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蛤散
1
《光明中医》 2013年第9期1845-1845,共1页
水噗原蹄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关键词 中医学 中药学 中药材 药理作用 文蛤散
下载PDF
论《伤寒论》之渴(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0期1459-1462,共4页
厥阴病之渴乃胃热所致,此热乃虚热,"消渴"和"吐蛔"实非厥阴提纲的"必然证",而是"或然证"。小青龙汤证水气停留在"胸膈之间",致"寒水射肺"或"支乘于心",寒水射肺... 厥阴病之渴乃胃热所致,此热乃虚热,"消渴"和"吐蛔"实非厥阴提纲的"必然证",而是"或然证"。小青龙汤证水气停留在"胸膈之间",致"寒水射肺"或"支乘于心",寒水射肺则"欲饮水",支乘于心则"恶水不欲饮",故小青龙汤证有"渴"与"不渴"。文蛤散证实乃水饮所致,此水在胸隔之间时,"渴"与"不渴"均可出现。五苓散证之渴的原因比较独特,是由"肺中、心下有水"和"脾虚客热"共同作用而致,仲景称之消渴。《伤寒论》中的口渴多为"阳明有热"和"水气内停"所致,亦有复杂情况,涉及此两个因素中的一个时患者反无口渴,与人体阳气的功能状态和涉及脏腑不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病 小青龙汤证 文蛤散 五苓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消渴病机与辨治 被引量:8
3
作者 龙新胜 《河南中医》 2021年第3期325-327,共3页
《伤寒杂病论》认为,消渴的发病机制为劳逸失度,伤及气血,致气虚生内热,阴津匮乏,阳亢、脾虚、瘀血、肝郁、肾亏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肺胃热盛型消渴,阴津不足为本,火邪燔灼为标,气虚为热耗之渐,病位在肺、胃两脏,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 《伤寒杂病论》认为,消渴的发病机制为劳逸失度,伤及气血,致气虚生内热,阴津匮乏,阳亢、脾虚、瘀血、肝郁、肾亏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肺胃热盛型消渴,阴津不足为本,火邪燔灼为标,气虚为热耗之渐,病位在肺、胃两脏,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肾元虚衰型消渴,病在下焦,病机为肾气虚衰,阴阳两虚,多为阴损及阳,采用肾气丸治疗。气虚水饮型消渴,病在下焦膀胱,病机为虚实夹杂,内伤兼外感,采用五苓散治疗。瘀血内热型消渴,病机为瘀血内停,蕴而化热伤津,虚实夹杂,采用抵当丸治疗。厥阴消渴,病机复杂多变,虚实互见,寒热错杂,采用乌梅丸治疗。肾亏痰郁型消渴,病机为肾水不足,兼有痰湿,虚中夹实,错综复杂,采用文蛤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白虎加人参汤 肾气丸 五苓 抵当丸 乌梅丸 文蛤散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条文错简质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妮 闵范忠 《河南中医》 2009年第6期521-523,共3页
本文探讨了《伤寒论》中可能出现串文错简的七个地方,其中原因或是证候类似,或是方名类似,或是上下文串文,亦有后人误解所致等等。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条文错简 文蛤散 文蛤 葛根黄芩黄连汤 桂枝人参汤 猪肤汤 “下利” 十枣汤 抵当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栀子豉汤类方
下载PDF
《金匮要略》讲座
5
作者 袁景贤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8期958-,共1页
第八节消渴病消渴病在许多中医书中常以三多一少为特征出现而命名。中医治消渴向来分三焦:上消主肺,肺热津伤,渴饮无度,叫做消渴,如《内经》所说:"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中消主胃,胃热常觉饥饿,能食消瘦,叫做消谷,如《内经》... 第八节消渴病消渴病在许多中医书中常以三多一少为特征出现而命名。中医治消渴向来分三焦:上消主肺,肺热津伤,渴饮无度,叫做消渴,如《内经》所说:"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中消主胃,胃热常觉饥饿,能食消瘦,叫做消谷,如《内经》所说:"瘅成为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消渴 《金匮要略》 文蛤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