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十年代的友谊为何“烫人”?——《文汇月刊》文体变迁背后的八十年代知识分子交游
1
作者 王朴微 杨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181,共21页
贯穿整个八十年代的《文汇月刊》衍生自《文汇报》文艺副刊,承续了《文汇报》与知识分子的紧密联系,也成为呈现八十年代知识分子交游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八十年代《文汇月刊》的文体盛衰变化为切入口,从“形式的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探讨... 贯穿整个八十年代的《文汇月刊》衍生自《文汇报》文艺副刊,承续了《文汇报》与知识分子的紧密联系,也成为呈现八十年代知识分子交游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八十年代《文汇月刊》的文体盛衰变化为切入口,从“形式的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时代认知、交游情况的变化。八十年代前期报告文学的兴盛,体现出知识分子在彼时所担任的“协调者”角色,反向促进了知识分子的交游,八十年代后期散文、对谈取代报告文学,成为知识分子书写自我的有力工具,同时也展示出作为生活方式的“烫人”友谊如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知识分子交游 文汇月刊
原文传递
将来的日子还很长——北岛与《文汇月刊》
2
作者 罗达成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一 初见北岛,在1981年4月间。那是《文汇月刊》破天荒地用两页篇幅发表了舒婷的七首诗,并刊出刘登翰《通往心灵的歌——记诗坛新人舒婷》两个月后。不过,我早在两年多前,朦胧诗"终于露出地表"时,就读过这位朦胧诗领军人物的不少代表... 一 初见北岛,在1981年4月间。那是《文汇月刊》破天荒地用两页篇幅发表了舒婷的七首诗,并刊出刘登翰《通往心灵的歌——记诗坛新人舒婷》两个月后。不过,我早在两年多前,朦胧诗"终于露出地表"时,就读过这位朦胧诗领军人物的不少代表作。我读过北岛的《回答》,也读过他回眸刚刚过去的十年浩劫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汇月刊 舒婷 顾城 刘登翰 蔡其矫 艾青 文汇报》 雷抒雁 早期作品 朦胧诗人
原文传递
办刊物就是要“挥霍”名家——《文汇月刊》创刊的日子
3
作者 罗达成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3,共6页
1980年1月20日,文汇报社推出了《文汇增刊》创刊号。刊名原本一开始就叫《文汇月刊》,但因当时纸张限量配给供应,刊物所需纸张全靠文汇报印刷厂节省下来的一点余量,供不应求,不得不权且定名《文汇增刊》。这一年出了七期,第二年才正式... 1980年1月20日,文汇报社推出了《文汇增刊》创刊号。刊名原本一开始就叫《文汇月刊》,但因当时纸张限量配给供应,刊物所需纸张全靠文汇报印刷厂节省下来的一点余量,供不应求,不得不权且定名《文汇增刊》。这一年出了七期,第二年才正式改为《文汇月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创刊号还没上市,但仅从《文汇报》头版刊登的目录,已然强势吸引住众多读者和文学界、艺术界的眼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汇月刊 文汇增刊 文汇报》 周扬 第二年 七期 见其 创办人 古巴人 胡风
原文传递
木文先生借我用图片
4
作者 李频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此前曾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听木文先生讲话,也曾通过电话,第一次单独交往则是2010年。2008年我启动了编纂《共和国期刊六十年》的工作。这是一部编年体和纪传体结合的资料书,以图为主,配以文摘,保存历史。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它对改革... 此前曾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听木文先生讲话,也曾通过电话,第一次单独交往则是2010年。2008年我启动了编纂《共和国期刊六十年》的工作。这是一部编年体和纪传体结合的资料书,以图为主,配以文摘,保存历史。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它对改革开放期刊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汇月刊 戴老 宋木文 保存历史 戴文葆 出版工作 出版史 历史风云 刘杲 对我说
下载PDF
关于中文期刊工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鹤丹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5年第3期25-28,共4页
一、改进传统的期刊目录,建立科学的中文期刊检索体系。传统的图书馆对期刊处理的方法,基本上是以“种”为单元进行分类或按字顺处理的。目前,各馆在向读者揭示馆藏时,只设有期刊分类目录和刊名目录。但是期刊有与书不同的特点,图书一... 一、改进传统的期刊目录,建立科学的中文期刊检索体系。传统的图书馆对期刊处理的方法,基本上是以“种”为单元进行分类或按字顺处理的。目前,各馆在向读者揭示馆藏时,只设有期刊分类目录和刊名目录。但是期刊有与书不同的特点,图书一般用一种体裁表达一个主题,而期刊是由多篇文章的许多内容、多种体裁组成的。如上海出版的《文汇月刊》,内容包括报告文学、小说、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作 篇名索引 文汇月刊 期刊检索 三次文献 期刊资料 用户教育 知识宝库 情报资料 期刊管理
下载PDF
一种方兴未艾的修辞方式——示姓(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忠林 《语文知识》 1994年第7期34-35,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1992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第四版《关于邓小平南巡的传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邓小平,改革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有人来查姓‘社’姓‘资’怎么...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1992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第四版《关于邓小平南巡的传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邓小平,改革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有人来查姓‘社’姓‘资’怎么办?邓小平说,你们就怕这些,国家贫穷落后你们怕不怕?”上述关于姓‘社’姓‘资’的说法已屡见不鲜。这是为了表达需要,给事物临时取个姓氏,当然也可以给人临时取个姓氏。取姓似在示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修辞方式 十四大报告 实践证明 文中 修辞作用 说明性文字 文汇月刊 示性 《小说月报》
下载PDF
“胡涂帐”背后的严肃主题——姚雪垠、刘再复“文学”论争断想
7
作者 宋立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11-15,共5页
1 尽管大家都说文人打官司尽是“胡涂帐”,尽管几位文坛大家一本正经或半开玩笑的争鸣也不足以装点时下文坛的“萧条”,不足以使文坛摆脱无人关注的“尴尬”局面;可姚、刘的高论确是为文坛添了一点佐料,,《文汇月刊》也因此而更其闻名... 1 尽管大家都说文人打官司尽是“胡涂帐”,尽管几位文坛大家一本正经或半开玩笑的争鸣也不足以装点时下文坛的“萧条”,不足以使文坛摆脱无人关注的“尴尬”局面;可姚、刘的高论确是为文坛添了一点佐料,,《文汇月刊》也因此而更其闻名。或许,街谈巷议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再复 姚雪垠 文汇月刊 《李自成》 性格组合论 文艺思潮 无甚高论 四十年代 中国新文学大系 自己的园地
下载PDF
试论《寒夜》中汪文宣悲剧的成因
8
作者 曹建玲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1期37-41,共5页
《寒夜》是著名作家巴金一九四四年冬到一九四六年底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抗战胜利前后一年间国民党陪都重庆一家普通善良的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全家四口人:汪母、汪文宣、妻子曾树生和儿子小宣。汪文宣和曾树生原是上海某... 《寒夜》是著名作家巴金一九四四年冬到一九四六年底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抗战胜利前后一年间国民党陪都重庆一家普通善良的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全家四口人:汪母、汪文宣、妻子曾树生和儿子小宣。汪文宣和曾树生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都有为中学教育事业,为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而奋斗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文宣 《寒夜》 曾树生 作家巴金 大学教育系 文汇月刊 家庭化 一年间 一九 生活道路
下载PDF
舒婷《思念》一诗赏析
9
作者 辰雨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7-,共1页
收集在《双桅船》里的《思念》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它的创作是现代青年诗群的代表舒婷七七年后,和北京青年诗人进行艺术交往中,有意识地追求诗的朦胧、含蓄,把笔端伸入人的内心,用意象的技巧来表达内心难以描摹的情绪的一次尝试(见刘... 收集在《双桅船》里的《思念》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它的创作是现代青年诗群的代表舒婷七七年后,和北京青年诗人进行艺术交往中,有意识地追求诗的朦胧、含蓄,把笔端伸入人的内心,用意象的技巧来表达内心难以描摹的情绪的一次尝试(见刘登翰《通往心灵的歌——记诗人舒婷》,《文汇月刊》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婷 青年诗人 文汇月刊 双桅船 刘登翰 思想意蕴 现代青年 诗眼 感性形象 不著一字
下载PDF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试论报告文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10
作者 周良沱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35-40,共6页
新时期报告文学史无前例的迅速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外文坛的广泛瞩目。伟大变革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提供的丰富养料,党中央正确的文艺政策的春风化雨,促使报告文学这个年轻的文学样式获得了空前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民报告时代的变化... 新时期报告文学史无前例的迅速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外文坛的广泛瞩目。伟大变革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提供的丰富养料,党中央正确的文艺政策的春风化雨,促使报告文学这个年轻的文学样式获得了空前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民报告时代的变化,状写人民在四化征途中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淑 春气 变革时代 文学运动 文学园地 文艺政策 审美价值 文汇月刊 八十年代 十年内乱
下载PDF
《金瓶梅》研究论著索引
11
作者 徐全太 王秀云 《天中学刊》 1994年第2期96-100,共5页
《论【金瓶梅】》 徐朔方 《浙江学刊》 1981.1《【金瓶梅】成书补证》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 1981.1《【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 徐朔方 《抖擞》(香港)第42期 1981年1月号《【金瓶梅)引言》 阿瑟·戴维·韦利著 顾希春... 《论【金瓶梅】》 徐朔方 《浙江学刊》 1981.1《【金瓶梅】成书补证》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 1981.1《【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 徐朔方 《抖擞》(香港)第42期 1981年1月号《【金瓶梅)引言》 阿瑟·戴维·韦利著 顾希春译 《河北大学学报》1981.1《宝卷在【金瓶梅】中》 蔡国梁 《河北大学学报》 1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研究 张竹坡 李开先 贾三近 补证 金华酒 黄霖 文汇月刊 章培恒 杜维沫
下载PDF
这种抵牾应该消除
12
作者 张启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10,共1页
提到电影的抵牾,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叫好不叫座”,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挠头的电影现象,叫好为啥不叫座呢?不叫座为啥叫好呢?二者的交叉点到底在哪里呢? 不过本文呼吁以消除的,是另外一种抵牾。这种抵牾表现为影片评价甚高却不见发行。有... 提到电影的抵牾,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叫好不叫座”,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挠头的电影现象,叫好为啥不叫座呢?不叫座为啥叫好呢?二者的交叉点到底在哪里呢? 不过本文呼吁以消除的,是另外一种抵牾。这种抵牾表现为影片评价甚高却不见发行。有这种抵牾存在吗?有的。譬如,对于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关评论莫不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即便对于片中那组女性人体镜头,评论界也一致认为是艺术的必需,同时也是艺术的瑾瑜。“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兵湖畔沐浴的那组全裸镜堪称艺术精品。湖水清清,绿树倒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品 美国影片 《红高粱》 人性内涵 审美心理 独特思考 表现领域 文汇月刊 瑾瑜 尹鸿
下载PDF
王发英诉刘真及《女子文学》等四家杂志侵害名誉权纠纷案 被引量: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1989年第2期33-35,共3页
上诉人(原审被告):刘真,女,58岁,河北省文联作家。 委托代理人:张林安,河南省安阳市郊区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女子文学》编辑部。 法定代表人:萧振荣,《女子文学》主编。 委托代理人:胡开谋,河北省石家庄市律师事务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刘真,女,58岁,河北省文联作家。 委托代理人:张林安,河南省安阳市郊区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女子文学》编辑部。 法定代表人:萧振荣,《女子文学》主编。 委托代理人:胡开谋,河北省石家庄市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刘章,河北省石家庄市文联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文学 刘真 律师事务所 委托代理人 上诉人 张林 王发 法定代表人 萧振 文汇月刊
下载PDF
历史小说创作的沉思
14
作者 王汝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46-52,共7页
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危机。本文作者从自身创作经验的反思中明白地告诉人们:必须加强历史小说创作的理论研究,要注重表现深刻的历史观,揭示历史人物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下功夫,借以提高历史小说创作的质量。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刻画人物 金庸 历史人物 文汇月刊 孔四贞 梁羽生 人物形象 杨家将演义 两宋志传
下载PDF
关于路翎的笔名
15
作者 沈永葆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4-54,共1页
路翎是抗战初期出现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坛活跃近二十年、又有卓著成就的作家.他使用过的笔名较多,这里略作辑录介绍。路翎原名徐嗣兴,使用过的笔名有:烽嵩、未明、穆纳、嘉木、冰菱、余林、路翎等。这些笔名使用于何种文体,出现于何段... 路翎是抗战初期出现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坛活跃近二十年、又有卓著成就的作家.他使用过的笔名较多,这里略作辑录介绍。路翎原名徐嗣兴,使用过的笔名有:烽嵩、未明、穆纳、嘉木、冰菱、余林、路翎等。这些笔名使用于何种文体,出现于何段时间,见于何种报刊大致有些规律。现列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抗战初期 《时事新报》 天津文艺 文汇月刊 解放军文艺 《七月》 徐嗣 文艺丛刊 《希望》
下载PDF
真实的文学 真正的人——读《肖尔布拉克》兼与龙化龙、章仲锷同志商榷
16
作者 王正昌 《昭通学院学报》 1983年第Z1期57-62,共6页
1《肖尔布拉克》(见《文汇月刊》83年第3期和《小说选刊》83年第4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小说。 首先,它从头到尾都是司机(主人公)在旅途中的自述。从上车后打招呼起到随着汽车在戈壁滩上的卵石、干沟中颠簸,在只有光秃秃的石头的天山峡谷... 1《肖尔布拉克》(见《文汇月刊》83年第3期和《小说选刊》83年第4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小说。 首先,它从头到尾都是司机(主人公)在旅途中的自述。从上车后打招呼起到随着汽车在戈壁滩上的卵石、干沟中颠簸,在只有光秃秃的石头的天山峡谷里穿行,主人公敞开胸怀絮絮叨叨与你聊家常以解劳乏。随着时缓时疾的汽车,故事也波澜起伏;到了终点,戛然而止。整个自述与周围的景物描述(仍是通过他的眼和口),巧妙地融为一体。乍看,似乎结构松散,特别是第一段,颇有些散文化之嫌。但细一猜摩,则是丝丝入扣,环环相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尔布拉克 文汇月刊 真正的人 散文化 在旅途中 张贤亮 二段 陪衬人物 蜚声文坛 《文艺报》
下载PDF
人生除以七
17
作者 肖复兴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5年第3期1-1,共1页
看罢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先生的电视纪录片《56UP》之后,心里不大平静。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伦敦来自精英、中产和底层等不同社会人群的14名角色,自7岁开始,一直到56岁的生活之路。导演每隔7年拍摄一次,看他们的变化。7个7年之后,... 看罢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先生的电视纪录片《56UP》之后,心里不大平静。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伦敦来自精英、中产和底层等不同社会人群的14名角色,自7岁开始,一直到56岁的生活之路。导演每隔7年拍摄一次,看他们的变化。7个7年之后,这些人56岁了,这么快就从童年,进入了老年。150分钟的电视,演绎了人生大半,逝者如斯,真的让人感喟。我不想谈论这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之路 逝者 小哥儿俩 一点印象 文汇月刊 杂志封面 老槐树 想不起 艾芜 我自己
下载PDF
光的旋律 色的和声——观王雪梅摄影展后
18
作者 赵晓生 《音乐爱好者》 1989年第4期29-29,共1页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摄影师,王雪梅十多年来的作品频繁地被《人民音乐》、《音乐爱好者》、《文汇月刊》以及各大报刊所采用。应当说,在今年五月举办个人摄影展之前,王雪梅和她的摄影作品早就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
关键词 王雪梅 音乐爱好者 摄影作品 文汇月刊 人民音乐 专业摄影师 上海音乐学院 大提琴家 大师风范 音乐感
下载PDF
刘晓庆不是刘晓庆——和刘晓庆谈胡玉音的塑造
19
作者 徐如中 《电影. 典藏》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徐:上次在《文汇月刊》写了篇《刘晓庆就是刘晓庆》,现在我要为《大众电影》写篇《刘晓庆不是刘晓庆》。刘:刘晓庆怎么又不是刘晓庆了呢?徐:在《刘晓庆就是刘晓庆》一文中我说过,“看了你演的那么多角色,心目中总不能完全摆脱刘晓庆”... 徐:上次在《文汇月刊》写了篇《刘晓庆就是刘晓庆》,现在我要为《大众电影》写篇《刘晓庆不是刘晓庆》。刘:刘晓庆怎么又不是刘晓庆了呢?徐:在《刘晓庆就是刘晓庆》一文中我说过,“看了你演的那么多角色,心目中总不能完全摆脱刘晓庆”。这是因为你太看重个人魅力了。前些天在上影看了两遍《芙蓉镇》工作样片,我惊喜地发现你演的胡玉音摆脱了刘晓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晓庆 《芙蓉镇》 文汇月刊 工作样片 个人魅力
原文传递
《诗探索》与我
20
作者 陈卫 《诗探索》 2020年第5期49-55,共7页
《诗探索》是出现在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份刊物,常常和父亲陈良运正在写着的稿子,堆放在书桌上。父亲不在书房时,我偶尔到他的书桌边看看,翻翻新到的刊物、报纸。记得家里常订的刊物有《艺术世界》《新观察》《文汇月刊》《人民文学》《小... 《诗探索》是出现在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份刊物,常常和父亲陈良运正在写着的稿子,堆放在书桌上。父亲不在书房时,我偶尔到他的书桌边看看,翻翻新到的刊物、报纸。记得家里常订的刊物有《艺术世界》《新观察》《文汇月刊》《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星火》《文学报》,还有父亲自己主办的家乡文学刊物《乡风》。跟诗有关的刊物,《诗刊》《星星》一直有,爸爸的名字也会在这两份刊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汇月刊 诗探索 陈良运 《小说月报》 《人民文学》 《文学报》 《诗刊》 文学刊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