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后第一次文艺调整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风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3-6,共4页
建国初期党的文艺领导工作存在着“左”的偏向,它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一起,导致了文艺的萧条。1952年5月,党中央开始调整文艺政策,重点是纠正粗暴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次调整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达到高... 建国初期党的文艺领导工作存在着“左”的偏向,它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一起,导致了文艺的萧条。1952年5月,党中央开始调整文艺政策,重点是纠正粗暴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次调整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达到高潮。由于未能深刻认识文艺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错误,这次文艺调整在1954年10月为批判俞平伯、批评《文艺报》的运动所打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文艺调整 公式化 概念化
下载PDF
从《文艺十条》到《文艺八条》——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艺调整的政策转向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段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6,共9页
1961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除了充分讨论建国后文艺界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还讨论、促成了一份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十条》),但是正式出台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 1961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除了充分讨论建国后文艺界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还讨论、促成了一份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十条》),但是正式出台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简称为《文艺八条》)却进行了大量的删改,这些删改主要是删除或压缩了许多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切实有利于文艺发展的内容,同时添加了诸多强调政治思想倾向的内容。这些政治性内容表现在对文艺工作者参加劳动和接受改造的要求、对文艺创作思想倾向的把控、对文艺批评和文艺报刊的限制、对文艺领导的加强等方面。这些修改反映出在特定历史时期文艺政策调整的局限性和潜伏着反复的某种预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艺十条》 文艺八条》 文艺调整
下载PDF
党的文艺路线调整与伤痕文学的生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从新的知识立场重审伤痕文学已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但人们多探究伤痕文学与文革文学在叙事形态上的相近性,而伤痕文学摆脱文革文学模式并成为新时期文学序幕的社会原因并未获得充分研究。从文学的社会生产角度看,伤痕文学... 从新的知识立场重审伤痕文学已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但人们多探究伤痕文学与文革文学在叙事形态上的相近性,而伤痕文学摆脱文革文学模式并成为新时期文学序幕的社会原因并未获得充分研究。从文学的社会生产角度看,伤痕文学是党的文艺路线调整的结果,它逐步实现了文学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型,逐步完成了跟文革文学叙事风格的历史断裂,从而拥有了自我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痕文学 文革文学 文艺路线调整 文学史特质
下载PDF
文艺调整中的一次反扑——1975年上海文艺工作座谈会前后
4
作者 费万龙 孙光萱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2001年第5期36-39,共4页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中央常务工作以后,大力抓了铁路、钢铁等领域的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6月以后,整顿开始深入到文艺领域,当时毛泽东对“四人帮”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也开始有所察觉,他在邓小平主动积极反映文艺界百花凋零的情...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中央常务工作以后,大力抓了铁路、钢铁等领域的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6月以后,整顿开始深入到文艺领域,当时毛泽东对“四人帮”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也开始有所察觉,他在邓小平主动积极反映文艺界百花凋零的情况下,就调整文艺政策陆续发表谈话。7月初,毛泽东与邓小平谈话,批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他说: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挨批评。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7月14日晚,毛泽东又同江青当面谈文艺调整问题,明确提出:“党的文艺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他再次对文艺现状表示不满,提出了“四个缺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调整 上海 文艺工作座谈会 文艺政策 文艺创作
原文传递
《山花》现象与《山花》作家群 被引量:3
5
作者 惠雁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9-208,共10页
《山花》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文艺政策调整的"偶然"产物,也是这一时期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特殊"果实。《山花》为延川本土作家投身文学活动提供了重要土壤。《山花》作家群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内在的... 《山花》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文艺政策调整的"偶然"产物,也是这一时期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特殊"果实。《山花》为延川本土作家投身文学活动提供了重要土壤。《山花》作家群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内在的复杂性,其中路遥最为典型。路遥成名后的"榜样效应",使《山花》作家群的其他作家在一种非常直接的生存诉求下开始文学创作,由此导致这一群体"自我奋斗"的意味很浓,而这一切都与陕北地域文化有着深层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策调整 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 《山花》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