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人高启之死与明初江南文祸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士勇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
基金
淮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项目号为05HSQN012。
-
文摘
诗人高启死于非命有多方面原因。世谓其诗作《宫女图》暗讽宫闱密事而招来杀身之祸,纯属穿凿之谈。明初复杂的政治环境让诗人产生了惶恐无助的心态,随之其辞官不就的行为,被朱元璋视为不与新王朝合作的举措。“魏观案”事发后,高启诗文中某些触犯忌讳的语句让明太祖动了杀机。朱元璋制造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还希望警告那些仍然感怀于元朝与张士诚政权仁泽的江南士子。此心愿落空后,明太祖屡兴文祸,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不与新王朝合作的士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启之死可谓明初江南文祸的滥觞。
-
关键词
诗人高启
朱元璋
“魏观案”
江南士子
文祸
-
Keywords
the poet Gao Qi
Zhu Yuanzhang
" Wei Guan case"
scholars in south Yangtze River
the writing cases
-
分类号
K24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一部文祸史 几多辛酸泪——《三千年文祸》读后
- 2
-
-
作者
周溯源
-
机构
<求是>杂志社
-
出处
《船山学刊》
2001年第3期127-128,共2页
-
-
关键词
高校出版社
先生
学问
修订本
历史
鲁迅
作者
文祸
广泛
雅俗共赏
-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代文学家庭与文祸
- 3
-
-
作者
王毅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宋代文祸的大致情况 ,重点探讨宋代文学家庭与文祸的复杂关系。认为较为宽松的环境是文学家庭兴盛的原因之一。
-
关键词
宋代
文学家族
文祸
-
Keywords
Song Dynasty
literary famlies
cultural persecu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祸”回味——我评姚文元文章的遭遇
- 4
-
-
作者
姚全兴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7期114-119,139,共7页
-
-
关键词
姚文元
文章
“文化大革命”
文祸
新编历史剧
《文汇报》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千年文祸小史
- 5
-
-
作者
李兴濂
-
出处
《各界》
2012年第6期54-57,共4页
-
文摘
汉、唐、宋相对宽松
文祸是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威。可以说只要专制存在就会有文祸。它的产生非常简单。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把文祸当作合法的谋杀手段,成为镇压文人的血腥工具,成为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心中之痛。
-
关键词
文祸
专制主义
中国文人
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
统治者
唐
宋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光《小史》案始末与原因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勇
曹宏伟
-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5-86,共2页
-
-
关键词
李光
《小史》
文祸
主和派
主战派
历史事件
政治背景
-
分类号
K245.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包拯“无私书”之因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徐世民
-
机构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
-
文摘
包拯作为封建文官的一员,除了留下一部《孝肃包公奏议》和一首诗外,没有任何别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这是一个很奇特而有趣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仕途畅达,无愤愤不平之名;性格刚毅,无吟风弄月之兴;文祸猖獗,警捕风捉影之言。
-
关键词
包拯
无私书
仕途
性格
文祸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代骈文批评中的读者反应与公共意识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陶熠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章学著述汇编、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6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事—本文—读者反应"是一种常见于史传的叙事模式。由于这一模式适于表示信息传递的有效完成,宋人将其广泛地应用到了骈文批评当中,用以强调骈文对读者情绪的激荡。宋人借用这一叙事模式,将"感动人心"确立为评价骈文的重要标准,并认为准确地将文辞与其具体语境相契合是引发读者共鸣的关键。同时,宋人在关注骈文引发读者反应时尤注重读者群体的反馈,体现出宋代骈文批评特有的公共意识。其中包含着批评家对骈文创作的一种规诫,以警示骈文作者不要因不恰当的用语而卷入文祸。
-
关键词
宋四六
读者反应
笔记
文祸
-
Keywords
Song-siliu
reader response
Biji
literary inquisition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再探
- 9
-
-
作者
赵冠峰
马袅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2,共11页
-
基金
河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和国家项目培育基金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也主要依托于此。因而,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对教与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史料选用比较匮乏,教师在讲述新课时又只是蜻蜓点水,没有相应的知识拓展,学生难以有深刻的理解,
-
关键词
文祸
廷杖
秘密建储
明清
君主专制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字狱的来历
- 10
-
-
作者
李兴濂
-
出处
《各界》
2012年第6期52-53,共2页
-
文摘
“诽谤”一词的真正含义
文祸,又称文字狱,它是权势的伴生物,像幽灵一样,在权势者身边,随影而行,随时置文人于死地。“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鲁迅先生这首小诗,包含了文祸的全部内涵。
-
关键词
文字狱
来历
文祸
权势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