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深文集版本略考
1
作者 廖可斌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2023年第1期230-251,共22页
明代文学家陆深的著作主要有《俨山文集》《俨山外集》《陆文裕公续集》《陆文裕公行远集、外集》《俨山尺牍》《诗准》。存世多种《俨山文集》明刻本,各书目一般据卷首徐阶序等,定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实际上该书明嘉靖至崇祯间... 明代文学家陆深的著作主要有《俨山文集》《俨山外集》《陆文裕公续集》《陆文裕公行远集、外集》《俨山尺牍》《诗准》。存世多种《俨山文集》明刻本,各书目一般据卷首徐阶序等,定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实际上该书明嘉靖至崇祯间多次修补重印。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抄本《俨山集》《俨山续集》《俨山外集》与明嘉靖刻本《俨山文集》等相比,有后者误而前者校正者,亦有后者不误而前者抄错或删改者,四库本对整理陆深文集具有一定校勘价值,从中亦可见出四库馆臣抄校时的具体情形和微妙心态。摘录《俨山外集》数十条而成的《俨山纂录》(又题《俨山外记》《俨山外纂》),至迟明隆庆、万历间已有其书,四库馆臣认为该书出于明末清初曹溶《学海类编》,不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末陆起龙编刊《陆文裕公行远集、外集》应属存世孤本。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陆瀛龄补修本《陆文裕公行远集》二十四卷,只是调整了陆起龙编刊本的分卷顺序,没有多收一篇作品。《陆文裕公行远集》收录《俨山文集》《俨山外集》《陆文裕公续集》未收作品136篇。此“外集”乃摘录《俨山外集》中数十条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深文集版本 俨山文集 俨山外集 陆文裕公续集 陆文裕公行远集
原文传递
卓人月文集版本与文学创作考论
2
作者 汪妍青 周密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6-64,72,共10页
卓人月现存文集有四种,分别为《蕊渊集》《蟾台集》《蕊渊集蟾台集》《卓珂月先生全集》,四者皆为传经堂刻本,其中又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初修板重印本《卓珂月先生全集》为最优。卓人月的文学创作理论以文心与性情为核心,又将理性涵纳... 卓人月现存文集有四种,分别为《蕊渊集》《蟾台集》《蕊渊集蟾台集》《卓珂月先生全集》,四者皆为传经堂刻本,其中又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初修板重印本《卓珂月先生全集》为最优。卓人月的文学创作理论以文心与性情为核心,又将理性涵纳在内,注重作文“风世”“教化”的社会功能,并将之落实于对时局的针砭与反思上。在文学审美上,奇幻瑰丽与奇思清丽并存,婉媚风流与豪情慷慨并重,为当时文坛注入了活水,可以作为研究明清江南地区家族文学甚至复社文学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人月 文集版本 文学创作理论 文学审美
原文传递
明儒刘宗周经学以外之学术著作缀考:兼论刘氏文集诸版本
3
作者 张克伟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6年第1期228-262,共35页
明末理学名臣刘宗周,学者称蕺山先生。他一生秉持“学术与名节并重,文章与道德兼修”之理念以修己立人,安邦治国,其言行足以范俗重世。除了立朝从政外,宗周亦颇热衷于讲学和著述,其著作宏富,流传亦广,粗略估计,学术专著有三十余种,包括... 明末理学名臣刘宗周,学者称蕺山先生。他一生秉持“学术与名节并重,文章与道德兼修”之理念以修己立人,安邦治国,其言行足以范俗重世。除了立朝从政外,宗周亦颇热衷于讲学和著述,其著作宏富,流传亦广,粗略估计,学术专著有三十余种,包括文集、诗集、语录及散见于地方史志之遗文及诗作。宗周主张学以致用,故学问博赡精湛尚实,著作成果斐然,涉及层面亦极为广泛,除经学方面的著作外,举凡儒学(理学)、史学、文学、小学、祀典,甚或编纂前贤诗文集等领域皆有关涉和论述,襄赞学术之贡献尤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学术著作 缀考 文集版本 源流
下载PDF
明代胡俨别集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志波 黄越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明代台阁重臣胡俨现存别集有明宣德刻本《颐庵文选》、明刻本《胡祭酒文集》、明隆庆刻本《胡祭酒集》、明万历刻本《胡祭酒颐庵集》、清康熙刻本《颐庵集》等数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均未著录《胡祭酒文集》《颐庵... 明代台阁重臣胡俨现存别集有明宣德刻本《颐庵文选》、明刻本《胡祭酒文集》、明隆庆刻本《胡祭酒集》、明万历刻本《胡祭酒颐庵集》、清康熙刻本《颐庵集》等数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均未著录《胡祭酒文集》《颐庵集》。胡俨别集明刻本四种均是孤本且皆有残缺,通过考察其版本系统,力图恢复其全本原貌,并根据已经亡佚的永乐间刻本、正统间赵新刻本,绘制出胡俨别集版本源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俨《颐庵文选》《胡祭酒文集》《颐庵集》版本源流图
下载PDF
唐人别集国家庋藏制度及相关文学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夏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4,共16页
唐代重视文人别集征藏,形成国家庋藏制度。《旧志》存录初唐文人别集一百零九种,笔者所考盛唐以后文集十余种,是不同时期国家征藏当朝文集的明证。由此产生的文学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征藏,一些文集被先后多次编纂从而形成不同版本。二... 唐代重视文人别集征藏,形成国家庋藏制度。《旧志》存录初唐文人别集一百零九种,笔者所考盛唐以后文集十余种,是不同时期国家征藏当朝文集的明证。由此产生的文学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征藏,一些文集被先后多次编纂从而形成不同版本。二是《新志》著录唐人别集问题。对于初唐文集,《新志》并非直接据《旧志》或《旧传》转录,而是分层次加以甄别。盛唐以后文集,因《旧传》或载或否,或无传,《新志》所依据的史料除《旧传》外主要是《崇文总目》及别集序文。三是在国家庋藏制度之下,“奉敕”所撰集序文的读者被预设为皇帝,其实质是臣子与帝王之间的对话,体现文学政治化的特点。《骆宾王文集序》的删改更反映出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别集 国家庋藏制度 文集版本 别集序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