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勒兹的差异与文本革命
1
作者 潘于旭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差异与重复是德勒兹的哲学方法,其观念源出于20世纪初期法国哲学中主流思想的柏格森主义和巴舍拉尔的科学认识方法论。德勒兹通过尼采哲学批判黑格尔主义否定辩证法的观念,在柏格森的时间观念基础上提出了有限性与永恒轮回的关系,开创... 差异与重复是德勒兹的哲学方法,其观念源出于20世纪初期法国哲学中主流思想的柏格森主义和巴舍拉尔的科学认识方法论。德勒兹通过尼采哲学批判黑格尔主义否定辩证法的观念,在柏格森的时间观念基础上提出了有限性与永恒轮回的关系,开创了文本革命的方法,突出了哲学就是创造概念的观念;并把差异的永恒轮回作为逃离现代资本主义控制的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否定 差异 文本革命
下载PDF
论互联网背景下的红色革命文本学习指导策略
2
作者 汪蓉 《学语文》 2023年第2期37-39,共3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如何做好语文学科专项学习的立德树人?语文课题组的老师们以“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研究”为探究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如何做好语文学科专项学习的立德树人?语文课题组的老师们以“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研究”为探究点,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分析并思考在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阶段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为加强对红色革命文本阅读工作的推进,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力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推广模式和渠道,钻研课程资源育人功能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革命文本 智用网络 拓展路径
下载PDF
基于单篇革命类文本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的教学为例
3
作者 刘静 《西藏教育》 2023年第12期29-32,共4页
统编版教材中的革命类文本,秉承着2022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定位,与教材单元编排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匹配对应。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针对单篇革命类文本的内容信息、折射的情感意蕴和蕴藏的表... 统编版教材中的革命类文本,秉承着2022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定位,与教材单元编排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匹配对应。基于此,教师就需要针对单篇革命类文本的内容信息、折射的情感意蕴和蕴藏的表达方式进行聚焦,将任务群的设置切准文本表达的内在价值点,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本文提出要基于文本内容,在就地取材中创设可感情境;基于认知规律,在逐层进阶中设置序列任务;基于学评一体,在前后贯通中设置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本 任务群理念 创设情境 设置任务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基于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文本的德育实践研究
4
作者 保群 《教育界》 2023年第26期131-133,共3页
从革命传统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革命传统文本教学有利于熏陶道德情感,革命传统文本编排具有德育效能三方面,论述基于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文本开展德育实践的可行性,提出单篇衍生法、单元牵连法、人物串联法、主题组合法、情境补白法... 从革命传统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革命传统文本教学有利于熏陶道德情感,革命传统文本编排具有德育效能三方面,论述基于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文本开展德育实践的可行性,提出单篇衍生法、单元牵连法、人物串联法、主题组合法、情境补白法五种德育实践方法,并从德育实践的德育化、主题化、活动化、形象化阐述基于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文本开展德育实践的思考,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革命传统文本 德育实践
下载PDF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汉全 《理论视野》 CSSCI 2011年第4期17-20,共4页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活动,是对十月革命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诸多因素和条件,与十月革命的"流传文本"、自己的思想基础、解读时的具体语境等密切联系着。从文本角度研究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对于认识李大钊早期思想...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活动,是对十月革命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诸多因素和条件,与十月革命的"流传文本"、自己的思想基础、解读时的具体语境等密切联系着。从文本角度研究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对于认识李大钊早期思想演变过程,认识新文化运动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会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宣传十月革命文本解读思想演变
下载PDF
身体·欲望·政治——革命经典和当前底层文本中的身体编码比较
6
作者 王宗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在革命经典文本中,基于革命现代性而建构的审美话语范式对于身体及其欲望的基本处理路径就是政治化,即用宏大的阶级政治进行规约和编码;而在所谓的后革命时代,宏大的阶级政治已因语境的变迁而不合时宜,遂机警地转化为各种微观的文化政治... 在革命经典文本中,基于革命现代性而建构的审美话语范式对于身体及其欲望的基本处理路径就是政治化,即用宏大的阶级政治进行规约和编码;而在所谓的后革命时代,宏大的阶级政治已因语境的变迁而不合时宜,遂机警地转化为各种微观的文化政治,近年来的"底层写作"对身体、政治和欲望的处理就转而诉诸微观政治。通过对革命经典文艺与底层写作文本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对身体、欲望及政治之关系处理的不同编码路径,但均反映了文学与政治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经典文本 “底层写作”文本 微观文化政治 “身体编码”
下载PDF
《红旗谱》:作为革命历史记忆的历史革命化文本
7
作者 吴翔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它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它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革命历史记忆 历史革命文本 民族国家
下载PDF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红色革命类文本的编排及其教学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杰 汤慧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第29期72-74,共3页
统编语文教材编入了充足的红色革命类文本,能够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持续式、浸润式熏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要扣学情、构整体,凸显红色革命类文本的分布特点;架整体,巧转变,呈现红色革命类文本的编排用... 统编语文教材编入了充足的红色革命类文本,能够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持续式、浸润式熏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要扣学情、构整体,凸显红色革命类文本的分布特点;架整体,巧转变,呈现红色革命类文本的编排用意;依本质,揣用意,释放红色革命类文本的内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红色革命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郭乐静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56-58,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继承与弘扬。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教学面临着学生认识层面有距离、教师教学有差异等诸多困境,为此提出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优化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继承与弘扬。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教学面临着学生认识层面有距离、教师教学有差异等诸多困境,为此提出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优化路径:多元渗透缩短学生认识距离;立足本位平化教师教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革命文化题材文本教学 认识距离 教学差异 多元渗透 立足本位
下载PDF
工具与人文并举 情感与语言齐进——浅谈红色革命类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玲琳 《小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3期41-42,共2页
红色革命类文本是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育人价值,而且展现出独特的语文本色。目前,对这类文本的教学,一些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其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情感之线、人物形象、表达特点等,引导学生在具体... 红色革命类文本是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育人价值,而且展现出独特的语文本色。目前,对这类文本的教学,一些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其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情感之线、人物形象、表达特点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作者的爱憎张力、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掌握文本的表达特点,从而使学生获得生命认识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本 教学策略 表达特点
下载PDF
革命文化类文本教学研究
11
作者 高丽 《生活教育》 2021年第30期21-23,共3页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文化,是弘扬与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红色精神品格的重要素材,是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依托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文本,可以在小学生心中根植...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文化,是弘扬与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红色精神品格的重要素材,是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依托教材中的革命文化类文本,可以在小学生心中根植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精神 革命文化类文本 教学探究
下载PDF
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第35期21-24,F0002,共5页
革命文化类文本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具有文学、思想、实践等教学价值。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为文学审美、文学创新和文学迁移,思想价值主要体现为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传承,实践价值主要体现为对文本的阅读创造、理解认同和意义... 革命文化类文本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具有文学、思想、实践等教学价值。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为文学审美、文学创新和文学迁移,思想价值主要体现为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传承,实践价值主要体现为对文本的阅读创造、理解认同和意义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化类文本 文学价值 思想价值 实践价值
下载PDF
三学单:小学语文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的作业单样式与运用探究
13
作者 梅明娟 《语文课内外》 2022年第25期85-88,共4页
革命文学类文本在统编教材里的地位突出 。以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为例,设计三学单: 课前预学单、课中研学单和课后拓学单。通过作业单的任务驱 动,拉近生本距离,提高学生兴趣; 整合课内外资源,加深学生文本理解; 结合 实践,实现“文... 革命文学类文本在统编教材里的地位突出 。以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为例,设计三学单: 课前预学单、课中研学单和课后拓学单。通过作业单的任务驱 动,拉近生本距离,提高学生兴趣; 整合课内外资源,加深学生文本理解; 结合 实践,实现“文道统一 ”。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走向高品质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革命文学类文本;三学单;课前预学单; 课中研学单;课后拓学单 一、“小学语文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现状 实践内容去运用所学, 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情境描述】 性, 也忽略了对学生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学生的 二、“小学语文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的编排特点 提问让老师很无奈。文中写到一位红军老班长在经过草 革命文化类课文既要落实语文要素, 又要无痕渗地时,为 了照顾着三名生病的小战士, 他却把好不 透革命传统教育, 真正去践 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容易钓到的一 条小鱼煮成汤, 毫不犹豫地全部给了 那么统编教材是如何对高段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进行编那三名小战士吃, 而他自 己却 因为长期饥饿, 排的呢? 笔者为此对统编教材高段革命题材类课文进最终壮烈牺牲在“一 望无边”的草地上。有学生提问 行了梳理, 如下图: “老师, 这 是真的吗? 为什么没人给他们送吃的呢? 为什么他们不和大部队取得联系呢? ” 其余同学也投来疑惑的眼神, 纷纷质疑故事的真实性。 【教学现状】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质疑呢?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此类课文的 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 教学脱离实际 由于一些教师对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此类文本时说 教性过强, 给人物“贴标签”, 教学时独立于单一文本, 不勾联学生的兴趣 点和 共鸣点, 脱离实际, 让学生无法真实地产生有 ( 一) 实现“双线并行” 效地阅读行为,使得学生阅读行为不能真实有效地发 统编语文小学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双线组元, 人生,丢失了对革命题材类文本的阅读兴趣。 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相组合, 实现“双线并行”。高段的(二) 资源缺乏整合 教材主要选编革命文化主题单元, 每篇课文的“人文 一些教师专注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带着学生一遍遍 内涵”与“语文要素”相结合, 在主题大单元中也集地咀嚼课文,教师狭隘地处理着教材,备课时没有课程 中体现人文要素, 充分体现 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的概念,课程资源得不到整合、重组,课外资源更是得 “双线并行”使得单元教学目标更加聚焦, 教学指向不到开发与利用。 更加 明确。 (三) 脱离实践运用 ( 二) 体现教学梯度 一些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对学科定位不够明晰,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具有语文的整体性,此有时候只重视文本内容的 理解, 不注重结合相应的 类题材课文在各年段的教 材中的呈现是不一样的, 85 2022年第 25期 语 文 教 研 编排形式是由浅入深,有序推进的,呈现明显的梯度。 任务预习课文内的生字新 词,学生在课堂学习前主动第一和第二学段课文更多的是以单篇形式呈现, 贴近 探究字音字义,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便于老师学生生活, 注重学习中的熏 陶感染作用, 对学生 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更全面地把握学情,为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的理解; 在第二学 指明方向。 段中, 三年级关注学段间的衔接,四年级则开始尝试 【案例 1】 《圆明园的毁灭》预学单 将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以一个单元 的形式集中呈现, 第二学段的“双线组元”特点开始突出, 对学生要求慢慢提高, 主要表现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而第三学段则更加关注整体, 对学生 有更高要求了, 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品质进一步加深细节体会, 对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也要准确把握, 同时要结合相关资料去理解课文内容, 强调在融贯中提升。 三 、小学语文高段革命文学类文本的作业单样式 【反思评价】 与运用 借助“字词型预学单”,教师监测学生真实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22 年版) 》指出, 起点, 在课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预学”,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 预学单为学生腾出了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通过自主识 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类文本 三学单 课前预学单 课中研学单 课后拓学单
下载PDF
《红旗谱》:“红色”革命历史记忆的历史革命化范本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翔宇 胡培培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6-60,共5页
作为一部新中国"红色"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红旗谱》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人物和历史的成长形成了意义的同构。在英雄人格化想象下人物的阶级身份意识步步彰显、清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 作为一部新中国"红色"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红旗谱》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人物和历史的成长形成了意义的同构。在英雄人格化想象下人物的阶级身份意识步步彰显、清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体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民族国家现代性想象和合法性确证的叙事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革命历史记忆 历史革命文本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文本”与“再现”——中西“身体写作”之比较研究
15
作者 孟岗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5期21-26,共6页
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尽管为中国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现状来看,身体写作背离了西苏所追求的“文本”革命的理论初衷,将身体写作理论发展成为大胆“再现”身体情欲以及隐私的文学潮流... 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尽管为中国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现状来看,身体写作背离了西苏所追求的“文本”革命的理论初衷,将身体写作理论发展成为大胆“再现”身体情欲以及隐私的文学潮流。同“文本性身体”相比,由于“再现性身体”所具有的可观睹性,这使得身体写作很容易在女性解放的名义下重新沦为男性色情窥视的消费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文本革命
下载PDF
试论《红旗谱》的历史革命化叙事
16
作者 吴翔宇 叶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红旗谱》作为红色革命历史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其中,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隐喻了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与人格化想象,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 《红旗谱》作为红色革命历史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其中,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隐喻了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与人格化想象,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历史革命文本 民族国家
下载PDF
《红旗谱》:民族国家的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翔宇 文爱军(英文译校)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革命历史记忆 历史革命文本 民族国家叙事
下载PDF
《谁是最可爱的人》文本语言组织形式下的家国情怀
18
作者 宋惠娟 于保东 《中学语文》 2022年第28期28-30,共3页
课堂教学具有文本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双重属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本教学应围绕“有组织的语言形式象征性地表达家国情怀”的核心大概念展开,深挖文本选材的精巧典型性、语言的生动组织性、情感的多重感染性等特质。文化教育应关注对... 课堂教学具有文本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双重属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本教学应围绕“有组织的语言形式象征性地表达家国情怀”的核心大概念展开,深挖文本选材的精巧典型性、语言的生动组织性、情感的多重感染性等特质。文化教育应关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精心培育,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中学生的血脉中赓续,达到以文化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大概念 革命文化文本 语言形式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次修订的背景及其诠释学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鹏飞 赵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8,共8页
作为一种革命意识形态崇高叙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2年发表后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修订,即:从1942年的讲话语言到1943年的文字文本的第一次修订,从1943年政治文本到1953年学术文本的第二次修订,从1953年的学术文本到1965... 作为一种革命意识形态崇高叙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2年发表后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修订,即:从1942年的讲话语言到1943年的文字文本的第一次修订,从1943年政治文本到1953年学术文本的第二次修订,从1953年的学术文本到1965、1966年的学术文本、革命文本的第三次修订,以及从1965、1966年学术文本、革命文本回归到1991年的学术文本的第四次修订。这四次修订既是《讲话》文本去政治化与去工具化的过程,也是其实现经典化与神圣化的过程,其中的主要动力源自时代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文本自身衍变的历史需要。《讲话》文本因而显现出丰盈的历史诠释学意义。理解并认识这种意义,是今天我们正确看待《讲话》巨大贡献与历史局限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话》 政治文本 革命文本 学术文本
下载PDF
女性话语在革命文本中的隐现
20
作者 武锦华 龙怀珠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4-27,共4页
《青春之歌》的情节结构非常明显地渗透着 50年代的时代话语 ,或曰革命话语 ,它构成了作品的表层显性结构。然而 ,总觉得有一条似隐非隐的闪光点洒落在那些强劲的革命话语结构中 ,它以一种饱满的力量潜入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 ,暗自推动... 《青春之歌》的情节结构非常明显地渗透着 50年代的时代话语 ,或曰革命话语 ,它构成了作品的表层显性结构。然而 ,总觉得有一条似隐非隐的闪光点洒落在那些强劲的革命话语结构中 ,它以一种饱满的力量潜入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 ,暗自推动着作品的发展 ,也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那就是作家遮蔽不住的女性意识 ,即尽管杨沫在主观上追求的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话语 ,但天然的生命感悟及强烈的女性意识却不时浮现出来 ,以一种“稳定性特征”贯穿在作品中 ,成为对读者最具魅力的隐性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话语 革命文本 《青春之歌》 表层显性结构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