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艺学习》(1954—1957)与青年创作者的培养问题探究 |
吴子璇
|
《百家评论》
|
2024 |
0 |
|
2
|
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董瑞兰
朱玲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3
|
孙犁文艺思想初探——以《文艺学习》为例 |
李华秀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4
|
《文艺学习》对新中国文学青年的培养 |
施学云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关于1954-1955年《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董瑞兰
|
《闽江学院学报》
|
2008 |
0 |
|
6
|
“十七年”文学期刊话语研究——以《文艺学习》“编者的话”为例 |
董瑞兰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1 |
0 |
|
7
|
韦君宜从《中国青年》到《文艺学习》编辑思想探索 |
谭锐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14 |
1
|
|
8
|
文采风流今尚存——浅析嵇康对今人文艺学习的影响 |
张佳敏
|
《艺术科技》
|
2018 |
0 |
|
9
|
孙犁《文艺学习》的版本和意义——附孙犁的一篇佚文 |
阚平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0
|
从“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看工农兵文学生产的路径与困境 |
高强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1
|
论《文艺学习》的“我们的文学生活” |
王静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2 |
0 |
|
12
|
期刊文献话语背后——以《〈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为观察对象 |
谭学纯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3
|
《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 |
董瑞兰
|
《出版史料》
|
2008 |
1
|
|
14
|
“工农兵”:《文艺学习》(1954—1957)读者修辞 |
董瑞兰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5
|
《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的价值与缺失 |
董瑞兰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6
|
我与《文艺学习》 |
郑荣来
|
《群言》
|
2013 |
0 |
|
17
|
论如何加强文艺院团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
魏燕
|
《市场周刊》
|
2015 |
0 |
|
18
|
我的文艺编辑生涯 |
丁景唐
朱守芬
|
《档案与史学》
|
2003 |
1
|
|
19
|
语言:小说欣赏的最高层次 |
王彬彬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茅盾小说《锻炼》中的人物描写 |
树玉
|
《江海学刊》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