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复观的文艺阐释学思想
1
作者 严旭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作为新儒家学派代表,徐复观以儒道思想为根基,结合中国古典阐释学实践经验,引入西方话语理论,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等艺术作品,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阐释学思想。他提出,对文艺作品的阐释要以“追体验”的方式实现阐释主客体... 作为新儒家学派代表,徐复观以儒道思想为根基,结合中国古典阐释学实践经验,引入西方话语理论,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等艺术作品,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阐释学思想。他提出,对文艺作品的阐释要以“追体验”的方式实现阐释主客体之间艺术精神的融通契合。他还运用“心斋坐忘”与“共许”等概念解决了阐释过程中出现的相对主义和强制阐释等难题。他的辩证的阐释学方法论,为建构中国阐释学开拓了新的思路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文艺阐释学 追体验 相对主义 强制阐释
下载PDF
重新阐释文艺的社会之维——詹姆逊文艺阐释学的目标与特点
2
作者 李世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100,125,共8页
詹姆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资源,总结了西方当代文艺阐释思想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了文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无意识"概念,并把它作为文艺阐释的目标;詹姆逊的文艺阐释学具有重视重写、马克思... 詹姆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资源,总结了西方当代文艺阐释思想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了文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无意识"概念,并把它作为文艺阐释的目标;詹姆逊的文艺阐释学具有重视重写、马克思主义、文本、文本及阐释的语境等特点。正是通过这一切,其文艺阐释建立起了社会与文本之间的有机联系、平衡,克服了轻视社会因素或轻视形式作用的弊端。这样,它既具有鲜明的特色,又推进了西方文艺阐释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阐释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文艺阐释学 目标 特点 美学意义
下载PDF
西方文艺阐释学对文本概念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伟荣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对西方古典文艺阐释学、现代文艺阐释学之于文本概念的多义化。
关键词 西方 文艺阐释学 文本概念 文献传播学 古典阐释学
下载PDF
文艺阐释学视域下的“第二性”浅析——以《三国演义》为例
4
作者 蒿帆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69-72,110-111,共4页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古代历史风云变幻下男性主人公地位的历史演义小说,表现出极端显著的男权主义色彩。在古代社会父权时代的统治下,女性丧失了其人的本质而异化为物,这是农耕文明下女性的悲剧。波伏娃作为当代杰出的女权作家...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古代历史风云变幻下男性主人公地位的历史演义小说,表现出极端显著的男权主义色彩。在古代社会父权时代的统治下,女性丧失了其人的本质而异化为物,这是农耕文明下女性的悲剧。波伏娃作为当代杰出的女权作家,在《第二性》中分析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生物、精神、社会历史根源。女性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之一,从古典女性主义淑女、贤妻、良母的固定程式中逐渐挣脱走向现代社会独立的女性主义。在文艺阐释学视野下,以《三国演义》中女性角色为例,分析"第二性"在男权社会的存在问题,在阅读中去理解古代女性的存在方式,对当代女性的处境从生存走向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阐释学 《第二性》 《三国演义》 现代女性
下载PDF
从文本形式走向政治——詹姆逊文艺“政治阐释学”的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永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5,共4页
詹姆逊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具有对"政治无意识"的意识形态遏制作用,文艺阐释学应该采取由文本形式去揭示文艺的政治、社会、历史内涵的阐释路径,既要揭示出文本形式所遮蔽的历史真实或政治欲望,又要阐明审美... 詹姆逊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具有对"政治无意识"的意识形态遏制作用,文艺阐释学应该采取由文本形式去揭示文艺的政治、社会、历史内涵的阐释路径,既要揭示出文本形式所遮蔽的历史真实或政治欲望,又要阐明审美形式进行意识形态遏制的运行机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文论的有机整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的当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阐释学 内在形式 政治无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