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在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中的应用及两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若飞 韩静 +6 位作者 秦政 杨承志 孟帅 胡宏宇 陈威 曹晓菁 金泽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14-721,共8页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当CTO病变介入治疗失败或潜在风险超过预期获益时,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PM)可以成为一项替代性的策略选择。本研究意在探讨应用SPM技术,其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当CTO病变介入治疗失败或潜在风险超过预期获益时,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PM)可以成为一项替代性的策略选择。本研究意在探讨应用SPM技术,其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连续性入选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TO病变,并在后续手术过程中行SPM技术的患者。主要终点为30~90d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的血管再通。次要终点为靶病变血运重建成功。安全性终点为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患者行SPM术后24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终点为症状驱动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结果: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54例患者(54例病变)纳入本研究,其中有22例纳入改良SPM技术组,32例纳入传统的SPM技术组。主要终点为传统SPM技术组为20例(62.5%),而改良SPM技术组为20例(90.9%)(P<0.05),改良SPM技术组血管再通率显著更高。次要终点传统SPM技术完成26例(81.3%),改良SPM组完成21例(9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终点传统SPM组共有5例患者完成了因症状驱动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而改良SPM组为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尝试开通CTO病变的过程中,若开通该病变潜在的风险已经大于获益,可以采用SPM技术,在随访时再次尝试开通病变,血管再通率和血运重建成功率均较高,且长期随访显示该技术的有效性可以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病变 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改良的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再通率的影响
2
作者 韩静 贾若飞 +5 位作者 孟帅 胡宏宇 陈威 王娱 杨承志 金泽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ubintimal plaque modification,SPM)与传统SP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SPM治疗。最终入组54例患... 目的比较改良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ubintimal plaque modification,SPM)与传统SP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SPM治疗。最终入组54例患者,其中改良SPM组患者22例,传统SPM组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主要终点是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率的定义为行介入治疗30~90d内血管TIMI血流是否可能达到2~3级。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对比随访结果,改良SPM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传统SPM(90.9%比62.5%,P<0.05)。改良SPM组的手术策略更激进一些,包括应用更大尺寸的球囊[(1.83±0.30)mm比(2.48±0.26)mm,P<0.05]和更长段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范围[(0.59±0.16)mm比(0.92±0.12)mm,P<0.05]。而且,在改良SPM组中,更普遍的应用Stingray球囊和延长导管,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改良SPM组15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造影随访,未发现靶病变失败的情况,无需行进一步治疗。结论改良SPM血管再通率高,是治疗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 血管再通率 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的演变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刘佟 吴铮 柳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695-697,共3页
随着手术技巧及策略转换技术的成熟,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成功率逐渐提高。当手术过程中有导丝不能顺利进入远端血管真腔,血管内超声证实导丝大部分位于内膜下,且相应部位有比较大的边支等情况存在,应用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可对内膜... 随着手术技巧及策略转换技术的成熟,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成功率逐渐提高。当手术过程中有导丝不能顺利进入远端血管真腔,血管内超声证实导丝大部分位于内膜下,且相应部位有比较大的边支等情况存在,应用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可对内膜下斑块进行挤压改善血流、缓解症状并提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效率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兴旭 张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594-596,共3页
激光血管成形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仅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严重肢端缺血[1]。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用于冠状动脉的消融治疗。早期激光血管成形术治疗因围术期并发症多、安全性低等原因,临床使用率低。近年... 激光血管成形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仅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严重肢端缺血[1]。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用于冠状动脉的消融治疗。早期激光血管成形术治疗因围术期并发症多、安全性低等原因,临床使用率低。近年来,随着激光导管等器械及技术的进步,其操作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升,重新进入了临床医师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斑块修饰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结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威 赖图雅 +4 位作者 王宁远 王鑫焱 辛倩 陈韵岱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冠状动脉钙化结节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群体中出现的概率并不低,且容易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随着腔内影像技术和斑块修饰技术的发展,对钙化结节的诊断和治疗较既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规范。本文就冠... 冠状动脉钙化结节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群体中出现的概率并不低,且容易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随着腔内影像技术和斑块修饰技术的发展,对钙化结节的诊断和治疗较既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规范。本文就冠状动脉钙化结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结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腔内影像 斑块修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