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文言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2
1
作者 刁晏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8,共12页
在"新汉语史"的框架下,分析文言史上的问题可以看出,第一,文言史是复线而不是单线的。文言史包含两条线索:一是同质文言史,二是异质文言史。第二,文言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死亡",仍然存在,也从未离开。从另一个角度说... 在"新汉语史"的框架下,分析文言史上的问题可以看出,第一,文言史是复线而不是单线的。文言史包含两条线索:一是同质文言史,二是异质文言史。第二,文言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死亡",仍然存在,也从未离开。从另一个角度说,文言史并未终结,仍在持续;其三,异质文言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新汉语史的构建,可以为梳理现代汉语的来龙去脉提供另一种思路和角度,是建立异质文言史的一种努力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文言 文言史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文言译本的语言研究价值——以林纾的文言翻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刁晏斌 刘兴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林纾的文言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文言译本中堪称典范,林译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崇古而又趋今,具有一定的杂糅性,"异质文言"与"欧化文言"的特质明显。对林译语言面貌及特点的归纳总结可以有助于我们借斑窥豹,促进此期... 林纾的文言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文言译本中堪称典范,林译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崇古而又趋今,具有一定的杂糅性,"异质文言"与"欧化文言"的特质明显。对林译语言面貌及特点的归纳总结可以有助于我们借斑窥豹,促进此期整个文言译本认知体系的建构;抓住其过渡性特征,可以寻找、明确它与现代汉语的关联及一致之处,及其对后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林译为代表的清末民初文言译本语言研究具有重大的汉语史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着眼于文言史,作为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节点上的代表性语言形式,反映了传统文言最新的发展变化状态及样貌,是完整汉语文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代汉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由典型文言到现代白话的重要通道或桥梁,同时也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书面语)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小说 欧化文言 文言史 汉语
下载PDF
试论“欧化文言”及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刁晏斌 马永草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165-179,299-300,共17页
一般所说的"欧化"都是立足于白话文的,其实文言也有欧化的问题,所以不仅有欧化白话,同时也有欧化文言,二者都是指在印欧语特别是英语的影响下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语言样态。欧化文言集"崇古"和"趋今"于一身... 一般所说的"欧化"都是立足于白话文的,其实文言也有欧化的问题,所以不仅有欧化白话,同时也有欧化文言,二者都是指在印欧语特别是英语的影响下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语言样态。欧化文言集"崇古"和"趋今"于一身,凸显异质性和杂糅性。建立欧化文言的知识框架并全面、系统地考察其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动因,及其在汉语发展,尤其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一是能够拓展和深化欧化汉语的研究,使之在已有基础上趋于全面、均衡;二是有助于促进文言本身,特别是其历时发展的研究;三是有助于推进并完善汉语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化文言 文言史 汉语
原文传递
林译小说语法特点初探
4
作者 刁晏斌 刘兴忠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9年第1期154-171,291-292,共20页
文章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林译小说文本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考察和分析。林氏译文在语法方面的诸多表现都与文言系统的早期文本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即便与更为晚出的章士钊文言政论相比也差异明显。林译文本语法特点考察的意义主要体现... 文章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林译小说文本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考察和分析。林氏译文在语法方面的诸多表现都与文言系统的早期文本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即便与更为晚出的章士钊文言政论相比也差异明显。林译文本语法特点考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林氏译文语言及其特点本身的认识;其二,以林译为视点,探寻同一时期各类文言翻译文本的彼此差异;其三,在宏观层面促进"欧化文言"研究整体框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小说 语法 文言史 欧化文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