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雨 《五台山研究》 2007年第4期23-29,共7页
寒山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一位朴朔迷离的隐士和警励流俗的诗僧,以其传奇般的人生、感悟性的禅诗和警世化俗的思想,赢得了海内外民众的青睐、雍正皇帝的封敕,还被尊其为"文殊菩萨化身"。
关键词 寒山 行履 思想 文殊化身
下载PDF
宗喀巴是文殊菩萨化身
2
作者 文奎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40-48,共9页
宗喀巴是元明之际藏传佛教的高僧、班智达。他对藏传佛教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继承、发展了印度中观应成派思想,著书立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佛学理论体系;改革佛教,严饬律仪,新建道场,组织僧团,创立了格鲁派,故被... 宗喀巴是元明之际藏传佛教的高僧、班智达。他对藏传佛教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继承、发展了印度中观应成派思想,著书立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佛学理论体系;改革佛教,严饬律仪,新建道场,组织僧团,创立了格鲁派,故被尊为格鲁派始祖、佛学理论家、宗教改革家、第二佛陀、文殊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教育 卫藏参学 著书立说 弘法利生 创宗立限 文殊化身
下载PDF
赤松德赞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喜民 《五台山研究》 2013年第4期54-58,共5页
赤松德赞是吐蕃悉补野世系中的一位杰出的赞普,他对吐蕃的繁荣富强,特别是佛教的传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被藏民爱戴、拥护、尊崇,遂被神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关键词 赤松德赞 拓展疆土 吐蕃三法王 堪洛曲松 文殊化身
下载PDF
萨班贡噶坚赞是文殊菩萨化身
4
作者 肖雨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48-62,共15页
萨班贡噶坚赞出身于萨迦昆氏家族,以其有"百余名学者之智"修习文殊法而成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班智达、萨迦派四祖和宗教活动家。他著书立说,继宗续派,弘法利生,庄严国土,为蒙藏确立了供施关系,结束了藏区400余年分裂割据的混... 萨班贡噶坚赞出身于萨迦昆氏家族,以其有"百余名学者之智"修习文殊法而成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班智达、萨迦派四祖和宗教活动家。他著书立说,继宗续派,弘法利生,庄严国土,为蒙藏确立了供施关系,结束了藏区400余年分裂割据的混乱时代,使藏区回归到祖国的大一统中,为中华民族的友好团结和领土完整统一作出不朽贡献,故被誉为文殊菩萨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昆氏家族 贡噶坚赞 弘法利生 蒙藏结盟 团结统一 文殊化身
下载PDF
杜顺是文殊菩萨化身
5
作者 竹音 《五台山研究》 2007年第2期25-30,共6页
杜顺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帝心和尚”。其著作言简义赅,义理深刻,思想精萃,揭示了《华严》奥义,组织了华严哲学体系,为华严宗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遂被尊为“华严宗初祖”。以其神通疗疾和“五台山遇见弥陀”等异事,又被人们... 杜顺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帝心和尚”。其著作言简义赅,义理深刻,思想精萃,揭示了《华严》奥义,组织了华严哲学体系,为华严宗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遂被尊为“华严宗初祖”。以其神通疗疾和“五台山遇见弥陀”等异事,又被人们称为文殊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顺 行履 华严思想 华严宗初祖 文殊化身
下载PDF
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大师
6
作者 邓来送 《五台山研究》 2007年第3期14-17,共4页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是闻思修的典范,他降世时藏传佛教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想混乱。宗喀巴从整顿戒律、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从教义理论上正本清源,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的僧...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是闻思修的典范,他降世时藏传佛教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想混乱。宗喀巴从整顿戒律、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从教义理论上正本清源,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的僧侣队伍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他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各个教派的充分肯定。并被明成祖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明宣宗又加封为"大慈法王"。藏传佛教称宗喀巴是文殊菩萨化身,被誉为"说空百代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 格鲁派创始人 宗咯巴思想理论 文殊化身
下载PDF
萨松南杰殿原状陈设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斌 《西藏艺术研究》 2013年第3期75-80,共6页
布达拉宫殿堂的原状陈设对于布达拉宫而言,其价值不亚于建筑本身和所保存的文物,笔者做此选题不仅是因为布达拉宫的原状陈设研究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上所具有的意义。文章探讨了萨松南杰殿功能的变迁、原状陈... 布达拉宫殿堂的原状陈设对于布达拉宫而言,其价值不亚于建筑本身和所保存的文物,笔者做此选题不仅是因为布达拉宫的原状陈设研究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上所具有的意义。文章探讨了萨松南杰殿功能的变迁、原状陈设和陈设思想,认为萨松南杰殿最初与其东西两侧的坛城殿、长寿极乐殿互为一体均是达赖喇嘛寝宫,公元1798年正式改为供奉康熙帝牌位和乾隆帝画像的供殿,其供奉陈设的主供是乾隆帝画像及康熙帝牌位,陈设的中心思想则是皇帝是为格鲁派承认的文殊菩萨化身,是世间的"文殊室利大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松南杰殿 乾隆帝画像 康熙帝牌位 布达拉宫 文殊菩萨化身
下载PDF
作为“转轮王”和“文殊菩萨”的清帝——兼论乾隆帝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安海燕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从历史背景来看,藏传佛教赋予中原统治者的"转轮王"和"文殊菩萨化身"称号只是一种尊称和象征性符号。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悦纳,它们对于清帝的核心意义在于确认其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乾隆帝制作御容佛装... 从历史背景来看,藏传佛教赋予中原统治者的"转轮王"和"文殊菩萨化身"称号只是一种尊称和象征性符号。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悦纳,它们对于清帝的核心意义在于确认其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乾隆帝制作御容佛装像的基点在于以传统王朝的皇帝面对蒙藏族群,在此前提下融入个人的宗教趣味,形成了以"转轮王"兼"文殊菩萨化身"呈现的皇帝形象。如果说这种形式有什么更多的含义,那也不外乎是增加他对蒙藏高层的亲和力和他身为清帝的神圣性。新清史学者所主张的乾隆帝以藏传佛教的转轮王、菩萨身份治国的观点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乾隆帝 藏传佛教 转轮王 文殊菩萨化身
原文传递
如是我闻五台山
9
作者 彭图 《五台山》 2012年第11期72-83,共12页
第八章古今传说五台山 文殊化身五髻仙 汉明帝以前,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人们听到五台山的很少,来拜访的就更少。当时,台山周围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至。平川地方,住的都是黄冠道士。这些道士经常看到五峰之间,有... 第八章古今传说五台山 文殊化身五髻仙 汉明帝以前,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人们听到五台山的很少,来拜访的就更少。当时,台山周围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至。平川地方,住的都是黄冠道士。这些道士经常看到五峰之间,有祥云彩光,晚上神灯流动,都认为是神仙洞府。相传,有个仙人,头发挽成五个髻,白色衣服薄如蝉翼。有时单独往来,有时与一群小孩追逐,游走在五顶之间,远望很真实,走近就消失了。有时出现有时回去,没人能找见,说不清是何时来的。后来人们逐渐来往频繁,五髻仙人就很少出现了。道士们认为他是素衣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文殊化身 第八章 道士 仙人 佛教 小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