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本观念的中西差异
1
作者 刘顺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38-43,59,共7页
把文本研究当成一种理论或者科学 ,是 2 0世纪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传统上看 ,中国与西方的文本观念有着种种不同。我国没有西方的“语音中心主义”倾向 。
关键词 文本观念 文本理论 文本研究 文本语言学 语言科学 中西差异
下载PDF
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以形态结构与文本观念研究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康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4,191,共8页
形态结构研究与文本观念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民间文艺学行之有效的、且占据主导位置的经典研究范式。但是,随着学界研究视域渐向日常生活实践的方向转换,这两种经典范式的当代适用性开始成为影响学者进行方法择选的重要问题。严... 形态结构研究与文本观念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民间文艺学行之有效的、且占据主导位置的经典研究范式。但是,随着学界研究视域渐向日常生活实践的方向转换,这两种经典范式的当代适用性开始成为影响学者进行方法择选的重要问题。严格来说,研究范式的讨论,实质上指涉的是学术视角与对象认知的针砭。对这一问题的追索,探赜的不仅仅是具体研究方法的时代命运,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出促动学者进行范式的沿用、转换、甚至重构时,必须予以审慎思考的学科认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结构 文本观念 传统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卡尔维诺、哈贝马斯与一例精神病——再论解构主义的文本观念
3
作者 张春晓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哈贝马斯曾经评论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认为这部小说代表了解构主义由语言学转向而来的激进诉求,即推翻意识哲学和主体性,抹除一切文类、一切话语形式的差别,从而颠覆稳定的有效性标准。但笔者认为,哈贝马斯对小说的分析... 哈贝马斯曾经评论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认为这部小说代表了解构主义由语言学转向而来的激进诉求,即推翻意识哲学和主体性,抹除一切文类、一切话语形式的差别,从而颠覆稳定的有效性标准。但笔者认为,哈贝马斯对小说的分析固然精彩,其批评,亦即他对解构主义的理解,却偏离了方向。卡尔维诺的小说恰恰体现了解构主义的精髓,这种思想与其他诸意义理论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而又有一个精神病病例则堪称小说的现实版本,它或许能够向我们展示"一切文本化"的(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维诺 文本 语言学转向 解构主义 意识哲学 文本观念 哈贝马斯 话语形式
原文传递
作为观念的文本——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写作的研究及其应有的地位
4
作者 江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7,176,共3页
本文通过对现代理论研究阐释方式的讨论,分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与由此带来的文本表达的本质区别,尝试确立一种对人文学科,特别是艺术观念的非线性逻辑表达的理念,以期克服设计艺术领域理论文本阐释的含混和歧义,探索通过语境的... 本文通过对现代理论研究阐释方式的讨论,分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与由此带来的文本表达的本质区别,尝试确立一种对人文学科,特别是艺术观念的非线性逻辑表达的理念,以期克服设计艺术领域理论文本阐释的含混和歧义,探索通过语境的营造以更好地传达观念,这种文本的方式或许是一种让文义较为趋近作者本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文本 阐释的文本 艺术的文本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宏宇 《长江学术》 2012年第2期25-25,共1页
"副文本"(法文为paratexte)这个概念最先由法国文论家热奈特提出。其理论价值只有放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谱系中才能凸显出来。副文本理论的提出有其西方文化和文学背景,但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应该具有某种恰适性和借鉴价值。"... "副文本"(法文为paratexte)这个概念最先由法国文论家热奈特提出。其理论价值只有放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谱系中才能凸显出来。副文本理论的提出有其西方文化和文学背景,但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应该具有某种恰适性和借鉴价值。"副文本"是相对于"正文本"而言的,是指正文本周边的一些辅助性的文本因素,主要包括标题(含副标题)、序跋、扉页或题下题辞(含献辞、自题语、引语等)、图像(含封面画、插图、照片等)、注释、附录文字、书后广告、版权页等。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副文本的存在,主要是受限于传统的文本观念,我们需要充分打开"文本",才能认识副文本的文本建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本 历史谱系 文学理论 文学背景 西方文化 文本理论 文本观念
下载PDF
文本解读源于生命召唤——对话黄耀红先生
6
作者 陈敏华 《湖南教育(中旬)(B)》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陈:对于文本解读,我听到过一种声音:语文教学参考书上不是有详细的解读吗?而且,大多出自专家之手,教师还有必要再解读吗?黄:或许,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态。在我看来,支撑这种说法的其实是一种文本观念。这种文本观可由一个线性的逻辑链... 陈:对于文本解读,我听到过一种声音:语文教学参考书上不是有详细的解读吗?而且,大多出自专家之手,教师还有必要再解读吗?黄:或许,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态。在我看来,支撑这种说法的其实是一种文本观念。这种文本观可由一个线性的逻辑链来表示:作者赋予文本“意义”—文本解读就是破解这个“意义”—文本教学就是传递这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参考书 对话 召唤 生命 文本观念 意义 逻辑链
下载PDF
荀子儒学经典诠释方法论发微
7
作者 周光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10,共6页
荀子感应战国末期社会转型的特定需要,总结各家各派的经典诠释经验,重新确立了诠释儒家经典的基本目标,重新建构了关于儒家经典的文本观念,并且以此作为建构新的儒家经典诠释方法论的引导。而就创建新的儒家经典诠释方法论而言:荀子首... 荀子感应战国末期社会转型的特定需要,总结各家各派的经典诠释经验,重新确立了诠释儒家经典的基本目标,重新建构了关于儒家经典的文本观念,并且以此作为建构新的儒家经典诠释方法论的引导。而就创建新的儒家经典诠释方法论而言:荀子首先重视的是"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亦即通过诠释与思索,而将儒家经典文本之所讲所论贯穿起来以发掘并洞明其中的道理;荀子特别重视的是"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为其人以处之",亦即通过诠释儒家经典,诠释者能够对儒学精神学以致用,在致用中加深理解与诠释;荀子十分重视的还有,它能促使诠释者逐渐进入一种理想境界,亦即"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诠释目标 文本观念 诠释方法论
下载PDF
王夫之《张子正蒙》诠释方法论初探
8
作者 周光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9-25,共7页
与北宋中期以来包括二程、朱熹在内的许多儒家学者的有关看法相比较,王夫之关于《正蒙》的文本观念,是全面的、深刻的,有着一定的独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正是从这种文本观念出发,王夫之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四种诠释方法论:语言诠释方法... 与北宋中期以来包括二程、朱熹在内的许多儒家学者的有关看法相比较,王夫之关于《正蒙》的文本观念,是全面的、深刻的,有着一定的独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正是从这种文本观念出发,王夫之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四种诠释方法论:语言诠释方法,体验诠释方法,类推诠释方法,贯通诠释方法。运用这些方法,王夫之务必要在程朱二子之外另辟蹊径,对于张载创立的"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的哲学理论大力阐发,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予以重建,从而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发展,挽回当世"人心之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正蒙》 诠释自觉 文本观念 诠释方法论
下载PDF
春秋时代称《诗》之风对孔子“诗教”的影响
9
作者 黄文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春秋称《诗》之风对孔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使孔子重视《诗》的传授,以《诗》作为教学内容;二是在学《诗》目的上,使孔子重视《诗》的政治功用,重视《诗》在伦理教化、性情修养和增长见识方面的作用;三是在引... 春秋称《诗》之风对孔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使孔子重视《诗》的传授,以《诗》作为教学内容;二是在学《诗》目的上,使孔子重视《诗》的政治功用,重视《诗》在伦理教化、性情修养和增长见识方面的作用;三是在引诗、解诗的方式上,孔子也深受《左传》一类解诗性质的引诗的影响。春秋时代人们称《诗》时没有文本观念,而孔子却已具有朦胧的文本概念,他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要求他们注意《诗》作者的本意。可以说孔子诗教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对春秋时代称《诗》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孔子 文本观念 教育理念 春秋时代
下载PDF
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美学思想——一种发展的描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卫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4-58,80,共6页
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举世公认的结构主义美学代表人物。他以著述的丰富、研究领域的广泛而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的美学思想包含着结构主义美学从产生、发展到后结构主义的全部历程。他的著述重点有过两次重要的转移... 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举世公认的结构主义美学代表人物。他以著述的丰富、研究领域的广泛而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的美学思想包含着结构主义美学从产生、发展到后结构主义的全部历程。他的著述重点有过两次重要的转移。他既是从存在主义转向结构主义的一个过渡性人物,又是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推波助澜者。因此,对巴尔特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巴尔特美学思想的全貌,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法国结构主义美学的发展轨迹和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语言学 巴尔特 美学思想 后结构主义 写作方式 存在主义 文本观念 叙事作品 文学作品 发展轨迹
下载PDF
探究式语文教学实现的前提
11
作者 张淼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1-43,共3页
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习得运用符合学科研究规律的方法、利用科学的思维认识和得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能力。因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是要具备观念前提,我们的教育... 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习得运用符合学科研究规律的方法、利用科学的思维认识和得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能力。因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是要具备观念前提,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赋权,为学生可持续的探究行为提供结构性优化策略,二是充分考虑语文的学科特点,要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文本观念,体认学科特征,形成人本观念,训练研究方法,形成逻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文本观念
下载PDF
歌与唱:民间文学的文本分层与意义间隔——以湘南瑶族的“冈介”活动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长天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45-54,共10页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整合态势,民族志研究方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帕里一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鲍曼的表演理论等西方学术范式的普遍接受,...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整合态势,民族志研究方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帕里一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鲍曼的表演理论等西方学术范式的普遍接受,民间文学的文本观念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即文字记录本不再涵括研究对象整体,新的文本观念使民间文学的口头性、表演性、生活性等特征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在新的文本形态中,语境成为不可或缺的互文性背景,换言之,在活态的民间文学中并不存在那种可以抽离掉语境而存在的文本,语境本身就是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研究 文本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瑶族 湘南 口头程式理论 学术范式 表演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