)》的编辑出版,将带来若干《1857~1858年文本群》研究新路径:(1)对《危机笔记》本身的研究;(2)《危机笔记》和《大纲》的比较研究;(3)《危机笔记》和书信、文章的比较研究。《危机笔记》有利于从总体上综合研究《文本群》,把握马克思在这一重要时期的思想全貌和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笔记(1857~1858)》 《1857~1858年文本群 《大纲》
原文传递
马克思柏林笔记文本群的形成、内容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乾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6,共7页
MEGA2第四部分第1卷收录了马克思于1839年初至1841年上半年在柏林期间的全部笔记,这段时间是马克思开展专题研究到完成博士论文的时期。MEGA2将马克思在柏林的笔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共7册;第二部分是... MEGA2第四部分第1卷收录了马克思于1839年初至1841年上半年在柏林期间的全部笔记,这段时间是马克思开展专题研究到完成博士论文的时期。MEGA2将马克思在柏林的笔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共7册;第二部分是《伊壁鸠鲁研究片断》,具体分两组;第三部分题为《古典哲学家著作摘录(柏林笔记)》,现存共8册。这一笔记群,是马克思正式进行系统学术研究并走上思想道路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文 文本群 伊壁鸠鲁 古典哲学家 学术研究 柏林 专题研究 笔记
原文传递
本事、述志与时代:文本群视域中《牡丹亭》主题探论
12
作者 张冰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24,共5页
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杜丽娘故事文本群专写“至情”主题不同,汤显祖以“至情”与“述志”双主题创作《牡丹亭》,从个体、家庭、国家三个层面表达其情礼观念和对社会现实政治秩序问题的关注。《牡丹亭》对杜丽娘小说、话本主题变奏之因,... 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杜丽娘故事文本群专写“至情”主题不同,汤显祖以“至情”与“述志”双主题创作《牡丹亭》,从个体、家庭、国家三个层面表达其情礼观念和对社会现实政治秩序问题的关注。《牡丹亭》对杜丽娘小说、话本主题变奏之因,与汤显祖的仕宦经历、情礼观念以及明代大礼议、争国本等礼制议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群 汤显祖 《牡丹亭》 主题
原文传递
语用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探索——以《谏逐客书》单篇文本任务群教学为例
13
作者 曹加明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语用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实施策略是基于语用,立于思辨,致力审美,期于文化。在致力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是“压舱石”,促发思辨是“千斤顶”,审美体验是“催化剂”,文化立人是“指南针”。依托语用,借助... 语用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实施策略是基于语用,立于思辨,致力审美,期于文化。在致力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是“压舱石”,促发思辨是“千斤顶”,审美体验是“催化剂”,文化立人是“指南针”。依托语用,借助思辨,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业,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应为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单篇文本任务教学 教学探索
下载PDF
主题“群”解读:文本解读的应然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磊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本解读是进入教学设计层面的行动指南,更是对于每一篇文本教学的思想纲领。文本解读的实施策略,主要依托于文本细读。然而,文本细读对于解读者的文学背景、文学功底、文学素养均有着极高的要求。于是很多时候,文本细读在教师的解... 文本解读是进入教学设计层面的行动指南,更是对于每一篇文本教学的思想纲领。文本解读的实施策略,主要依托于文本细读。然而,文本细读对于解读者的文学背景、文学功底、文学素养均有着极高的要求。于是很多时候,文本细读在教师的解读实践中沦落为“文本碎读”。基于这一现状,我们提倡进行主题“群”解读,即基于教师的“比较一求异”思维,以现行教材为主要资源与依托,从“文体”、“人文”、“言语”三个角度出发,构建群组合,进行比较、思辨,最终达成“这一篇”文本解读的解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主题“”文体人文言语
下载PDF
副文本的秩序:《钤山堂集序》的写作策略
15
作者 叶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50,共14页
明嘉靖增刻本《钤山堂集》卷首的十数篇书序文,撰写于正德十年至嘉靖三十八年间,一般被视为当时文坛名流受严嵩委请的应酬之作。但正德、嘉靖年间是中国古代出版业在15世纪发展低谷后的快速爬升期,这种发生在作家生前的高频次增刻行为,... 明嘉靖增刻本《钤山堂集》卷首的十数篇书序文,撰写于正德十年至嘉靖三十八年间,一般被视为当时文坛名流受严嵩委请的应酬之作。但正德、嘉靖年间是中国古代出版业在15世纪发展低谷后的快速爬升期,这种发生在作家生前的高频次增刻行为,及由此生成的“副文本群”,无论基于刊印成本、效率的考量,还是对作者、读者心态的调整来说,都是前所未遇的新问题。而作为当时权臣的严嵩之诗名与威势的变化,又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这一出版行为的文化效应:如基于增刻行为的将其他撰序者引为预期读者的第四方心理,不同撰序者在文学批评维度的规避与竞赛,作家离世后批评者对原有副文本秩序的破坏及新话语秩序的重置等。这一特殊的书序文撰写案例及其中的写作策略,有助于学界更好地认识处于历史现场的书序文写作,及其作为一种副文本类型在建构文学批评秩序中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嵩 一书多序 文本群 预期读者 出版文化
下载PDF
创设群组文本教学,建构探究式阅读链
16
作者 郭睿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1年第6期158-159,共2页
语文新课改教材文本信息量激增,旨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自主阅读空间。课程结构的调整势必推动教学变革。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并未敏锐洞察,及时转身,仍然停留在以往课课精打细磨的教学模式中。大容量的文本信息,对有限的教学实践提出... 语文新课改教材文本信息量激增,旨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自主阅读空间。课程结构的调整势必推动教学变革。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并未敏锐洞察,及时转身,仍然停留在以往课课精打细磨的教学模式中。大容量的文本信息,对有限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们不得不踏着快节奏在文山字海里奔波,久而久之,教师筋疲力尽,学生不堪重负,然而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如何走出困境?怎样突破瓶颈?”成了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聚焦 联接点 探究式阅读
下载PDF
语文学科“群文阅读”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师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56-58,共3页
当前语文教学领域阅读素材来源以及组合模式集中凸显了横向评估欠缺、议题内容"失真"以及价值认知泛化等现实问题。语文学科作为集聚人文底蕴与时代发展特征的综合学科,需要以群文阅读机制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关注个体阅读水平... 当前语文教学领域阅读素材来源以及组合模式集中凸显了横向评估欠缺、议题内容"失真"以及价值认知泛化等现实问题。语文学科作为集聚人文底蕴与时代发展特征的综合学科,需要以群文阅读机制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关注个体阅读水平的持续建设,拓展非连续文本的应用实效化,建立健全阅读"文本群"及置评体系,挖掘课程转型、主体素养以及社会教育机制等内外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理念传导、组合调控等实践模式,统筹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群文阅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 文本群 课程转型 主体素养 实践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教材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晖 林承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1-23,共3页
基于教材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以现有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为依托,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为参照,将新建的文本集群有机地嵌入教材体系中,使之发挥充实、强化、深入、拓展、迁移等功能。
关键词 基于教材 文阅读 教学实践 文本
下载PDF
马克思《危机笔记(1857-1858)》的编辑、研究现状及意义
19
作者 陈长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3年第3期51-72,共22页
本文粗略介绍了马克思《危机笔记(1857-1858)》(MEGA IV/14)的编辑工作、所收录文献及特点、编辑过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并简单说明了《危机笔记》对危机理论研究、《1857-1858年文本群》研究、《资本论》创作计... 本文粗略介绍了马克思《危机笔记(1857-1858)》(MEGA IV/14)的编辑工作、所收录文献及特点、编辑过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并简单说明了《危机笔记》对危机理论研究、《1857-1858年文本群》研究、《资本论》创作计划研究的意义。在苏联专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完成的解读稿的基础上,经德国专家倡导,《危机笔记》编辑工作最终在日本仙台重新启动。《危机笔记》是难得的专门关于危机的长篇幅文本,有利于研究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它与同时期创作的《大纲》都以法国开篇、对危机的看法都逐步从金融层面深入生产层面,且有理论互动,与同时期的书信和报刊文章也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对由《大纲》《危机笔记》、书信、报刊文章共同组成的"1857-1858年文本群"做更深入的研究;它同时涵盖了"五篇结构""六册结构"的后三篇、三册并体现了其间的细微差异,有利于对《资本论》创作计划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笔记 ( 1857 -1858) 》( MEGA IV/14) 危机理论 “1857 -1858 文本群 “五篇结构” “六册结构”
下载PDF
Fault diagnosis for on-board equip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NN and PSO-SVM hybrid model 被引量:2
20
作者 LU Renjie LIN Haixiang +3 位作者 XU Li LU Ran ZHAO Zhengxiang BAI Wanshe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30-438,共9页
Rapid and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faults of on-board equip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ensure reliable train operation.Text data of the fault tracking table of on-board equipment are taken a... Rapid and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faults of on-board equip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ensure reliable train operation.Text data of the fault tracking table of on-board equipment are taken as samples,and an on-board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model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s(PSO-SVM).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dimensionality and sparseness of fault text data,CNN is used to achieve feature extraction.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influence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fault sample data categor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the PSO-SVM algorithm is introduced.The fully connected classification part of CNN is replaced by PSO-SVM,the extracted features are classified precisely,and the intelligent diagnosis of on-board equipment fault is implemented.According to the test analysis of the fault text data of on-board equipment recorded by a railway bureau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model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odel can obviously upgrade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odel for fault diagnosis for on-board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board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unbalanced text dat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s(PSO-SV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