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代文言译诗形成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
作者 蒋淑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25-26,28,共3页
在中国新诗的形成过程中,近代译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代文言译诗又作为近代译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国诗歌的引入与传播,对近代译诗的发展与成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代文言译诗的主要特征,并从时代语境、文学... 在中国新诗的形成过程中,近代译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代文言译诗又作为近代译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国诗歌的引入与传播,对近代译诗的发展与成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代文言译诗的主要特征,并从时代语境、文学翻译、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方面,阐述了近代译诗是历史发生的必然结果;从译诗意识的觉醒和改革动力两个方面,论证了文言译诗对于近代译诗以及新诗发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言译诗 形成原因 必要性 必然性
下载PDF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2
作者 蒋淑香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9期18-20,共3页
近代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程,在多方影响下,艰难求新求发展。从近代与古典诗歌联系紧密的英汉文言译诗中能够看到古典诗歌的革新实践。这些表现在文言译诗上的尴尬和困难,正是古典诗歌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追求自我革新遭遇的... 近代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程,在多方影响下,艰难求新求发展。从近代与古典诗歌联系紧密的英汉文言译诗中能够看到古典诗歌的革新实践。这些表现在文言译诗上的尴尬和困难,正是古典诗歌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追求自我革新遭遇的内外困境。这些困境表明,古典诗歌在时代潮流下自我革新的失败,以及诗歌发展不仅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还受到语言、政治、社会、文化、文明进程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古典 文言译诗 古典 革新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文言译诗中的形意张力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4-192,共9页
清末民初是外国诗歌在华译介的发轫期,文言和传统格律诗体在当时的诗歌翻译中依然作为主流模式存在。这时期译者在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熏陶和民族中心主义情结的影响下,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展开诗歌创作的"偷梁换柱":以中国传... 清末民初是外国诗歌在华译介的发轫期,文言和传统格律诗体在当时的诗歌翻译中依然作为主流模式存在。这时期译者在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熏陶和民族中心主义情结的影响下,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展开诗歌创作的"偷梁换柱":以中国传统文言诗的形与神诠释国外诗歌中的意与情,充分彰显汉语文言的表现力和渲染力,通过吸纳和同化的方式实现译诗中形意张力的重构与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言译诗 形意张力 重构再现
原文传递
试论“五四”时期的文言古体诗译诗——以《学衡》的英诗汉译为例
4
作者 姜筠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100,共8页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以文言古体诗翻译西诗的代表。一方面,学衡译者的译诗实践的确受到文类规范的困囿;另一方面,他们努力挖掘文言古体诗容纳新材料的潜能。学衡译者采用“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策略,有三个目的:捍卫诗的本质特征——...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以文言古体诗翻译西诗的代表。一方面,学衡译者的译诗实践的确受到文类规范的困囿;另一方面,他们努力挖掘文言古体诗容纳新材料的潜能。学衡译者采用“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策略,有三个目的:捍卫诗的本质特征——音律节奏;接续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引入中国古典文学中稀缺的现代精神和西方元素。学衡译者的努力表明,文言古体诗并未在文学革命中彻底丧失价值,反而以融合中西新旧的方式获得新的活力,并参与着中国传统文学与思想的变革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文言古体 《学衡》 “以新材料入旧格律” 表意潜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