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选序》几种写、钞本推论其原貌 |
傅刚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2
|
《文选序》“以时代相次”不涉及作品辨——兼论以作品之作时考《文选》成书时间无实际意义 |
力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兼论以此本所出为李善分卷前的三十卷本说难以成立 |
力之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4
|
《文选序》与《文选》之异乃属正常现象辨——《由〈文选序〉辨析选学若干疑案》商兑之三 |
力之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1 |
2
|
|
5
|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新解 |
吴晓峰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对《文选序》审美观的理性思考──兼论《文选》之选文标准 |
冯宇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7
|
《文选序》“时义”系统发微 |
孙浩宇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8
|
从《文选序》和《陶渊明集序》探析萧统的文学观 |
高思莉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9
|
吐鲁番残卷昭明太子《文选序》校释 |
郭殿忱
|
《吐鲁番学研究》
|
2021 |
0 |
|
10
|
文学在两难之间--以萧统《文选序》为中心 |
孙尚勇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1
|
论《文选序》在文学自觉中的意义 |
高思莉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5 |
0 |
|
12
|
论阮元“沉思翰藻”说对《文选序》的某些误读——以阮元、萧统对“文”的不同理解为着眼点 |
李亚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周易》与《文选序》的文学思想关系辨析 |
马玉鑫
|
《东南传播》
|
2008 |
1
|
|
14
|
非因立场游离、武帝影响与萧统心境变化所致——《〈文选序〉与〈文选〉差异问题的再审视》辨证 |
周春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论《文选序》的“时义”观及唯美倾向 |
刘昆庸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6 |
1
|
|
16
|
从《文选序》看《文选》的选文标准 |
王珍珠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2 |
0 |
|
17
|
昭明《文选序》与六朝文学的自觉 |
黄河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8
|
征信功能:《文心雕龙》与《文选序》中“书誓符檄”的类从标准 |
张炜晴
|
《语文学刊》
|
2023 |
0 |
|
19
|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
力 之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20
|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之“义”新解 |
赵树功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