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文治化趋势与唐宋社会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福长 丁侃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唐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举制的推行,文学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唐初以来逐渐形成了重文的社会风气,唐朝政治主体结构发生了异质性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文治化趋势。盛唐开元、天宝时期,"文人政治"局面已呈客观现实。
关键词 唐代 文治化 社会转型
下载PDF
略论南海神庙的文治教化功能
2
作者 雷新兰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治教化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天下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亦官亦民的祭祀场所,南海神庙在国家事务中扮演了文治教化的重要角色,它的忠君爱国和孝行天下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民... 文治教化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天下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亦官亦民的祭祀场所,南海神庙在国家事务中扮演了文治教化的重要角色,它的忠君爱国和孝行天下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民风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庙 文治 功能
下载PDF
《吕氏春秋》的文治教化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 《湖湘论坛》 2013年第2期104-107,112,共5页
《吕氏春秋》旨在为秦统一天下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治国理论上的准备。为扭转战国中期以来秦国以法家精神法度立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强调要"以行德义、得民心"为治国最高原则,通过"道德感召教化"来整合人心,以&q... 《吕氏春秋》旨在为秦统一天下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治国理论上的准备。为扭转战国中期以来秦国以法家精神法度立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强调要"以行德义、得民心"为治国最高原则,通过"道德感召教化"来整合人心,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实现文化统一,使整个社会在共同道德信念、共同文化习俗的基础上达到高度整合,形成不靠强制的内在力量。在使天下倾服和归顺方面,文治具有武功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显见了吕不韦强调文治教化政策取向的深邃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文治
下载PDF
一方水土 一方人文——自然环境与中国文化形式
4
作者 程捷 刘晓鸿 孙洪艳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年第1期4-11,共8页
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省称(冯天瑜,2005)。中国是一个文化发展很早的国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自始即走上独特发展的道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的地方因当地资源、环境不... 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省称(冯天瑜,2005)。中国是一个文化发展很早的国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自始即走上独特发展的道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的地方因当地资源、环境不同,人们养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甚至不同的脾气秉性、肤色外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一方水土 人文 文治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
下载PDF
浅析《吕氏春秋》的文治教化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化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适应中国即将统一的形势而推出的一部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的众人之著。作为其施政纲领 ,吕不韦提出重儒道、用文治教化来巩固统治的思想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于秦国法家文化传统及秦始皇在政治斗争中的胜利 ...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适应中国即将统一的形势而推出的一部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的众人之著。作为其施政纲领 ,吕不韦提出重儒道、用文治教化来巩固统治的思想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于秦国法家文化传统及秦始皇在政治斗争中的胜利 ,这种思想随吕不韦的失败而流产。但其对儒道、对文治教化的倡导、对贵因思想的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治思想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儒家 治国思想 知识修养 道德修养 教育思想
下载PDF
论茶文化道器相依的精髓 被引量:2
6
作者 田真 王怡婧 俞泽南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中国茶文化经历了从神农至隋代的漫长孕育,发展到唐中期得以确立并逐渐成熟。唐代陆羽提出"精行俭德"为品茶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皎然首次提出"茶道"为修行之道和饮茶之道的统一,即把修行之道践行于饮茶的生活之中... 中国茶文化经历了从神农至隋代的漫长孕育,发展到唐中期得以确立并逐渐成熟。唐代陆羽提出"精行俭德"为品茶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皎然首次提出"茶道"为修行之道和饮茶之道的统一,即把修行之道践行于饮茶的生活之中。在唐代文人墨客及修行者的倡导推广下,中国茶文化形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统一的特质。在历史的沿革中茶文化发展成为涵盖人文精神和审美艺术在内的文化整体。本文通过论述茶文化产生的文化基因、"道"的哲学特质、"器"的审美境界来阐释道器相依的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道器相依 文治 “道”的哲学特质 “器”的美学意境.
下载PDF
关于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胜 易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32-37,共6页
周:什么是校园文化,它的本质特征、内容构成和范畴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这一概念,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克拉拉的统计,从1871年至1951年的80年间,各国学者对文化下的定义就达164种之多。在西方,文化一词源... 周:什么是校园文化,它的本质特征、内容构成和范畴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这一概念,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克拉拉的统计,从1871年至1951年的80年间,各国学者对文化下的定义就达164种之多。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ya,意指耕作、培养、教化而发展起来的事物;在中国古代,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 人类学家 克鲁伯 文治 克拉拉 社会环境 亚文形态 思想政治工作 课外文活动 社会文系统
下载PDF
郭沫若与巴蜀文化(上) 被引量:4
8
作者 谭继和 《郭沫若学刊》 1996年第4期7-14,共8页
郭沫若与巴蜀文化(上)谭继和作为文化巨人,郭沫若是中华民族现代化方向结晶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出的硕果。郭沫若融汇中外文化而成就为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与中外文化都有复杂的深刻的关系。但郭老生于酉... 郭沫若与巴蜀文化(上)谭继和作为文化巨人,郭沫若是中华民族现代化方向结晶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出的硕果。郭沫若融汇中外文化而成就为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与中外文化都有复杂的深刻的关系。但郭老生于酉蜀,长于西蜀,受教于西蜀,寄情于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自然主义 巴蜀文 今文学 司马相如 文学创作 巴蜀山水 文治 文翁兴学 少年时代
下载PDF
浅谈广播电视的文化品位
9
作者 邱汉初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9-12,共4页
广播电视是新闻传播工具,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文化,即广播电视文化。它以传播信息和人类文明成果为己任。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广播电视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 广播电视工作者 品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意识 电视文 人类文明成果 文治 传播工具 传播信息 内涵
下载PDF
文化融入诗意生活的人生轨迹
10
作者 俞宸亭 《杭州(生活品质)》 2008年第1期14-15,共2页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出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化",就是通常所讲的"文以化之"。休闲既是人类休养生息的物质生活方式,也是寻求美好体验的精神生活方式。
关键词 精神生活方式 成天下 文治 人文信息 休闲之都 雪花飞 于丹 阿六头 池莉 心灵深处
下载PDF
细说文化与教育
11
作者 李忠国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31期84-85,共2页
"教育"与"文化"是词源上的同义词,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按照其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 "教育"与"文化"是词源上的同义词,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按照其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即"教化"的意思。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在词源上都是有直接联系的,"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这些都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内涵深厚的"文字文化"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从此中国人开始了方方正正的生活,写意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认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颉造字 人文 文治 密切性 英语考试 意义变 传道授业解惑 讲道德 研究生考试 于大海
下载PDF
名臣事业 书法传世
12
作者 王鸿莉 《前线》 2023年第6期83-85,共3页
褚遂良(公元596—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因曾被封为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他以儒学立身,崇信守义,博学文史,鲠亮直谏,作为唐太宗、高宗时期的重臣,在文治教化方面... 褚遂良(公元596—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因曾被封为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他以儒学立身,崇信守义,博学文史,鲠亮直谏,作为唐太宗、高宗时期的重臣,在文治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浙江杭州市 文治 唐太宗 河南禹州
下载PDF
唐太子侍医程伦墓志考释
13
作者 郑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程伦墓志》记载了程氏三代及其任职经历。志主程伦的祖父程伯以军功起家,获得“甘棠公”的封号。父程诰自学成才,任太医监。程伦继承家学,长期任职于太医署,并曾服侍太子李弘。程诰用“桃棒”作为爱子程伦的小名,表现了他趋吉辟邪的... 《程伦墓志》记载了程氏三代及其任职经历。志主程伦的祖父程伯以军功起家,获得“甘棠公”的封号。父程诰自学成才,任太医监。程伦继承家学,长期任职于太医署,并曾服侍太子李弘。程诰用“桃棒”作为爱子程伦的小名,表现了他趋吉辟邪的心理。程伦因崇敬第五伦而改名为“伦”,旨在表达他的理想不止于行医,而是由医入仕,成为一代名臣。从爵位到散位,从武官到文官,程氏一家三代的任职经历与迁转,恰好体现了北朝隋唐时期政治文化的嬗变,即由西魏北周“尚武”风尚向隋唐社会“文治”趋向的转变。在官本位愈发成熟的隋唐社会,程氏家族以医术起家却向往庙堂官职,最终无人继承医学的经历折射出医学知识传承背后的社会急剧变化。身份的差异与所属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墓志作者与孙思邈等人对外科手术迥然有别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伦墓志》 监门直长 唐代医事制度 小名 文治化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与明代政府藏书目之编纂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庆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
杨士奇等编纂《文渊阁书目》是以文渊阁藏书的收贮位置与顺序为书目著录顺序,而非以文渊阁所藏之书的书籍形态为准,其目的是"永远备照",以便于对文渊阁藏书的查阅,而非目录学视域下的部类划分。故而,《文渊阁书目》不可避免... 杨士奇等编纂《文渊阁书目》是以文渊阁藏书的收贮位置与顺序为书目著录顺序,而非以文渊阁所藏之书的书籍形态为准,其目的是"永远备照",以便于对文渊阁藏书的查阅,而非目录学视域下的部类划分。故而,《文渊阁书目》不可避免地要恪守文渊阁以"国朝"为尊与维护政权统治作用为搜访、收贮图书的原则,这也是对明初钳制异端维护政权统治的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藏书目 《文渊阁书目》 “制书” 文治
下载PDF
辅成帝业赖华章:刘宋帝王文学的多重面向
15
作者 龚贤 《人文论丛》 2022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刘宋帝王不仅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且大力建设文化事业,注重文治教化。他们重视恢复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取得了积极成效;他们招纳、重用、奖掖文士,推动形成重文尚文之风,开启了南朝崇文重文风气;他们爱好文义,常亲撰诗文,也助推... 刘宋帝王不仅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且大力建设文化事业,注重文治教化。他们重视恢复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取得了积极成效;他们招纳、重用、奖掖文士,推动形成重文尚文之风,开启了南朝崇文重文风气;他们爱好文义,常亲撰诗文,也助推了时代尚文风气;他们是与臣属游宴、聚会活动的主导者,引领参与宴集的臣下、文士创作诗文,形成了以皇族为核心的文学集团,推动了文学创作之风发展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帝王 文治 重文尚文 主导引领
下载PDF
论孔子的文学观
16
作者 陈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学”是“孔门四科”之一。孔子所说的文学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并不是一回事。历史上对孔子所说的文学有各种各样的界定,但都不得要领。笔者认为,孔子所说的文学指的是能用“异辞”来阐发孔子的思想,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政... “文学”是“孔门四科”之一。孔子所说的文学跟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并不是一回事。历史上对孔子所说的文学有各种各样的界定,但都不得要领。笔者认为,孔子所说的文学指的是能用“异辞”来阐发孔子的思想,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宣传。不过,它的含义后来发生了演变,从宣传孔子思想变成宣传儒家典籍,最后变成宣传“道”,形成儒家“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文学观念 文治 子夏 儒家经典 儒家典籍 文以载道 文学作品 《春秋公羊传》 表达方式
下载PDF
Ubuntu: Alterity as a Perspective for Peace
17
作者 Flora Strozenberg Willis Santiago Guerra Filho Luiz Otavio Ferreira Barreto Leite Edna RaquelSantos Hogemann Milanna Nagib Hellen Cristina Silva de Oliveira Matheus Novais da Silva AnaCarolina Antao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
This paper looks for deepening the connections among peac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communalism in the light of Ubuntu, an ethical concept that emphasizes the alliances constructed between people and the relations... This paper looks for deepening the connections among peac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d communalism in the light of Ubuntu, an ethical concept that emphasizes the alliances constructed between people and the relations established by them, and is seen as fundamental to the African thought of the groups that adopt Bantu languages. It develops an original exercise in diatopical hermeneutics--a methodology proposed by Raimon Panikkar, taking as the main goal to approach the Western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to the epistemic and ontological category of Uhuntu, recognized in the Zulu maxim umuntu n#umuntu npabantu (a person is a person through other persons). It chooses as the basis of such study some contemporary thinkers as L^vinas, Bauman, Ramose, Chuwa, Kunene, and Nussbaum, who show a common concern with reverting a context of war and disregard of the integrity of human beings, connected to an ethics of alterity, zealous of the values of conviviality and respect fo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reveals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Ubuntu and the impacts of this conception on the process of facing the problems of human rights in post Apartheid South Africa. Grounded on such transdisciplinary reflexion, it tries to point through a pat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for peace based on interculturality and communalism within different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UNTU PEAC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respect for the other communalism
下载PDF
From the History of Georgian-Germa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Relationship: Prince Erekle in Berlin
18
作者 Giorgi Kavtaradz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Georgian kings and princes were trying to establish ties an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European monarchies. In times of cultural, religious, demographic crisis, the Catholic missions sent by the Pope, and Russian ... Georgian kings and princes were trying to establish ties an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European monarchies. In times of cultural, religious, demographic crisis, the Catholic missions sent by the Pope, and Russian ambassadors hold out hope to the Bagrations. In such circumstances, Georgians became closer to Europeans. The Capuchins, the Theatines, Jesuit monks were honored guests and members of the royal retinue in the Georgian Kingdoms-Princedoms. Thanks to them, in XVII-XVIII centuries, were brought up such Georgians thinkers as: Vakhushti Batonishvili, Beri Egnatashvili, Sulkhan-Saba Orbeliani, Vakhtang VI, Teimuraz II, daughter of Vaghtang VI, Tamar (mother of King Erekle II), etc. In addition, at the royal courts of Russia and Persia, it became fashionable to send their Princes to Europe, in order to get an education. The best example of this is Peter the Great and Nader Shah's son--known as Baron Semlin. From XVIII century, in the history of Georgian-German relations, there are authentic sources about Georgians' stay in Germany. Among the sources, if taking them chronologically, the oldest is about military education of Prince Erekle. The following sources are about visits of other Georgian Princes to Germany. The next sources tell about the military campaign of Georgian Hussars regiment, in whose ranks poet Davit Guramishvili was fighting. Among the above-mentioned sources, in the Georgian historiography, the issue of Davit Guramishvili has been well researched, but the same cannot be said of King Erekle 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RAPHY HISTORIOGRAPH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history of Europe
下载PDF
凝炼办学理念,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
19
作者 刘旭 《教育家》 2020年第37期44-45,共2页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在古文里,文化者,文治教化也。这样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若能从人的童年开始串连一颗颗光洁剔透的珠子,将散发出...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在古文里,文化者,文治教化也。这样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若能从人的童年开始串连一颗颗光洁剔透的珠子,将散发出什么样的光芒?一所小学,若能以文化为核心凝心聚力,则会为时代文明、社会进步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理念 龙应台 一所 文治 凝心聚力 细丝 奠定基石 柔弱
下载PDF
Poetic discours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
作者 ZHANG Yuanf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8年第3期74-76,共3页
Toda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modern rational thinking, and lacks the poetic thinking. Confuciu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initiated the poetry teaching, and the poetic id... Toda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modern rational thinking, and lacks the poetic thinking. Confuciu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initiated the poetry teaching, and the poe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prominently reflected in the Confucian ethics. Taking pine, bamboo and jade cultures as an example, they have a special value of the poe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have the poetic discourses and inherit the Confucian traditional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FUCIANISM poetic qua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