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视界融合——后殖民语境下郭沫若文艺“民族形式”理论价值的重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小平
《郭沫若学刊》
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文艺"民族形式"问题其实质是要求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坚持本土化立场、民间立场。郭沫若先生所主张的文艺"民族形式"观点,以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异质文本"...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文艺"民族形式"问题其实质是要求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坚持本土化立场、民间立场。郭沫若先生所主张的文艺"民族形式"观点,以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异质文本"之间不停穿越,相互渗透、移植、杂糅、互补的"文化互动"过程。在当今这个存在着文化等级"、文化霸权"的后殖民语境下,既应该像郭沫若先生那样为保护"民族文化"而坚持本土化的文化立场,更应该像他那样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襟,坚持"摄取西学,发明传统"的态度。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文艺“民族形式”
理论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视界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对古典白话小说价值的阐释与定位
2
作者
苏琴琴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以"抗日救国"为核心、"民众性"为导向,强调文艺作品要将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结合,在形式上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此论争背景下,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被定...
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以"抗日救国"为核心、"民众性"为导向,强调文艺作品要将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结合,在形式上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此论争背景下,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被定位于形式价值,即在语言价值方面强调"口语化""方言化",在人物描写技法上强调"生动的民族性"。这与文学革命重估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定位迥然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民族形式”
白话小说
语言价值
人物描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引领
被引量:
1
3
作者
漆调兰
马启民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5,共6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艺学研究领域。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不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领域一次较大规模、专业性的论争,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
目前学术界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艺学研究领域。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不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领域一次较大规模、专业性的论争,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次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功引领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具体表现在:首次明确提出了"民族形式"新命题,全面组织和领导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科学总结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共产党
文艺“民族形式”
论争
引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视界融合——后殖民语境下郭沫若文艺“民族形式”理论价值的重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小平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文艺"民族形式"问题其实质是要求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坚持本土化立场、民间立场。郭沫若先生所主张的文艺"民族形式"观点,以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异质文本"之间不停穿越,相互渗透、移植、杂糅、互补的"文化互动"过程。在当今这个存在着文化等级"、文化霸权"的后殖民语境下,既应该像郭沫若先生那样为保护"民族文化"而坚持本土化的文化立场,更应该像他那样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襟,坚持"摄取西学,发明传统"的态度。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复兴。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文艺“民族形式”
理论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视界融合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对古典白话小说价值的阐释与定位
2
作者
苏琴琴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文摘
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以"抗日救国"为核心、"民众性"为导向,强调文艺作品要将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结合,在形式上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此论争背景下,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被定位于形式价值,即在语言价值方面强调"口语化""方言化",在人物描写技法上强调"生动的民族性"。这与文学革命重估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价值定位迥然相异。
关键词
文艺“民族形式”
白话小说
语言价值
人物描写
Keywords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
vernacular novel
language value
portrait of figures
分类号
I021 [文学—文学理论]
I02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引领
被引量:
1
3
作者
漆调兰
马启民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KS017)
文摘
目前学术界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艺学研究领域。文艺"民族形式"论争不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领域一次较大规模、专业性的论争,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次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功引领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具体表现在:首次明确提出了"民族形式"新命题,全面组织和领导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科学总结了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思想。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共产党
文艺“民族形式”
论争
引领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视界融合——后殖民语境下郭沫若文艺“民族形式”理论价值的重估
王小平
《郭沫若学刊》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文艺“民族形式”论争对古典白话小说价值的阐释与定位
苏琴琴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的引领
漆调兰
马启民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