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伊沙佐米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伊沙佐米致ADR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沙佐米致...目的:分析伊沙佐米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伊沙佐米致ADR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沙佐米致ADR个案报道共10例;其年龄分布在60~90岁之间(10例,100%),多发生在用药后的40 d内(8例,占80%)。伊沙佐米致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例,50%);ADR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好转后,有4例患者(40%)重新接受了伊沙佐米治疗,均未观测到ADR再次发生。结论:临床使用伊沙佐米时应加强用药监测,警惕ADR的发生,同时应慎重评估再次给药后的治疗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伊沙佐米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伊沙佐米致ADR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沙佐米致ADR个案报道共10例;其年龄分布在60~90岁之间(10例,100%),多发生在用药后的40 d内(8例,占80%)。伊沙佐米致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例,50%);ADR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好转后,有4例患者(40%)重新接受了伊沙佐米治疗,均未观测到ADR再次发生。结论:临床使用伊沙佐米时应加强用药监测,警惕ADR的发生,同时应慎重评估再次给药后的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