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本性研究中的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好哲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4期35-46,共12页
文艺与审美的关系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之中,成为当代美学研究和文艺美学理论建构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中,文艺具有审美本性与价值... 文艺与审美的关系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之中,成为当代美学研究和文艺美学理论建构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中,文艺具有审美本性与价值的观点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理论认同,审美价值论成为重要的文艺价值学说。然而,由于这一问题的理论言说历史异常悠久,涉及的理论观点纷繁多样,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问题,并没有共识性的认识,所以今天依然有对此一问题加以梳理和辩正的理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本性 审美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研究检视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新时期以来,一些研究者对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的质疑与批评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程。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在论争中恢复了主导地位,并在意识形态等基本概念的界定、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辩证关系、文... 新时期以来,一些研究者对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的质疑与批评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程。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在论争中恢复了主导地位,并在意识形态等基本概念的界定、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辩证关系、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审美意识形态论对文艺的本质作了系统深入的探究,较好地解决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冲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形式与内容、情感与理智、表现与再现、人性与阶级性等矛盾关系,但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融合等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 研究
下载PDF
怎样科学地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兼析“形似审美意识形态论表述”
3
作者 李志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9,共6页
文艺本性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要义及主要问题在于:要不要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要坚持怎样的意识形态性、怎样科学地坚持意识形态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不讲求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性的;还有一些学者虽然主张唯物史观的意识形... 文艺本性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要义及主要问题在于:要不要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要坚持怎样的意识形态性、怎样科学地坚持意识形态性。"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不讲求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性的;还有一些学者虽然主张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性,但却使用着"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字面说法,因而表里不统一,形成了"审美意识形态论"话语群体中的"形似表述",也不能切实地坚持意识形态性;"审美社会意识形式论"的主张才是对文艺唯物史观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本性 审美社会意识形式论 审美意识形态论
下载PDF
当前文艺意识形态学说主要论争焦点概略述评
4
作者 李志宏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92-95,共4页
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文艺的本性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还是文化哲学;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特定社会性质的还是普泛的;是以审美性包容意识形态性还是... 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文艺的本性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还是文化哲学;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特定社会性质的还是普泛的;是以审美性包容意识形态性还是以意识形态性支撑着审美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时,是“意识形态说”更有利还是“社会意识形式说”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本性 文艺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下载PDF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 被引量:2
5
作者 赖大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6-231,共6页
当代文艺不断向审美价值立场回归,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何理解文艺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功能,实际上存在很大分歧。当前文艺审美观念上的一些偏向,必然会影响文艺实践中的审美价值取向。文艺审美本性论、审美快感论、审美日常生活化是... 当代文艺不断向审美价值立场回归,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何理解文艺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功能,实际上存在很大分歧。当前文艺审美观念上的一些偏向,必然会影响文艺实践中的审美价值取向。文艺审美本性论、审美快感论、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影响较大的审美价值观。事实上,文艺审美本性论,意味着文艺拒绝责任与使命,仅仅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既不能解释文艺的历史发展,更无法回应当今时代文艺的发展要求。审美快感论使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被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使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快感。这不仅会造成审美本身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的异化。文艺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一方面使文艺从精英回归大众,从艺术回归生活,在民间生活中获得生命力及消费市场;但另一方面,文艺审美也往往不得不屈从日常生活中审美消费的潮流,从而不断降低艺术审美的水准,消解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观 文艺审美本性 审美快感论 审美日常生活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适恰性问题 被引量:16
6
作者 欧阳友权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悄然而至的人工智能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想象,但我们对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有效性应该保持一种审慎的质疑态度。人工智能艺术是人的,不是智能机器的,只有人才是智能机器的主宰,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造力"的是人类千百年来审美... 悄然而至的人工智能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想象,但我们对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有效性应该保持一种审慎的质疑态度。人工智能艺术是人的,不是智能机器的,只有人才是智能机器的主宰,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造力"的是人类千百年来审美经验的积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智能在技术系统中达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工智能"拟主体"的技术权力之于艺术创作有三个无以抵达的边界,即创作动机的情感限度、艺术表达的想象力限度和作品效果的价值限度。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可能性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与科学的把握,在探寻智能技术对文艺创作的适恰性的同时,引导其回归文艺本性,以确证其历史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适恰性 文艺本性 历史合法性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志宏 张弘(点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5,共6页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文艺本性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原文传递
揭秘艺术王国——公木“第三自然界”理论探幽
8
作者 李志宏 《华夏文化论坛》 2010年第1期233-236,共4页
"第三自然界"理论对文艺本性和特征作出极富开拓意义的阐述,启发我们把文艺看作是与社会生活既同一又分离的整体。这一性质使得文艺成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本体性形式),因而具有审美性;同时,文艺又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技术性形... "第三自然界"理论对文艺本性和特征作出极富开拓意义的阐述,启发我们把文艺看作是与社会生活既同一又分离的整体。这一性质使得文艺成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本体性形式),因而具有审美性;同时,文艺又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技术性形式)和内容。文艺的内容由于同社会生活的内容有同一性,所以既是审美的,又是可以具有功利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自然界 文艺本性 艺术形式 审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