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心物关系看刘勰《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
1
作者 高宇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8期49-51,共3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从对于万物的感悟开始,将“道”的自然规律应用于“文”,以“自然之道”贯穿文学思想。从为文之用心与创作之用心建构“文心”,实现心与物的自然交融。刘勰从感于外物到与心徘徊,实际上是由外向内寻求精神上的家园,... 刘勰的《文心雕龙》从对于万物的感悟开始,将“道”的自然规律应用于“文”,以“自然之道”贯穿文学思想。从为文之用心与创作之用心建构“文心”,实现心与物的自然交融。刘勰从感于外物到与心徘徊,实际上是由外向内寻求精神上的家园,从而形成了具有生命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文道自然观。天地之心与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共鸣的内在生命力,“心物交融”正是两者的契合,也是文道自然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心物关系 文道自然 自然
下载PDF
自然崇拜与《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春玲 吴中胜 《北方论丛》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刘勰《文心雕龙》继承上古社会就有的自然崇拜传统,秉持一份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在感应天地大化之中领悟自然之道。刘勰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崇拜融入其文学思想的建构中,从敬畏自然到感悟自然再到文行自然,从而形成沟通天地人神、感... 刘勰《文心雕龙》继承上古社会就有的自然崇拜传统,秉持一份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在感应天地大化之中领悟自然之道。刘勰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崇拜融入其文学思想的建构中,从敬畏自然到感悟自然再到文行自然,从而形成沟通天地人神、感应山川万物、顺乎人情物理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崇拜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之“文道自然”论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军利 祁海文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128,F0003,共6页
"文道自然"是贯穿《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五篇的核心观念,也是《文心雕龙》全书"总论"或"指导写作的总原则"的基本意含。《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论,用道家的"自然"概念... "文道自然"是贯穿《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五篇的核心观念,也是《文心雕龙》全书"总论"或"指导写作的总原则"的基本意含。《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论,用道家的"自然"概念揭示和论证了儒家文论传统的文质观。从《原道》经《征圣》到《宗经》,"自然之道"具体化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这一"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又落实和典范地体现于儒家经典之中。通过《宗经》与《正纬》、《辨骚》的联系,"自然之道"发展为"虽取镕经旨,亦自铸伟辞"这一既"宗经"又"随时"、"适会"而"变"的文学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自然之道 文质关系 文道自然
下载PDF
魏晋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论《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晓青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已有记载,但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直到魏晋鸿篇《文心雕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q... 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已有记载,但只言片语,语焉不详,直到魏晋鸿篇《文心雕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下载PDF
庄子文道自然观及其表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云富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3,共2页
庄子文采,清奇洒脱,于枝蔓优游中得隽永,离世入云处见清空,恒为后世圭臬,庄子文章如行云流水,具有诸多特色。如何从阅读感受的角度来概括这种特色,是笔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文道自然观的概念、来源、表现、内容、以及现代作品... 庄子文采,清奇洒脱,于枝蔓优游中得隽永,离世入云处见清空,恒为后世圭臬,庄子文章如行云流水,具有诸多特色。如何从阅读感受的角度来概括这种特色,是笔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文道自然观的概念、来源、表现、内容、以及现代作品举例等几个方面简单进行论述,与同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更加深入的探讨庄子文章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文道自然 表现 研究
原文传递
略论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丽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刘勰的"文道自然"首倡"自然"论文学观;钟嵘的"自然英旨"确立了诗歌理论上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他们完成了自然观从哲学到诗学的转变,对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具有肇... 刘勰的"文道自然"首倡"自然"论文学观;钟嵘的"自然英旨"确立了诗歌理论上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他们完成了自然观从哲学到诗学的转变,对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具有肇始之功。"自然"与文采的关系是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最基本的命题,在这种时风的濡染下,在"自然而不废文采"的理论视野中,评价以自然、平淡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文心雕龙》只字未提,《诗品》仅列为中品,见出《文心雕龙》、《诗品》理论的尴尬之处和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匪夷所思的评陶现象、后人对自然观的理解以及自然观的哲学之源头文学之流变都可看出,这种局限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自身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诗品 文道自然 自然英旨 自然 局限性
下载PDF
《文心雕龙》自然文学观管窥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晓青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刘勰《文心雕龙》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 刘勰《文心雕龙》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下载PDF
略论刘勰、钟嵘的“自然”论文学观 被引量:2
8
作者 付晓青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风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钟嵘《诗品》则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并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诗品 自然英旨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自然”论文学观
9
作者 付晓青 崔颖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2-76,共5页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即有记载,自西晋以来.以"自然"论文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但直到魏晋六朝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以"自然"论文学,汉朝《淮南子》即有记载,自西晋以来.以"自然"论文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但直到魏晋六朝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论文学观。刘勰以"自然之道"作为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发生上的"自然感吟",文章风格上的"自然之势".文学创作上的"率直委和"、自然"情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体系化、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道自然
下载PDF
Quantum-confined superfluid: From nature to artificial 被引量:12
10
作者 Liping Wen Xiqi Zhang +1 位作者 Ye Tian Lei Jia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Biological ion channels show that ultrafast ions and molecules transmission are in a quantum way of single molecular or ionic chain with a certain number of molecules or ions, and we define it as "quantum-confined su... Biological ion channels show that ultrafast ions and molecules transmission are in a quantum way of single molecular or ionic chain with a certain number of molecules or ions, and we define it as "quantum-confined superfluid" (QSF). This ordered ultrafast flow in the confined channel can be considered as "quantum tunneling fluid effect" with a "tunneling distance",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iod of QSF. Recent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artificial biomimetic nanochannels also showed the phenomenon of QSF, such as ion and water channels. The introduction of QSF concept in the fields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may create significant impact. As for chemistry, the QSF effect provides new ideas for accurate synthesis in organic, inorganic, polymer, etc. We belie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 of QSF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SF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confined superfluid quantum tunneling fluid effect ion channels artificial nauochanne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