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设计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
1
作者 姜英 宁春平 +4 位作者 滕文慧 倪杰 张铭宇 孙永梅 王乃东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5177-5184,共8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探讨支架设计与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IPN)的关系,进而分析支架设计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探讨支架设计与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IPN)的关系,进而分析支架设计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行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58例,于术前1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CEUS随访检查,根据支架设计类型分为开环支架组与闭环支架组,分析支架设计与IPN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术后ISR的发生率。结果:闭环支架组26例,开环支架组32例,随访期间累计5例IPN等级发生改变,均为1级进展至2级,两组术后6个月IPN分级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48)。支架设计与IPN分级存在线性关系(X2 = 3.834, P = 0.047),且呈负相关(r = −0.259, P = 0.021)。闭环支架组发现1例ISR (3.85%, 1/26),开环支架组未发现明显ISR,两组ISR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设计与颈动脉支架术后IPN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支架设计对ISR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超声造影 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及NHR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译雪 陈金红 +1 位作者 李学敏 杨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08-0113,共6页
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评分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NHR)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3 年 12... 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评分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NHR)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5月于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冠脉狭窄的107例患者,对其超声检查,筛查出含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并进行Angio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 (Angio planewave ultrasensitive imaging,AngioPLUS,简称AP)检查,对IPN进行评分,分析有无IPN组和不同IPN评分间和斑块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NHR与IP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IPN评分与Gensini评分(Gensini’s scor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有IPN组及不同IPN评分组NHR水平和斑块厚度显著高于无IPN组(P<0.05)。IPN评分与NHR、斑块厚度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NHR水平(OR 1.315,)和斑块厚度(OR 1.735)是IPN的独立预测因素。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681,灵敏度为92.45%、特异度为42.59%。结论 NHR水平和斑块厚度的增加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有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平面波超敏感成像 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冠状动脉狭窄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