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汉末文艺的发展
- 1
-
-
作者
代景至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
出处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
文摘
东汉末年,爱好文艺的风气自上而下开始蔓延。汉灵帝本人喜好文艺,对书法和诗歌都有涉猎。汉灵帝需要固定的场所来满足自身文艺活动的需要,这让鸿都门学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与此同时,宦官和外戚政治斗争激烈,皇权衰弱,迫使汉灵帝必须要加强皇权,这是鸿都门学设立的主要原因。因为鸿都门学以文艺取士,大力提倡书法、绘画、尺牍和辞赋教育,所以文艺活动的普及程度以及地位大大提高,促进了汉末文艺的繁荣。
-
关键词
鸿都门学
文艺风气
建安文艺
-
Keywords
Hongdumen Academy
Literary and artistic atmosphere
Jian'an literature and ar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晚明个性化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及审美特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宇
-
机构
空军后勤学院党史政工教研室
-
出处
《东南文化》
2000年第11期88-92,共5页
-
文摘
在晚明黑暗的政治、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双重影响下,由于长期的人性压抑使人向往自由与解脱。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以李贽、汤显祖与公安三袁为代表的重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与晚明个性化书法风格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生活历程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主观艺术思维,从嘉靖开始,出现了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个性化书法风格,并形成了拙朴、厚重、古雅、姿媚等审美特质。
-
关键词
晚明
社会条件
文艺风气
主观艺术思维
书法风格
-
Keywords
the late ming dynasty social conditions art and literature mood subjective art thoughts calligraphy style
-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
-
题名试论花间词对晏殊的影响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徐秀燕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8-30,共3页
-
文摘
晏殊作为北宋的重要词家 ,受南唐词特别是冯延巳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 ,但他的词也并非完全是走的南唐的路线 ,从他的词中我们亦可看到他并未脱离花间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在观念上 ,他象花间词人一样把词当作是酒边宴前的佐欢工具 ,并没有把它当成独立的抒情文学 ;在具体内容上 ,他的许多词虽有南唐词的情致 。
-
关键词
晏殊
北宋词家
花间词
观念影响
生活背景
文艺风气
词风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第三节 信息材料的归纳
- 4
-
-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Z1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信息材料
莫扎特
文艺风气
文言文
明示信息
波斯地毯
乐式
隐含信息
发展变化
操作步骤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样进行语意的概括(一)
- 5
-
-
作者
裘维信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1期44-44,共1页
-
文摘
有些高考题往往要求对所给材料的内容要点主旨进行简要的表述.解此类题,必须具有语意概括的能力,这对考生答填空简答题、阅读题影响很大.下面提出几种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
关键词
行语
确定范围
阅读题
动词性短语
作文
文艺风气
高考题
进头脑
文言文
内容要点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1994年全国高考(新科目组)语文试卷杂谈
- 6
-
-
作者
董晓平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5年第Z1期2-3,共2页
-
文摘
与1993年全国高考相反,199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使用的是新科目组试卷。1994年的语文试卷与1993年五省一市新科目组语文卷相比,形式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Ⅰ卷都是19个题,第1卷都是12个题;第Ⅱ卷最低文字书写量都要求900余字;1993年新高考选择题共计62分,1994年共计63分,1993年简答、表述题6个共计24分,1994年有21、22、28、29、30共5个题,也是24分;现代文阅读都是两个段子(其中必有一个科技性的短段子),作文都是一道大题占60分。
-
关键词
语文试卷
全国高考
1994年
文艺风气
评分标准
评分误差
1993年
主观性试题
新科
高考试卷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 7
-
-
作者
董晓平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5年第5期33-35,共3页
-
文摘
该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和去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去年难度值为0.27)。选材坚持了从古代典籍富有生命力的名句中选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评分标准比较宽容,5句中答对3句即可得满分,这使满分率较1993年有大幅度提高(1993年满分率为3.1%)。学生中的问题,除了不会背之外,比较突出的是不识其意,因而把字写错,以至失分。比如“蹊”写成“溪”,“攻”写成“工”,这种眼高手低不求甚解的表现,反映了平时背诵、默写的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
关键词
区分度
试题解析
文艺风气
高考语文
难度值
文史类
理工类
平均分
1994年
满分率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第二节 阐发抽象的内容
- 8
-
-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Z1期19-21,共3页
-
-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试题
文艺风气
示范厂
知识结构
小规模工厂
相对量
不同阶段
发展速度
抽象内容
小型厂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9
-
-
作者
张文海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5年第5期23-24,共2页
-
文摘
一篇文章总要表现作者的某种倾向。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作者对于人或事的观点和态度,也必然从文中表现出来。能否把握和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也是测试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能级要求而言,它不仅要求具有分析和应用能力,而且要求对文童具有鉴赏和评价能力,也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1994年普通高校《语文科说明》补充了这一条内容,既是基于现代社会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这一点出发的,也是希望通过考试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
关键词
文艺风气
高考试题
阅读能力
修辞方法
中心意思
松树
普通高校
应用能力
色彩义
学生综合能力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现代文信息筛选题怎样解答
- 10
-
-
作者
林绿
-
出处
《语文月刊》
1996年第Z1期23-23,共1页
-
文摘
信息筛选题是指要求从阅读文段中选取某些符合题目要求的意思来回答问题的试题。这个"意思"(即所谓"信息"),往往表现为文段中现成的词语、句子,还有藏在语句里面的所谓深层含义,或者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意思。题型可以是问答题、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信息筛选题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大半难在对文段的正确、完整、深入的理解、把握上。所以,认真阅读文段,理解把握文段各层次(词、语、句、段)
-
关键词
信息筛选
填空题
深层含义
阅读
词语
文艺风气
选择题
文化标志
字里行间
语句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看当前音乐教育
- 11
-
-
作者
孙涛
-
出处
《艺术评论》
2004年第4期80-80,共1页
-
文摘
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进出火花。”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句话正确。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音乐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进出了多少精神火花!从歌手大奖赛上选手们对常识知识木然的表情,我们还能期望他们将来能进出精神的火花吗?
-
关键词
当代
音乐教育
技术训练
人文知识
科学知识
文艺风气
-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
-
题名你读几遍?——阅读的解码程序与整体意识
- 12
-
-
作者
祁兵
-
出处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2年第8期61-63,共3页
-
文摘
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不少同学往往只是草草地读一遍,在还没有搞清楚全文的大意和基本框架时,就匆匆忙忙拿起笔答了起来,误以为这样答题才省时、有效、快捷;殊不知,这样答题就如同还没来得及建立坐标系就去求取坐标值一样,才真正是最费时、费工且错误率高的做法。
-
关键词
文艺风气
艺术家
整体意识
现代文阅读题
整体感知
喻证法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样走出迷宫?——寻找文章的“路标”
- 13
-
-
作者
祁兵
-
出处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2年第12期28-31,共4页
-
文摘
实事求是地讲,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大多设计得很妙。妙就妙在它处处布满玄机。不明就里的同学,往往觉得如入迷宫,四处碰壁而不得要领。考完之后,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如何走出阅读的“迷宫”呢?众所周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路标”。其实,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而任何一种思想感情的描述和阐释都有一定的思路可循。这里,思路常被称为“文脉”。文脉,在文章中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志和显示。
-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题
高考语文
语文教育
文艺风气
古典主义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文
- 14
-
-
-
出处
《山西教育(管理版)》
1995年第3期32-40,共9页
-
文摘
语文第1题考查常见汉字的读音、书写知识。涉及常见成语中关键字的多音现象及俗读错误;字形错实际上是同音字的误写。对于字音,须准确记忆,特别是俗读读错的字,如口项中的“矩”(应读沁);多音现象,在往与字义有关,如C项中“称”作“适合”讲时,应读。字形的识...
-
关键词
复习建议
表达效果
文艺风气
职业高中
语言形式
审题训练
文言文
高中毕业生
写作教学
典型错例
-
分类号
G634.30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