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去看“另一条路上的太阳”——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研究
1
作者
拉玛伊佐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文以文化地理批评的视角,观照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波罗的海的太阳》的文本内部,呈现诗人对地方性经验的审美突围,对文本叙述的空间实践,对图、文并叙的文类互动实践,进而揭示当代彝族诗歌地理版图内部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诗歌...
本文以文化地理批评的视角,观照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波罗的海的太阳》的文本内部,呈现诗人对地方性经验的审美突围,对文本叙述的空间实践,对图、文并叙的文类互动实践,进而揭示当代彝族诗歌地理版图内部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诗歌写作样态,以期对中国当代诗歌批评领域线性时间批评维度进行地理空间批评向度可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批评
地方性经验
审美突围
空间实践
文类互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与居:地理观看与山岳赋书写体制的近世转变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古代山岳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纪游书写转向地志书写的过程。"游"与"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看视角和创作状态,即从对陌生世界的游迹式探寻,转向对已知世界的结构式呈现。这种差异,早在六朝时期孙绰《游天台山赋...
古代山岳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纪游书写转向地志书写的过程。"游"与"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看视角和创作状态,即从对陌生世界的游迹式探寻,转向对已知世界的结构式呈现。这种差异,早在六朝时期孙绰《游天台山赋》与谢灵运《山居赋》中已有所反映。这一分野,与两汉魏晋辞赋中的纪行、游览、都邑、畋猎、述志等文类互动有很大关系,最终流变为山岳游览赋、山岳形胜赋两种子类型。但赋体的局限性,使得山岳赋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审美上,不及后来居上的山水诗、山水游记等,在文体竞争中渐处下风。自两宋以后,随着地方观念在文人世界中的强化,山岳赋逐步从山水诗、山水游记的审美定式和优势话语中突围出去,借鉴都邑赋的书写体制,强调地方性知识在文学文本中的结构性书写,将作为辞赋书写对象的山水,从陌生的边缘世界,内转至熟悉的地方世界。此为山岳赋书写体制之重要变化,与近世文化转型中的地方化、日常化趋向,不无关系;又与宋以后辞赋散文化之发展,构成一种新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赋
文类互动
文体竞争
地方性知识
地志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去看“另一条路上的太阳”——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研究
1
作者
拉玛伊佐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新进教师科研能力培育计划项目“吉狄马加诗歌超区域的主体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4XJJS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以文化地理批评的视角,观照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波罗的海的太阳》的文本内部,呈现诗人对地方性经验的审美突围,对文本叙述的空间实践,对图、文并叙的文类互动实践,进而揭示当代彝族诗歌地理版图内部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诗歌写作样态,以期对中国当代诗歌批评领域线性时间批评维度进行地理空间批评向度可能的补充。
关键词
文化地理批评
地方性经验
审美突围
空间实践
文类互动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与居:地理观看与山岳赋书写体制的近世转变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晔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文摘
古代山岳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纪游书写转向地志书写的过程。"游"与"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看视角和创作状态,即从对陌生世界的游迹式探寻,转向对已知世界的结构式呈现。这种差异,早在六朝时期孙绰《游天台山赋》与谢灵运《山居赋》中已有所反映。这一分野,与两汉魏晋辞赋中的纪行、游览、都邑、畋猎、述志等文类互动有很大关系,最终流变为山岳游览赋、山岳形胜赋两种子类型。但赋体的局限性,使得山岳赋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审美上,不及后来居上的山水诗、山水游记等,在文体竞争中渐处下风。自两宋以后,随着地方观念在文人世界中的强化,山岳赋逐步从山水诗、山水游记的审美定式和优势话语中突围出去,借鉴都邑赋的书写体制,强调地方性知识在文学文本中的结构性书写,将作为辞赋书写对象的山水,从陌生的边缘世界,内转至熟悉的地方世界。此为山岳赋书写体制之重要变化,与近世文化转型中的地方化、日常化趋向,不无关系;又与宋以后辞赋散文化之发展,构成一种新的张力关系。
关键词
山岳赋
文类互动
文体竞争
地方性知识
地志文学
Keywords
scenic mountain fu
genre
form competition
local knowledge
chorographic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去看“另一条路上的太阳”——霁虹东欧行旅诗文集研究
拉玛伊佐
《西部文艺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与居:地理观看与山岳赋书写体制的近世转变
叶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